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喜欢刘震云的早期小说,像《塔铺》、《新兵连》、《一地鸡毛》、《官人》、《官场》,喜欢这类小说内容的“原生态”,更喜欢其语言叙述的“刘震云式”的幽默。因了这种喜欢,刘震云的所有的“新写实小说”,我都读过,而且都是“精读”,有的还读过几遍。也看过根据刘震云小说改
我喜欢刘震云的早期小说,像《塔铺》、《新兵连》、《一地鸡毛》、《官人》、《官场》,喜欢这类小说内容的“原生态”,更喜欢其语言叙述的“刘震云式”的幽默。因了这种喜欢,刘震云的所有的“新写实小说”,我都读过,而且都是“精读”,有的还读过几遍。也看过根据刘震云小说改编的电影《塔铺》,由冯小刚执导的《一地鸡毛》,是我一集不漏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几部国产电视连续剧之一。
这一阵子,我学会了用某种软件下载电影。第一部片子就是刘震云的《手机》。电影看完了,但“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的原始音乐始终游荡在我的脑海里,一句话,我还想看刘震云写的电影!不过,在电骡上找来找去,最后也只找到《一地鸡毛》(共十集),虽然几年前看过,但经不住诱惑,还是耗费八个小时又看了一遍。
显然,连续剧《一地鸡毛》的剧情,不仅来源于同名小说,也渗进了刘震云的其它小说的人物和情节。著名演员陈道明和徐帆,对角色的把握也非常准确,全方位地展示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分配到机关的大学生的工作和生存状态。你看,刚分配到机关的小林,先是吊儿郎当,继而为了能分到房子,开始积极表现了:趁同事休息时,打扫办公室卫生,上班后又主动打水……几年以后,当又一名大学生分配到小林的办公室时,小林便成为“老同志”了,理所当然地告别了水瓶和拖把。类似这样的搞笑情节和幽默语言,几乎贯穿了整个电视剧,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当然,家庭生活是《一地鸡毛》反映的主要内容之一。排队买豆腐,与邻里闹矛盾,老家来人,保姆闹情绪……凡此种种,谁家没有这样的“鸡毛小事”呢?当然,社会在发展,过去的一些“鸡毛蒜皮”,就会被一些新的“鸡毛蒜皮”所取代(比如,现在买豆腐不用排队了,但商场的特价抢购需要排队),真希望刘震云能写出一部新世纪的《一地鸡毛》。
官场生活也是连续剧《一地鸡毛》的重头戏。老张好不容易当上了副局长,却因为作风问题而停职检查;副处长老孙活动了好长时间,最终仍没取掉“副”字,一气之下,不来上班了,最后得了癌症…… 这一类“官场故事”其实在中国大陆,到处都在演绎(虽然版本有点区别),刘震云、冯小刚、陈道明不过做了一些“DV工作”罢了。
难能可贵的是,《一地鸡毛》中也有一些感人的场景:小保姆与主人闹了矛盾正要离开,却转身紧抱孩子,泪水涟涟;小林在办公室接到恩师去世的信件,立刻伏到窗前,仰望天空,流下了悔恨和内疚的泪——要知道,老师来京看病找到小林家,连一口水都没喝呵;还有电视剧末尾,因“作风问题”而提前退休的女老乔,在离京(随丈夫去石家庄)的前一天,回到她工作三十多年的办公楼前,和小林说了许多催人泪下的话:“……无论你到哪里,你都别忘了,还有一个乔大姐。”
顺便说一下,继“新写实小说”后,刘震云写的《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等许多大部头的作品,我一点也不喜欢,不喜欢也就不研究了,遇上了,就随便翻翻。
来源:老霍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