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祥苓:拍摄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背后的心酸和眼泪多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3-29 22:49 5

摘要:1970年,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在全国公映,引发全民观影。童祥苓因在片中饰演男主角“杨子荣”,成为几代观众心目中的偶像。

1970年,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在全国公映,引发全民观影。童祥苓因在片中饰演男主角“杨子荣”,成为几代观众心目中的偶像。

就艺术成就而言,《智取威虎山》是永恒的经典。童祥苓在片中的唱段“胸有朝阳”“打虎上山”“党给我英雄给我胆” “今日痛饮庆功酒”等唱段,至今还被广为传唱。

《智取威虎山》给童祥苓带来了巨大的声誉,然而他在北京拍摄该片的两年多时间里,有太多的眼泪和心酸……

1965年,上海京剧院开始加工修改京剧《智取威虎山》,为拍电影做准备。童祥苓与同事们每天在上海市绍兴路京剧院2楼大厅排练,条件非常艰苦。

排练厅里只有一块6平方米的旧地毯,中间还有个窟窿。剧院不给演员们发练功服,他们穿着自己的衣服排练。

上海夏天的气温逼近40度,排练厅里没有空调,连电风扇都没有,演员们渴了,就在水龙头下灌自来水。

冬天上海阴冷潮湿,排练厅里没有暖气,地板冰凉坚硬,童祥苓和同事们摔在地上格外疼。

而且童祥苓每天加班加点排练,没有一分钱伙食补贴。而其他演员在团里排演其他剧目,都能拿到一点误餐费。

即便如此,没有人敢向京剧院提意见,担心被扣上各种帽子。《智取威虎山》共有10场戏,童祥苓是男一号,每一场都有他的戏。

而且第三、四、五、六场,他的戏紧挨在一起。由于营养不良,加上排演消耗大,童祥苓经常在排练大厅恶心、呕吐,吃不下东西。

妻子张南云省吃俭用,在家里煲好鸡汤,然后送过来给童祥苓增加营养。

为强健体魄,童祥苓每天早晨从绍兴路出发,沿着陕西路、建国西路、瑞金二路跑一大圈,再回到京剧院排演。

《智取威虎山》一排练就是3年多。1969年《智取威虎山》准备在北京拍成京剧电影,这时剧组才给每个人发了一件棉大衣,两套军装,每月还有16元生活补贴。

《智取威虎山》是样板戏的第一部电影,拍电影与在舞台上演出不一样,有些地方要做改动。

首先杨子荣增加了马舞。为了设计马舞方案,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中央舞剧院、《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组,各设计了一套方案,而且这5套方案于会泳要求童祥苓都会学。

练习马舞中的大跳、摔叉等动作时,童祥苓用绳子将自己的腿绑在院子里的铁丝晒衣架上,疼得他眼泪汪汪。

因过度劳累,体力消耗太大,童祥苓出现了严重的尿血。他不敢告诉于会泳,悄悄去医务室拿点消炎药。

此前,童祥苓的大姐童芷苓被打成了“文化特务”,受姐姐牵连,童祥苓成了“牛鬼蛇神”,在剧组颇受歧视。

童芷苓 (1922年8月21日-1995年7月6日)

他不仅要拍戏,还要一日三餐给剧组200多人洗碗,说是让他戴罪立功。

童祥苓光是练习马舞就花费了半个月时间,幸运的是通过了,可以开始拍电影了。

于会泳一直想把童祥苓赶出剧组,如果童祥苓的马舞不过关,铁定会被他赶走。

于会泳是音乐天才,但人品不敢恭维。童祥苓与他没有过节,于会泳为何要整他?

于会泳(1926—1977)

原来,1966年于会泳来到上海京剧院《智取威虎山》剧组从事音乐创作。童祥苓无意中从总务丁方容那里得知,于会泳与一位女演员关系暧昧。两人都有自己的家庭,童祥苓心地善良,担心他们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想善意提醒于会泳。

