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到《哪吒2》日语版预售5分钟抢光的新闻,朋友圈都炸锅了,一个个高喊着“国漫征服日本”,我倒想问问:你们真觉得日本人会跪着给中国神话买单?不要被虚假数据冲昏了头?先把锣鼓收一收,这三大真相够给所有人降降温!
看到《哪吒2》日语版预售5分钟抢光的新闻,朋友圈都炸锅了,一个个高喊着“国漫征服日本”,我倒想问问:你们真觉得日本人会跪着给中国神话买单?不要被虚假数据冲昏了头?先把锣鼓收一收,这三大真相够给所有人降降温!
先说那个吹上天的“文化共鸣”,是,《西游记》在日本确实火过,但你们知道现在年轻人眼里唐僧师徒长啥样吗?早被《龙珠》改造成超级赛亚人了!至于哪吒?大阪街头随机拽个人问问,十有八九都会以为是中国版奥特曼。更搞笑的是,某些人把“七色宝莲”当文化密码吹,结果日本网友评论区都在问:“这莲花和《鬼灭之刃》的呼吸法有啥关系?”——看见没,人家压根没往封神榜那里想!
再说说那波“5分钟售罄”的神操作。是,数据够唬人,但你们查过抢票的都是谁吗?东京池袋影院老板私下吐槽:“开票当天来排队的八成是中国留学生!”更令人无语的是排片表,4月4日撞上日本黄金周,《间谍过家家》和《柯南》直接把IMAX厅锁死,《哪吒2》被扔到早上10点和半夜11点的“阴间档期”,这架势明摆着告诉观众:想看?先熬个夜再说!
最离谱的是“技术碾压论”。某些媒体吹“被中国特效吊打”,这话说出来自己信吗?新宿街头采访打脸来得飞快,大叔翻着白眼说:“你们动画打斗场面太多,看得人眼晕!”家庭主妇更狠:“还不如看《樱桃小丸子》舒服。”知道日本动画圈私下怎么聊吗?京都的大佬们喝着清酒冷笑:“中国人就会烧钱堆特效,《千与千寻》一根头发丝的细节,够他们学十年!”,这下是戳到人家的肺管子了。
别误会,我不是唱衰《哪吒2》。但某些人把日本市场想得太天真了——当年《罗小黑战记》在国内封神,到了日本照样扑街;《白蛇缘起》吹破天的东方美学,最后票房还没东京一家奶茶店月收入高。说到底,日本人早被自家动漫养刁了胃口,你拿中国神话当宝贝,人家只觉得是二手冷饭。有的人说哪吒2其实挺符合日本动漫的“中二”的感觉的,而且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buff,在日本那边应该是很受欢迎,但别低估了日本对我们的敌视。
最该警惕的是那股浮躁劲儿,票房刚飘红就喊“文化输出”,热搜买得飞起就以为“征服世界”,这和当年孔子学院疯狂铺摊子结果一地鸡毛有啥区别?
《哪吒2》登陆日本不是终点,而是照妖镜。它能照出我们到底是在认真讲故事,还是沉迷于“你看老外也叫好”的虚荣泡沫。别忘了,当年《大闹天宫》手绘稿能进卢浮宫,靠的不是票房数字,是实打实的艺术生命力。今天如果我们只会数着日元傻乐,那才是中国动画真正的至暗时刻。
来源:南南娱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