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漫、微短剧出海,“大咖们”在成都聊了啥?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9 22:43 4

摘要:3月28日,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指导,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主办的第十二届网络视听大会“国漫精品创作与传播创新论坛”在成都举办,《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以及动画出海等话题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3月27日

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开幕

在大会举办期间

“国漫精品创作与传播创新论坛”

“微短剧出海暨健康发展论坛”召开

“大咖们”在论坛上聊了些啥?

一起来看

👇

“国漫创作论坛”召开

动画出海成为行业焦点

3月28日,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指导,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主办的第十二届网络视听大会“国漫精品创作与传播创新论坛”在成都举办,《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以及动画出海等话题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活动现场

B站副总裁张圣晏介绍了近年来B站为推动国产动画出海所做的努力。首先,持续提升优质内容的自主产能,孵化潜力动画;其次,不断拓宽海外发行渠道;最后,改变单向的内容发行逻辑,构建全球联合共创机制,调动全球优质的创作与宣发资源,“让世界动画为我们所用”。

张圣晏透露,即将于4月6日进行全球同步播出的原创动画《凸变英雄X》,在立项之初就汇聚了全球顶尖创作和宣发资源。该动画由B站与ANIPLEX战略合作,李豪凌担任原作企划与总导演,并邀请到日本知名作曲家泽野弘之联手全球豪华音乐制作人阵容打造动画音乐。

成都艾尔平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制片人陆曦从创作和技术的结合角度,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如今动画行业给我的感受是‘卷’。每个团队都在努力做精品。我对于精品的理解是为观众创造更加真实的梦,我们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为观众编织的梦,而技术是我们造梦的道具,陪伴着我们将各种大胆的想象逐一实现。”

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影元总经理、制片人李早表示,国漫在“如何在传统文化中提取力量,并进行与时俱进的转译”方面值得思考。他举例表示,《中国奇谭》一方面取材于传统神话、志怪和话本,但也会对这些故事进行重构,如《小妖怪的夏天》中将镜头对准西游世界观下的小妖怪。同时,题材上也尽量囊括当下人的兴趣,制作手法上采取三维、二维、定格等多种形式,从各个方面与现代生活和审美接轨。

B站知名UP主“天师道的白山正”作为动画行业的观察者,认为“做好中国动画,不一定必须讲中国的故事,而是要提炼中国精神”,就像《哪吒1》和《哪吒2》两部电影都以哪吒与母亲、与家庭的情感贯穿其中,其他国家虽然没有《封神演义》,但对亲情的感知是共通的,这种富含中式情感的色彩,会打破文化上的隔阂,为动画走出去助力。

中国新生代动画导演彭擎政认为,创作者应该保持初心,最重要的依然是打磨好内容本身。他以自身为例,表示自己曾经会“想很多”,从立项就思考商业化的路径,但结果并不令他满意,反而是纯粹且真诚地创作出来的作品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做项目像开船,需要各个舵手各司其职,目标一致,才能在海上乘风破浪抵达终点”。

微短剧出海如何走头部公司“掌门人”有话说

微短剧出海,哪些题材更受欢迎?面临的问题又在哪里?大会期间,点众科技、九州文化、麦芽传媒三家微短剧赛道头部公司的“掌门人”齐聚“微短剧出海暨健康发展论坛”,分享各自的出海心得。

在此次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微短剧用户规模迅速增长,截至去年12月,已达6.62亿人,使用率达59.7%,较上半年提升7.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海外微短剧市场也迎来井喷式增长。《报告》显示,中国微短剧领跑全球视听市场,为文化出海贡献了重要力量。2024年,在视听类应用下载量Top100榜单中,中国应用新增3款,其中2款为微短剧应用;在收入规模榜单中,微短剧应用独占8席,成为推动“中国模式”和“中国故事”走出去的“文化轻舟”。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周继红在此次网络视听大会上表示,中国微短剧正在重塑国际传播格局,产业规模呈现跨越式增长,微短剧的海外应用已经突破300款,全球累计下载量超过4.7亿次,仅2024年的上半年出海微短剧平台的总流水就达2.3亿美元,“微短剧正在成为全球数字内容新的增长点”。

微短剧出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用户数量的增长。点众科技董事长陈瑞卿介绍,数据显示,中国人日均使用手机超过5小时,而在泰国、印尼,日均使用时长在8小时,菲律宾更是高达10小时,“人的习惯变了以后,就不可逆了。”在他看来,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用户产生了新的使用场景和新的习惯,这种变革,恰恰是微短剧的机会。

“好故事可以跨越国界,是全球通行的,就像我们的《哪吒2》,在全球都会有共鸣。”在麦芽传媒董事长何云长看来,虽然各地有文化差异,但普世的情感可以跨越国界,真善美、亲情、爱情等内容放之四海而皆准。热门题材方面,国内外其实有些相似,比如甜宠、亲情、契约婚姻、先婚后爱、破镜重圆等。具体而言,北美地区观众会偏好霸总、狼人、萌宝、轻喜剧等类型,日本偏爱千金、逆袭、穿越、玄幻,而重生、豪门、赘婿等深受韩国观众喜爱。

当下,微短剧出海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翻译剧。相关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5年2月,翻译剧在海外市场占比超8成。凭借低成本优势,成为平台开拓海外市场的首选。何云长认为,翻译剧是麦芽出海的关键,为了更快抢夺市场,麦芽的翻译剧一般是AI快速翻译+快速人工审校,目前在国外收益比较高的一部剧就是讲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翻译剧。

在九州文化董事长汪家城看来,当下中国微短剧出海做得那么好,最重要的就是中国有这么多优秀的故事。他刚进这个行业时,完全不知道如何做内容,想到最多的办法就是买网文IP,把网文小说视频化。“今天我们在中国做短剧有非常多的内容创作方式,网文改编、爆款剧集的升级,包括一些电影短剧化,我认为中国每年生产的微短剧是未来我们出海一个重要的基石。”

当下,微短剧市场热度持续高涨,越来越多的参与者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不过,海外市场绝非一片坦途,繁荣的表象之下,隐藏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痛点。

汪家城认为,当下出海平台遇到的普遍问题是,大家都在大规模投入中,还没有办法给创作者分享到更多的收益,这导致创作不能进入一个正向循环。

“现在还是红利阶段,还远远没有到健康发展的阶段。”陈瑞卿认为,在出海这方面,不管是商业模式、内容生产体系还是人才的密度厚度,远远没有从0到1的地步,“可能就是0.1吧。哪一天基于海外的创作体系建立起来,叙事方式建立起来,现在这种价值和付费完全不对等的商业模式解决掉,我觉得这个行业就开始起飞了。”

点点,点点赞

来源:牧绅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