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场放映的万氏兄弟经典动画、讲述两代唢呐艺人故事的吴天明遗世佳作、记录故宫匠人精神的纪录电影……为致敬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3月28日晚,由江苏省电影集团精心策划的“时光记忆”艺术电影展映在南京启幕。
连场放映的万氏兄弟经典动画、讲述两代唢呐艺人故事的吴天明遗世佳作、记录故宫匠人精神的纪录电影……为致敬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3月28日晚,由江苏省电影集团精心策划的“时光记忆”艺术电影展映在南京启幕。
本次活动设置了“回响”和“新声”两个单元,展映至3月30日,观众将有机会在大银幕上看到《太太万岁》《铁扇公主》《鼠与蛙》《百鸟朝凤》《我在故宫修文物》《过昭关》《东四十条》等七部跨越近百年的国产佳片。
启幕当天展映的是提档于2025年4月8日上映的国产新片《东四十条》,此前该片荣获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青年评审荣誉特别表扬奖、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节费穆荣誉评审荣誉。导演覃牧秋与主演杨凯航现身百丽宫影城(南京国金中心店),参加映前交流活动,与现场观众面对面交流,分享影片幕后的故事。
片名念“东,四十条”,还是“东四,十条”?不少观众对此感到好奇,覃牧秋现场揭秘,应念“东四,十条”,其实是指北京东四第十条胡同,但因为十条位于所有胡同中间位置,如今早已被改造为主干道,是一个不存在的胡同。影片讲述了两个外来青年东四和十条,看到一张重金悬赏的启事,花了一年时间,在北京鼓楼的胡同里citywalk,一起去找鸽子的故事。
当晚的放映座无虚席,影迷们的观影热情很高,蒋女士就是其中之一,“片中的‘已读乱回’式对话和‘精神漫游’叙事,看似抽象,但是能在轻松幽默中感受到都市生活的独特况味。”
还有影迷看完后表示,要继续打卡,一口气看完展映的七部影片。主办方温馨提醒,下单买票前记得先抢券!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电影局主办,江苏省电影集团承办,猫眼电影特别支持的“2025年江苏省春季惠民观影活动”正在进行中,3月14日—6月29日期间发放1500万元江苏省电影消费券,具体分为“20元单人观影优惠券”“40元双人观影优惠券”2档优惠。活动范围覆盖江苏全省电影院。投放时段覆盖活动期间的周末档(每周五、六、日)及清明档、五一档和端午档。此次“时光记忆”艺术电影展映南京站活动场次也能用!
此外,本次“时光记忆”艺术电影展映南京站活动,还为观众带来了很多影片周边海报以及票根。票根里嵌了若干粒种子,把票根泡到水中即可等待种子发芽,与本次展映的“新生”单元相得益彰。
赶不上南京站展映的影迷也别急,这个活动不只是南京有。接下来,“时光记忆”艺术电影展映还将前往苏州、无锡等地巡回举办,形成全省联动,更好地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助力周末档热度,提振电影消费、繁荣电影市场。
【展映影片简介】
一、《太太万岁》(1947)
107分钟
导演:桑弧
主演:蒋天流、张伐、石挥、上官云珠
影片讲述了上海中产阶级家庭中,太太陈思珍(蒋天流饰)如何在家庭矛盾中周旋,最终化解危机的故事。影片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家庭关系和女性角色。陈思珍的丈夫唐志远(张伐饰)在外有情人,家庭矛盾不断,但陈思珍凭借智慧和坚韧,最终挽救了婚姻和家庭。
二、《百鸟朝凤》(2016)
107分钟
导演:吴天明
主演:陶泽如、李岷城、郑伟
影片讲述了两代唢呐艺人焦三爷(陶泽如饰)和游天鸣(李岷城饰)在传统唢呐艺术逐渐没落的背景下,坚守信念、传承技艺的故事。游天鸣从小拜师学艺,历经磨难,最终继承了师父的衣钵,但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唢呐艺术的未来依然充满挑战。
三、《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
82分钟
导演:萧寒
主演:王津、亓昊楠、屈峰等
影片记录了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展现了他们修复珍贵文物的精湛技艺与“工匠精神”。影片通过平实的镜头语言,让观众感受到文物修复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热爱。
四、《过昭关》(2018)
93分钟
导演:霍猛
主演:杨太义、李云虎
《过昭关》是2018年上映的中国剧情电影,由霍猛执导。影片讲述了一位老人(杨太义饰)带着孙子(李云虎饰)骑三轮车跨越千里,寻找老友的故事。旅途中,祖孙二人经历了各种人与事,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生命的坚韧。
五、《铁扇公主》(1941)
72分钟
导演:万籁鸣、万古蟾
《铁扇公主》是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由万氏兄弟执导,1941年上映。影片改编自《西游记》中的“三借芭蕉扇”故事,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
六、《鼠与蛙》(1934)
12分钟
导演: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
万氏兄弟现存较早的一部动画制作,片头一小段课堂学生作弄同班同学的故事由真人演出。到上课铃响,老师走进教室,两个被绑住脚的同学起立时摔倒在地。老师开始给孩子们讲《鼠与蛙》的故事,这之后才是动画创作,展现了动物之间的趣味互动。
注:《铁扇公主》与《鼠与蛙》在同一场次连放。
七、《东四十条》(2025)
90分钟
导演:覃牧秋 、詹涵淇
东四和十条是租住在北京胡同里的两个外来年轻人。春天,他们在胡同里看到了一张重金悬赏的寻鸽启事,从此开始了他们的寻找……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任雨风 郑文静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