摘要:《报菜名》是传统段子,可以说人们耳熟能详,演员很难表演出彩,反倒容易被挑出瑕疵。不过纵观潘云侠整个表演,吐字清脆,抑扬顿挫,节奏明快,抓哏到位,没有洒汤漏水,更没绷挂打磕。
潘曹版《报菜名》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潘云侠的表演尤其让人眼前一亮,许多朋友更是惊呼“‘相声神童’回来了”。
《报菜名》是传统段子,可以说人们耳熟能详,演员很难表演出彩,反倒容易被挑出瑕疵。不过纵观潘云侠整个表演,吐字清脆,抑扬顿挫,节奏明快,抓哏到位,没有洒汤漏水,更没绷挂打磕。
潘云侠当天表演的显著特点就是俏皮,但又与何沄伟的“使相式”俏皮不同,是一种自然亲和的俏皮。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
一、抓哏俏皮。
在三十多分钟的表演中,潘云侠多次使出“意料之外”的哏。比如刚一上场,潘云侠就说瞅着曹云金亲切,好像在哪见过,可是当曹云金给出肯定回应时,潘云侠又说自己忘了。再比如潘云侠砸挂广铭阁演员醉酒时,先是抛出话题——五十多岁艾华忠要拜自己为义父,然后又问“自己这个年纪能认对方吗”,给人的感觉是推掉了。结果在曹云金回应“不能”时,潘云侠却是一俯身,做搀扶艾华忠状,并柔声提醒“好儿子,地下凉”。
这样的例子还有好多,但人们却没因被他“闪”了而嫌弃,反而是开怀大笑,每每想起也是会心一笑。
二、包袱响脆,砸挂给力。
当晚演绎《报菜名》时,包袱够响够脆,也给节目和演员增色不少。本来曹云金在自谦“您那贵字我不敢,贱姓曹”,结果潘云侠却改动标点符号,楞是给衍生出一句“不敢见姓曹的”,还给出补充解读“您姓郭呀”。
好嘛,小舅子砸姐夫,有多大劲使多大。
“曹金”梗儿自是也不能少,潘云侠在砸曹云金抢“云”字不要脸时,也把自个挤兑了,自然也没忘捎上何刘二人。
至于“二哥”梗并非第一次使用,但这次不止砸老侯,还把金子也砸了。这也怪不得别人,谁让当初在原单位先是老何当大师兄,后是别人补位,金子一直行二呢。
要说当晚最狠的包袱,那就是潘云侠先拿“欺天灭祖,悖逆人伦”砸金子,结果金子反砸出“别跟你姐夫学这个”。在随后请客吃窝头环节,金子又不忘砸出“窝头剌嗓子,请你姐夫吃去吧”。这梗儿砸得太硬了,也只有用在潘云侠这种某人小舅子的身上效果最佳。
正是砸“姐夫梗儿”的火爆,当晚抖出的“老何身高”、“没师承”、“三泡茶”等包袱只是成了陪衬。
另外,我觉得可以在这句“你不是第一个说这话的人了”后面再砸一挂,“叛徒神气什么?”
三、童子功果然了得。
潘云侠已将近二十年没登台,期间也没从事相声工作,近一年里个别场合的表演也可圈可点,但好多人不禁替他捏把汗,担心他难以适应这个场合。
没想到的是,潘云侠的表演大出人们意料,不但没有演砸,反而极其出彩,更是将俏皮发挥的恰到好处。
潘云侠的俏皮,一点不显突兀,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同样都是俏皮,何沄伟主要是通过出色的“使相”,合理地盖住了年龄反差。潘云侠则是因为将近二十年没登台,如今的俏皮与与网上他十多岁时的表演视频无缝了衔接起来。
如此说来,潘云侠童子功厉害,也的确是说相声的料。
当然了,潘云侠表现如此惊艳,也与曹云金当晚没有强势发力、恰到好处地递梗并托着大有关系。这种托着,在潘云侠初登数万人直播间时犹为重要。
如果要说有不足的话,潘云侠当晚还稍显拘谨,相信他很快就应该能放开了。
来源:曲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