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UP主,我之前有刷到过,吃的都是山珍海味,饕餮珍馐,但背景的高楼大厦像是P的,看面相感觉没啥精神气,畏畏缩缩的,我当时觉得应该是满足那种“皇帝挑的都是金扁担”的那种猎奇心理,给自己造了一个人设,结果德不配位,果然被人盯上围猎了,凭运气赚的钱还是凭实力亏了回
这几天,有个B站大UP大祥哥被人骗1000多万的事情上了热搜,我也来蹭蹭热度。
这个UP主,我之前有刷到过,吃的都是山珍海味,饕餮珍馐,但背景的高楼大厦像是P的,看面相感觉没啥精神气,畏畏缩缩的,我当时觉得应该是满足那种“皇帝挑的都是金扁担”的那种猎奇心理,给自己造了一个人设,结果德不配位,果然被人盯上围猎了,凭运气赚的钱还是凭实力亏了回去。
人们首先惊讶于早期的UP主竟然能赚这么多?!其实并不稀奇,所有的平台发展都是分阶段的,而最开始的阶段是,平台空有流量入口,但急需UP主通过内容创作来接住流量,这样才能将用户沉淀下来,资本市场上也好继续吹泡泡讲故事。所以早期的UP只要踩准了风口,满足平台的KPI,自然就能得到超额的收益,这是短时期流量和内容供需错配所带来的红利,其实并不持久。
这种模式被称为“养蛊”,平台并不关心个体,只在意数字,只要能网罗到能沉淀用户的UP主,不管内容优质与否,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就给猫粮,大大的有,让更多的猫趋之若鹜,加入到平台中,给KPI添做分子和分母。从平台的角度,给到某一个UP的报酬可能存在极高的溢价,但算一笔总账,摊到每一个UP,其实是划算的。
平台是稳赚不亏的,但对每个UP主的个体而言,无论是赚到钱还是没赚到钱,都是极其残酷的。尤其是赚到钱的,本质上概率随机发生的产物,自身没有足够的修为和品德,钱也就过到手,迟早都要连本带利还回去,到时候反而心态会更崩。
再来谈谈大祥哥被所谓的大佬骗这个事儿,结合我自己的创业经历来拆解一番。
首先,这些所谓的大佬都会立人设,通过一些外在的财富等价物让你相信对方真的有实力,包括但不限于穿戴、车子和房子,但这些都很好做假,本来就是他们的道具,可以是二奢淘的,甚至可以是租的,成本多少罢了。
接着,所谓的大佬会带你出入一些看上去很唬人的场合,和另外一帮所谓的大佬高谈阔论,做的都是大几千万上亿的生意,见面的都是省部级的大领导,再配上些美女美酒作陪,拍马小弟捧场,普通人哪见过这个。
然后,大佬不会直接向你表明意图,他们会采取曲折路线,给你布置一些人物,请君入瓮,让你有种经受住考验的成就感,心里觉得跟对了人。
最后,大佬见时机差不多成熟了,会假装不经意间透露出自己在做某个生意或者有某个合作,这时你是不是觉得天赐良机,还不赶紧把握,大佬还欲拒还迎一下,你为人表现是不错,但还是要考虑考虑,你赶紧五体投地,大佬带我,我很好带的!这时大佬才露出微笑,行,看你还是有想法有魄力,就带你做这单生意。
至此,就像钓鱼一样,从打窝,到撒料,到布饵,到咬钩,再到拉扯,再到最后的收网,你以为大佬带你做生意,其实你就是大佬的生意,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那普通人如何识破骗局呢?其实还是要有自知之明,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要清楚,人家凭啥非要带你,是和你沾亲带故还是咋的,不就是看你好骗嘛!
具体来说,可以给自己划一个风险坐标,纵向就是你的资金管理,横向就是你的价值评估。
资金管理,就采取德州扑克BankRoll的思路,比如你有1000W,把自己的资金分成50份,每次只投入1份,也就是20W。如果生意不错,BankRoll达到了100份,总资金量来到了2000W,那就可以升级,还是按照分成50份,不过每次投入的本金就是之前的2倍了,也就是40W。但如果生意亏了钱,BankRoll降到了30份,也就是600W,你就要评估你在玩一个自己没法赢钱的游戏,要考虑适时止损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价值评估,就看你所在的生态位,分为点、线、面、体四种,
点位就是你匹配某个产业链上的工具价值,线条就是你满足某个平台的信息交互价值,平面就是你符合某个商业体的赛道布局价值,就像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你自己是一个点,可能还是一个小点,指望去带动线,甚至说平台,就不说体了,谁给你的勇气,梁静茹吗?
得亏我有打牌的经历,当时也是创业中途,前途未卜,合伙人忽悠我接着搞事情接着投钱,要么不做要么做大,不博哪来的豪宅大平层?!我当时也是分析了自己的资金情况,不足以继续投入,更关键是我在整个价值体系中占的角色比重太低,让我下定决定立刻止损,果断退出,也没有酿成进一步的悲剧。
所有的一切骗局都源自人性的贪嗔痴,被骗不可怕,做好风险管理就好,要清楚自己是风口的飞猪,还是涅槃的凤凰,关键还是要提升自己的品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钱太多不好,钱太少也不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以上。
来源:顶风喝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