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乘风2025》(浪姐6)一公舞台播出后,节目组再次陷入“剧本”争议。陈德容、王蓉、黄英组成的“梅花组合”本被寄予厚望,却因陈德容全程“划水式表演”引发观众不满。舞台中,陈德容忘词、动作僵硬甚至与队友完全错位,而王蓉则全开麦演唱,高音炸裂却难掩团队整体表现低迷
一公舞台成“大型翻车现场”,陈德容“划水”被曝凌晨玩手机,王蓉全开麦飙高音遭淘汰《乘风2025》(浪姐6)一公舞台播出后,节目组再次陷入“剧本”争议。陈德容、王蓉、黄英组成的“梅花组合”本被寄予厚望,却因陈德容全程“划水式表演”引发观众不满。舞台中,陈德容忘词、动作僵硬甚至与队友完全错位,而王蓉则全开麦演唱,高音炸裂却难掩团队整体表现低迷。更令网友愤怒的是,实力扛鼎的王蓉惨遭淘汰,而“划水队长”陈德容却稳居晋级席。
网友炸锅:“王蓉凭什么是淘汰位?这是要让实力派集体退场吗?”在排练花絮中,陈德容因舞蹈零基础多次拖慢进度,王蓉提议“先过整体再抠细节”,却被陈德容指责“太自我”,甚至摔队长牌离场。然而,节目播出后,陈德容在采访中强调“50年零基础”“努力到崩溃”,却未直接向王蓉致歉,反而被曝出训练时玩手机、凌晨由王蓉陪练却被反讽“跳舞机器”等细节。
央视连发6条为王蓉正名,直言“流量至上”伤透行业节目播出当晚,央视文艺罕见发声,连续发布王蓉经典舞台片段,包括《我不是黄蓉》全开麦现场及联合国献唱视频,暗讽节目组“只看流量不看实力”。网友直呼:“央妈这波操作,直接把内娱‘剧本化’的问题撕开了!”
陈德容道歉难平众怒:50岁“跨界”是勇气还是作秀?28日晚,陈德容在社交媒体发文道歉,坦言“四肢不协调”“无法掌控舞台”,并称“理解王蓉的着急”。然而,这份“自我感动式”道歉未提及对王蓉的歉意,反而被解读为“用情怀掩盖能力不足”。网友犀利点评:
“划水还自称‘尽全力’?隔壁叶童、邓萃雯50+都在拼命练舞,你这是来旅游的吧!”“说好要打破年龄壁垒,结果让实力派给情怀派当垫脚石?节目组别把观众当傻子!”“王蓉被淘汰,陈德容却在镜头前哭诉,这剧本比琼瑶剧还狗血!”资深乐评人@音浪观察室 指出:“王蓉是本季为数不多的‘舞台担当’,她的被淘汰暴露了节目组的逻辑——流量>实力,话题>专业。观众花钱看的是舞台,不是中年女星的‘眼泪营销’。”
争议背后:中年女星的生存困境与娱乐圈的“流量囚徒”陈德容与王蓉的冲突,本质是中年女星在娱乐圈的生存缩影:陈德容的“情怀牌”与“玻璃心”作为琼瑶剧时代的“白月光”,陈德容近年资源断崖式下滑,此次参赛是为翻身一搏。但她的“零基础”短板、排练时的负面情绪,以及对专业建议的抗拒,暴露了部分中年演员转型时的“傲慢与偏见”。王蓉的“实力困境”与“流量焦虑”以《我不是黄蓉》爆红的王蓉,近年因神曲标签被低估实力。此次一公虽尽力carry舞台,却因“国民度断层”惨遭淘汰,印证了内娱“流量>实力”的残酷法则。网友灵魂拷问:“当情怀碾压实力,观众还能为谁买单?”
结语:浪姐6的“翻车”警示录
从《披哥》徐良的“意难平”到《浪姐》王蓉的“被低估”,节目组的赛制与剪辑屡屡引发争议。究竟是“舞台为王”,还是“话题为王”?当观众为陈德容的“努力”买单时,是否也在为娱乐圈的“流量至上”买单?
你站陈德容的“笨拙勇气”,还是王蓉的“实力至上”?
来源:橙梨子厉害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