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如同一首狂放的诗,在荒诞与真实的边界游走,用光影编织出一幅关于人性、命运与时代的寓言。
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如同一首狂放的诗,在荒诞与真实的边界游走,用光影编织出一幅关于人性、命运与时代的寓言。
这部2007年的作品获得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第4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剪辑奖
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最佳亚洲电影奖提名
第二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美术指导奖
长春电影节最佳摄影奖
第2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之风亚洲电影奖特别推荐奖等奖项。
以1976年为叙事支点,将四个看似独立的故事串联成一首跨越时空的交响曲,既是对历史洪流的回望,也是对个体生命的凝视。
姜文以四段故事切割重组,如同拼贴一幅印象派画作。他善用象征与隐喻:疯妈追逐的“阿辽沙”是虚幻的执念,铁轨上的鲜花是宿命的轮回,枪声与火车的轰鸣则是时代的回响。
姜文曾说:“故事要像冰山,只露出八分之一”,这种留白让观众在迷雾中探寻真相,却又在豁然开朗时感受到命运的荒诞与悲悯。
周韵饰演的疯妈是影片的灵魂,她赤脚攀树、碎念谵语,将一位因爱痴狂的母亲演绎得令人心碎。
那场在铁轨上分娩的戏,她嘶吼着“阿辽沙别害怕,癫狂中透出母性的神圣,让观众在震撼中窥见人性最原始的坚韧。
陈冲的风情万种则是一把双刃剑湿漉漉的头发、暧昧的眼神,她将“性压抑时代”的躁动化为具象的表演,每一次喘息都是对禁欲社会的无声反抗。
房祖名的青涩恰好契合角色的纯真,当他睁着清澈的眼睛追问天鹅绒是什么时,那份无知无畏成了悲剧的注脚。
影片将故事锚定在1976年一个旧时代终结与新秩序萌芽的节点。
疯妈对李不空的执念,隐喻一代人对理想主义的虚妄追逐,唐雨林与林大夫的欲望纠缠,则揭露了集体主义外壳下个体的躁动。
《太阳照常升起》不是一部容易“看懂”的电影,但它注定让人难以忘怀。
当疯妈消失在河水的光影中,当黄秋生哼着《美丽的梭罗河》悬梁自尽,当房祖名倒在天鹅绒般的血泊里……这些瞬间凝结成时代的寓言:我们都是历史浪潮中的一粒沙,但每一粒沙都曾倔强地折射过太阳的光芒。
姜文用这部作品告诉我们:纵使命运荒诞,也要在疯癫中保持清醒,在破碎中仰望完整。
来源:吉棠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