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说外国的底层人生活,无法跟我们引起共鸣;那这部HBO出品的华语台剧,就相当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了。
底层人的生活,其实很难通过影视作品表现。
力度轻了,容易无病呻吟;而力度重了,就容易用力过猛。
如果说外国的底层人生活,无法跟我们引起共鸣;那这部HBO出品的华语台剧,就相当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了。
(对国外底层生活这个感兴趣的,可以看我讲《堕落街传奇》的文)
《做工的人》,这是一部改编作家林立青同名畅销书,聚焦于大型工地的实景拍摄剧集。
你有没有这样凝视过一座城?
虽然在细节处理上,这部剧仍有比较多的艺术加工成分。但太过于现实的剧目,是不能被人所接受的。
主角阿祈、阿钦、阿全,是工地里的“黄金铁三角”。
“铁”是他们手上最脏最累的活,而“黄金”则是他们在烈日下做的最狂野的梦。
他们没有背景、没有存款,只有无数的「发财计划」。似乎抓住这样的机会,就能逃出这个钢筋的牢笼,成为人上人。
走私佛像,养鳄鱼皮,挖古董……
这种听起来荒诞到离谱的计划,背后是一群底层人,在资源被压迫到极点后,绞尽脑汁的虚妄狂想。
但现实很快就击碎了“黄金梦”。
阿祈幻想着开连锁寺庙躺赚香火钱,结果被一个假的泰国人骗光了积蓄;
三人组捡到“明代古董”上鉴宝节目,不过是中学生的手工作业……
底层人的理想,不过是绝望中,自欺欺人的止痛药。
看这部剧,带给人最具现实意义的感慨,从来都不是来自“黄金铁三角”的异想天开。
而是他们无论怎么努力折腾,最终还是要回到原点的宿命结局。
剧情中三人的致富计划,为什么这么脱离实际?
是因为他们不想选择,更踏实稳妥的方式吗?
除了影视剧的艺术冲突要求外,我更愿意将原因归结为,没有办法。
这个社会的资源已经分配殆尽,它早就从一个增量市场,变成了存量市场。
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意味着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
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机会,没有选择……
当稳妥改变命运的方法,已经没有时,剩下的,就只有怪诞而离奇的偏门,让人搏出路。
但这样拼运气,真的有机会吗?
大多数人拼尽全力,也不过是从一栋写字楼,走到另一栋写字楼。
永远画地为牢,走不出那个圈。
这是《做工的人》最现实、最扎心的地方。它用最简单的方式,把底层人的现实摊开给你看。
当片尾曲《敢傻就是冲》响起时,你会明白:这群“做工的憨人”从未认输,他们只是用荒诞的梦,对抗着更荒诞的人生。
如果你喜欢看现实题材,那它值得加入你的片单。
我是狐狸,明天见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