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文艺连发6条视频力挺被淘汰王蓉!内娱选秀“遮羞布”被撕?

天堂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3-29 06:27 2

摘要:《浪姐 6》的一公舞台刚完事儿,“神曲天后”王蓉被淘汰这事儿一下子就在网上炸开了锅。这位曾经靠着《我不是黄蓉》《爸爸妈妈》这些金曲在华语乐坛横着走的厉害歌手,居然因为团队赛制、人气差一大截之类的争议,第一轮就出局了。更有意思的是,央视文艺很少见地连着发了三条视

《浪姐 6》的一公舞台刚完事儿,“神曲天后”王蓉被淘汰这事儿一下子就在网上炸开了锅。这位曾经靠着《我不是黄蓉》《爸爸妈妈》这些金曲在华语乐坛横着走的厉害歌手,居然因为团队赛制、人气差一大截之类的争议,第一轮就出局了。更有意思的是,央视文艺很少见地连着发了三条视频支持王蓉,把内娱选秀“流量至上”的那些暗地里的规矩给推到了舆论的风口上。

实力派沦为资本弃子?

节目播完以后,央视文艺的官方账号在三个小时里连着发了六条视频,还把王蓉的经典舞台片段给置顶了。从《我不是黄蓉》的全开麦现场,到在联合国献唱的高光时候,评论区一下子涌进来差不多 10 万的网友感叹说:“这才是内娱应该捧的歌手!”

这一做法被看成是对《浪姐 6》“只看流量”的公开批评——王蓉的经历那简直就是“华语乐坛的骄傲”:她是第一个得到联合国认证的流行女歌手,还拿了好多国际音乐大奖,可在这综艺里却被剪成了“背景板”,镜头时间还不到那些流量选手的十分之一。

让人觉得讽刺的是,王蓉这次是临时来救场的,提前还不到 24 小时才接到通知,然后就跟团队一起熬了个通宵改编歌曲、设计舞蹈。但是呢,节目组不光没给够准备的时间,而且因为户外舞台收音不好、队友陈德容忘词出错这些客观的原因,让她的团队总分排在了最后,触发了“连坐淘汰”的规则。网友们生气地批评说:“节目组既想蹭人家的情怀热度,又不想给实力派机会!”

《浪姐》的“双标”剧本是流量咖的胜利?

王蓉的遭遇并非孤例,而是内娱选秀生态的缩影。节目组的“双标操作”暴露无遗:

镜头分配差别太大啦:王蓉初舞台的 RAP 部分被剪掉了,全开麦演唱还被风声给影响了,甚至连单独采访的镜头都没给她;可是像吴宣仪、祝绪丹这样的流量选手呢,却有着完整的故事线,还搞 CP 捆绑营销。评分标准乱得不行:演员祝绪丹就因为“跨界努力”拿到了 SuperA 的评级,可专业歌手黄英居然和跑调的选手马吟吟分数一样,评委点评的时候也是避重就轻。商业利益摆在前头:有爆料说,王蓉的出场费才 20 万,而流量选手能高达百万。节目组被指责“用实力派来吸引眼球,用流量咖来赚钱”。

更荒诞的是,61岁的叶童组翻唱朴树经典《平凡之路》不敌侯佩岑组的抖音神曲,影后自嘲“怕被说老黄瓜刷绿漆”。网友调侃:“《浪姐》早该改名《浪姐の人情世故》。”

00后用投票“教资本做人”

尽管王蓉被淘汰,她的网络支持率却逆势飙升。年轻观众发起“复活赛起义”,民谣歌手罗予彤以50万票断层登顶场外榜单,碾压节目组力捧的“皇族”。有00后直言:“如果现在有明星全开麦唱跳,迟到一小时我也等!”

央视的力挺与观众的觉醒形成合力,直指行业顽疾:

创作力枯竭:节目沉迷“户外舞台”“无人机秀”等噱头,却将王蓉的电音改编、黄英的山歌嗓压缩成“背景板”。

-价值导向扭曲:资本用算法替代审美,热搜取代舞台,实力派沦为炒热流量的工具人。

-赛制公平性缺失:“连坐淘汰制”让个人努力付诸东流,户外环境差异削弱表演效果。

内娱的终极拷问:舞台该为谁而亮?

王蓉事件撕开了选秀综艺的“遮羞布”——当李诚儒预言“选秀不是选能力,是选话题”成为现实,当央视不得不下场为实力派正名,行业的信誉危机已不容忽视。

网友呼吁:“优化赛制,减少资本操控,让舞台回归实力与初心!”若《浪姐》真将王蓉复活,是尊重民意还是剧本套路?答案或许不再重要。但央视与观众的“联手起义”,至少让资本听见了真实的声音:观众怀念的从不是某位姐姐,而是那个靠作品说话的时代。

看到最后,你支持王蓉复活吗?评论区见!

来源:亚玥妹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