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1963年那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宝葫芦的秘密》中,当小学生王葆在河边偶遇能实现愿望的宝葫芦时,或许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个神通广大的葫芦精竟是由一位年近五旬的老演员扮演。他就是上影厂老演员茂路。
在1963年那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宝葫芦的秘密》中,当小学生王葆在河边偶遇能实现愿望的宝葫芦时,或许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个神通广大的葫芦精竟是由一位年近五旬的老演员扮演。他就是上影厂老演员茂路。
当时,茂路蜷缩在葫芦形道具中,仅靠肢体语言和那双闪烁着狡黠光芒的眼睛,便让“宝葫芦”成为了中国影史最灵动的童话形象之一。茂路的表演不仅为影片增色不少,更让“宝葫芦”这一形象成为了几代人心中的经典。
这位用半生演绎配角的银幕匠人,恰似他塑造的宝葫芦般,总能在最不起眼的角落,绽放出令人惊叹的艺术光芒。
茂路,原名卢茂路,1914年4月22日出生于北京。1950年后,他相继在文华影业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演员。在那个电影产量锐减的年代,许多优秀的演员只能出演一些小角色,茂路便是其中之一。尽管如此,他从未抱怨,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个角色中,用他的表演诠释着“角色无大小,用心则精彩”的艺术理念。
在茂路的演艺生涯中,他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经典形象。如在1957年拍摄《护士日记》时,茂路为演好炊事员张阿六,连续半个月凌晨四点起床,到上海弄堂口观察早点摊师傅的动作;在《李双双》里,他是饲养员老耿伯,蹲在猪圈旁捧着搪瓷缸吃饭的身影,让农村老汉的形象瞬间鲜活;在《小街》中,他化身园林老人,扫落叶时佝偻的背影,道尽时代洪流中小人物的沧桑。此外,他还在《城南旧事》中饰演了井窝子主人,为这部经典影片增添了一份厚重感。
观众或许记不起他的名字,但那些浸透生活质感的表演细节,早已化作集体记忆的碎片,镶嵌在无数经典影片的肌理之中。正如导演桑弧在《第二个春天》拍摄手记中写道:"茂路老师往镜头前一站,连皱纹里都是戏。"
茂路的表演风格朴实自然,从不刻意追求表演效果,而是从角色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他的表演真实、动人,无论是农村大爷、卖艺老汉,还是地痞无赖、流氓乞丐,他都能将这些小人物演绎得入木三分。这种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演技,使他在众多配角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观众心中不可或缺的经典形象。
茂路出演了上百个角色,却几乎都是配角,但他以精湛的演技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让每一个角色都熠熠生辉。
茂路一生都在为电影事业默默奉献,他的艺术生涯充满了对表演的热爱和执着。尽管他从未成为主角,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是配角,也能在电影的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他用半生的时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
1999年3月21日,茂路因病逝世,享年85岁。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所塑造的经典形象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将永远留在观众的心中。茂路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角色无大小,只要用心演绎,每一个角色都能成为经典。
【各位亲爱的朋友,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娱文娱视”将与您一起向经典致敬,忆影人辉煌,共同重温我们曾经的美好时光!欢迎关注!欢迎留言!(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感谢!)】
来源:湖北台娱乐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