但童祥苓与于会泳不熟,不便直接说,于会泳的连襟关尔佳是《智取威虎山》的导演,童祥苓与他交情好。

于是童祥苓私下里与关尔佳说起此事,让他去提醒于会泳。

就这样,于会泳与童祥苓结下了梁子。其实童祥苓从未在外面说起此事,更没有向领导汇报,于会泳如此嫉恨他,表明他缺乏心胸。

于会泳不仅对童祥苓怀恨在心,还嫉恨连襟。马舞方案刚刚通过,于会泳就找理由将关尔佳踢出了剧组,打发他回上海。

童祥苓在剧组承受巨大的压力,说话做事小心谨慎,唯恐被于会泳抓住辫子,将他置于死地。

《智取威虎山》拍了一个多月后,于会泳准备将童祥苓换下来。原因是,杨子荣举枪打灯,一枪要打两个灯,童祥苓打灯要来一个“卧鱼儿”的动作。“卧鱼儿”是京剧旦角的动作,童祥苓觉得男演员采用不合适,便向于会泳提意见。

于会泳给童祥苓扣帽子,说他这是对抗首长,要将他踢出剧组。童祥苓与饰演小分队解放军战士的李维汉住一个屋,他的女朋友在《白毛女》剧组。

李维汉偷偷告诉童祥苓,很多人都在传,要将你换下去,连我女朋友都知道了。

果然,工宣队的领导丁恒竹马上找童祥苓谈话:你是牛鬼蛇神,要好好交代自己的问题。童祥苓低着头挨训,不敢解释半句。

童祥苓头皮发麻:如果自己被赶出《智取威虎山》剧组,处境说不定比姐姐还惨。童祥苓不敢发泄半句不满,也不敢找人倾诉,压力太大时候,他躲在洗手间里哭,将脸埋在水池里,不让人听到哭声。

李仲林(1918年-1999年)在京剧《智取威虎山》中也饰演过“杨子荣”

于会泳四处物色演员,准备替代童祥苓。但没有谁的嗓音能赶上童祥苓,因此他迟迟不敢赶童祥苓走。

童祥苓整夜失眠,不知哪天就会被赶出剧组。幸亏女首长还懂些京剧,采纳了童祥苓的意见,不让他用“卧鱼儿”的动作打灯。如此一来,于会泳不敢明目张胆地赶童祥苓了。

拍摄两个多月后,女首长在开会时说:童祥苓已经检查过了,不要再揪着不放了。在这种情况下,童祥苓暂时安全了。

《智取威虎山》边拍边改,剧本经常进行调整。后来,关尔佳又来到了剧组,于会泳安排他与童祥苓,及扮演“参谋长”的沈金波一起删改剧本,要将影片压缩到两个小时之内。

童祥苓(左)、沈金波(1926年—1990年7月14日)《智取威虎山》剧照

3个人压力很大,不知该如何下手,整整一宿未眠。经商量,他们从第四场着手开始压缩剧本。

修改的剧本交上去后总算同过了,童祥苓长舒了口气,否则他不知结局会怎样。

童祥苓白天在剧组拍戏,晚上要接受批斗。工宣队的丁恒竹说童祥苓是黑线回潮,发动大家检举批判童祥苓。

上海京剧院的同事同情童祥苓,没有一个人检举,军代表贺剑跃同情童祥苓,便宣布散会。

童祥苓回到招待所后,坐在黑暗里哭了,他不知做错了什么,要遭受如此折磨。

童祥苓(右)沈金波体验生活参加劳动照片

巨大的精神压力下,童祥苓大脑极度缺氧,眼前一黑晕倒在招待所里,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恰巧剧组的医生李大夫和军代表贺剑跃回招待所,听见童祥苓屋里传出一声闷响,便推开门去看,发现童祥苓已经倒在地上人事不省了。

李大夫赶紧用针扎童祥苓鼻下的人中,连扎几下他才有知觉。李大夫是女同志,一会回自己的房间了,贺剑跃在童祥苓的床边守了他一夜。

第二天,贺剑跃向工宣队的丁恒竹打招呼:童祥苓差点死了,不准再批斗他。每天拍戏结束,贺剑跃在童祥苓的房间里保护他,唯恐工宣队的人来伤害他。

谢铁骊(1925年12月27日—2015年6月19日)与妻子王遐

《智取威虎山》拍摄期间,导演谢铁骊和北京电影制片厂也整童祥苓。童祥苓在片中有一个拔出枪后,用大腿打开枪栓的动作,童祥苓提出用假枪,谢铁骊不同意,要用真驳壳枪。

童祥苓穿的是薄薄的绸裤,驳壳枪上的齿轮将他的裤子挂破了,大腿上裂开了两道血口子,血将裤子都染红了。

童祥苓提出换假枪,谢铁骊还是不同意,童祥苓重新拍一遍,再次受伤。担心童祥苓再受伤拍不了戏,谢铁骊才同意用假枪。

拍“打虎上山”那场戏时,童祥苓穿着尼绒丝面料做的大衣,行动自如。但北影厂却给童祥苓做了一件真呢子大衣,重达20斤。

童祥苓穿着这么厚重的衣服,还要求他行动自如,很是吃力。拍摄正值6月份,摄影棚里不准开冷风,童祥苓因为出汗太多,两次晕倒在地。后来童祥苓这才明白,导演和北影厂都整他,但他无力反抗。

