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友质疑:“即便角色前期养尊处优,但转型后的造型仍缺乏乡土气息,脖子前倾、姿态僵硬,毫无农活痕迹。” 这种“割裂感”让观众难以代入角色,成为剧集争议的核心。
近日,杨幂新剧《生万物》被传因“女主形象不够贴合农村妇女”需返工修整,引发热议。
剧中,杨幂饰演的宁绣绣虽是地主家大小姐,但后期需展现农妇的坚韧与沧桑。然而路透照中,她皮肤白皙、发型精致,甚至被调侃“像在演古偶剧”。
网友质疑:“即便角色前期养尊处优,但转型后的造型仍缺乏乡土气息,脖子前倾、姿态僵硬,毫无农活痕迹。” 这种“割裂感”让观众难以代入角色,成为剧集争议的核心。
杨幂的转型尝试并非首次。从《宝贝儿》到《哈尔滨一九四四》,她屡次突破却屡遭质疑。此次《生万物》中,尽管她素颜出镜、穿粗布棉衣,但“偶像式表演”痕迹仍被诟病——抿嘴念台词、眼神空洞等问题,被指与倪大红、秦海璐等实力派演员“不在同一频道”。
反观同是85花的赵丽颖,凭借《幸福到万家》《风吹半夏》成功转型,其秘诀在于**“放下身段、贴近真实”**。杨幂的困境,折射出流量演员转型时“形象包袱”与“演技短板”的双重桎梏。
《生万物》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赵德发的《缱绻与决绝》,以1926-1946年鲁南农村为背景,讲述女性成长与土地变迁的史诗故事。导演刘家成曾凭《情满四合院》等京味剧封神,此次挑战农村题材,本欲以厚重叙事冲击奖项。
然而,选择杨幂担任女主,被质疑是“商业与艺术的博弈”——其流量能带动关注,但演技能否撑起角色存疑。若因形象问题返工,侧面反映制作方在“市场迎合”与“艺术真实”间的摇摆。
农村题材剧向来以“接地气”为灵魂。《山海情》中热依扎灰头土脸的造型、《幸福到万家》里赵丽颖的质朴演绎,均获好评。反观杨幂,即便剧组强调“角色初期为富家女”,但观众仍要求**“从内到外的蜕变”**——不仅是晒黑皮肤、穿粗衣,更需通过肢体语言、方言台词等细节展现人物层次。
有观众直言:“农村妇女的坚韧是岁月磨出来的,不是靠妆容‘演’出来的。” 这种对“真实感”的苛求,恰恰是农村题材剧赢得口碑的关键。
杨幂的争议,亦是流量时代演员转型的缩影。资本追逐热度,但观众渴望诚意。若想打破“演技瓶颈”,演员需**“彻底撕掉标签”**——如张译在《山河故人》中增肥20斤,巩俐为《秋菊打官司》体验农村生活数月。
相比之下,杨幂的“半沉浸式”表演显得力道不足。正如业内人士评价:“转型不是接一部正剧就能完成,而是需要从表演方法论到职业心态的全面革新。”
《生万物》的返工传闻,无论真假,都揭示了市场对优质内容的迫切需求。对杨幂而言,争议是压力亦是契机——若她能以“宁绣绣”一角突破自我,或许能如章子怡凭《一代宗师》翻身般,完成从“明星”到“演员”的蜕变。
毕竟,真正的转型,从来不是造型的“形似”,而是演技的“神似”。观众等待的,不仅是一部修整后的《生万物》,更是一个愿意“沉下去”的杨幂。
来源:养生HOT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