醒来后,童祥苓继续拍。他一动全身就湿漉漉的。谢铁骊却不准童祥苓出汗,说要拍特写,童祥苓忍住不顶撞他一句。

拍摄的过程中,北影厂分成两派,经常在片场闹矛盾。导演让灯光师调光,对方偏不调。童祥苓经常被撂在那儿,北影厂两派闹起来,遭罪的是童祥苓等演员。

更过分的是,中央那位女首长为了突出杨子荣的眼神,在摄像机前装了一盏2000瓦的聚光灯,对着童祥苓的眼睛照。

强光刺激下,童祥苓的眼睛红肿充血,看不清东西,出现短暂性失明。这场拍完后,童祥苓留下了后遗症,一到夜里他的眼睛就红肿出血,看不清东西。

童祥苓在北京拍摄期间,他的同事都可以回上海探两次亲,家属也可以来北京探两次亲,费用由剧组负担。

全剧组只有童祥苓一个人不能回上海,他的家人也不能来上海看望他。童祥苓的父母和二姐童葆苓就在北京,也不准童祥苓去探望他们,也不允许他们来剧组看望童祥苓。

童祥苓的父亲童汉侠被造反派压断了腿,瘫痪在床,童祥苓想父亲时就哭。近在咫尺,那些人却不允许他回去看父亲一眼,天理何在?

童祥苓的二姐夫马彦祥原是北京艺术局局长,被抄了家,下放到湖北咸宁劳动。童葆苓带着女儿留守北京,处境也很惨淡。星期天招待所里经常只剩下童祥苓一个人,他发出压抑的哭声。

1970年春天,童祥苓找到军宣队的贺剑跃,含泪讲述了自己的情况,说想去看一眼父亲。贺剑跃给上面打报告,经过层层审批,同意童祥苓去看望父亲。

童祥苓将身边仅有的两块钱取出来,他舍不得坐车,从地安门一直跑到朝阳门外的水碓子,将两块钱全部买成水果送给父母。

童祥苓一进门,看见父亲躺在床上,整个人苍老憔悴。母亲一见童祥苓来了,抱着儿子放声大哭,童祥苓也哭了。

母亲赶紧去女儿童葆苓家,说弟弟来了,让姐弟俩见面。童葆苓哭着过来了,给父母和弟弟包饺子。

父亲腿断卧床后,一直靠童葆苓照顾。她在北京京剧院也遭排挤,承担了照顾父亲的重任,童祥苓作为儿子,没照顾父亲一天,童葆苓没有埋怨弟弟一句。那顿饺子,全家人都是流着泪吃完的。

1970年夏天,《智取威虎山》拍完了,于会泳又开始整童祥苓。他在《红旗》杂志发表文章《论无产阶级塑造英雄人物》,说童祥苓拍摄期间犯了严重错误,是经过挽救才回到革命道路上来的。

于会泳还有一个目的,想重拍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把童祥苓从银幕上赶下来,这样童祥苓就永远翻不了身了。

1970年,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在全国公映,引起巨大的反响,童祥苓红遍全国。很多观众崇拜他、欣赏他,但没有人知道童祥苓在拍摄该片的过程中,有过太多的屈辱和眼泪,人格受到极大的侮辱。

(童祥苓夫妇与次子童孝天)

(晚年的童祥苓与老伴张南云)

2015年,童祥苓的自传《童祥苓 口述历史》,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在自传中,童祥苓讲述了拍摄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的前前后后,字里行间,“细品名人”能体会到他的心痛,他的愤怒,他的无奈。

2024年12月2日,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不幸在上海病逝,享年89岁。他走了,也将那些恩恩怨怨带走了。从此世上再无童祥苓,但“杨子荣”永远活在观众心中,童祥苓高亢优美的唱腔,永远在戏迷耳畔回荡……

来源:细品名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