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5日晚,热播剧《北上》大结局落幕,主演白鹿在微博发布一篇200余字的角色告别文,却因“嗑瓜子”写成“磕瓜子”、“在”与“再”混淆、“涌向”误作“泳向”等三处低级错误,瞬间点燃舆论。网友调侃:“这段文字堪称‘错别字连连看’,小学生都能挑出毛病!”
3月25日晚,热播剧《北上》大结局落幕,主演白鹿在微博发布一篇200余字的角色告别文,却因“嗑瓜子”写成“磕瓜子”、“在”与“再”混淆、“涌向”误作“泳向”等三处低级错误,瞬间点燃舆论。网友调侃:“这段文字堪称‘错别字连连看’,小学生都能挑出毛病!”
更戏剧性的是,白鹿随后修改了博文,但“磕瓜子”仍未被修正,评论区涌入大批粉丝替其解释:“输入法背锅”“手滑而已”。然而,这种“越描越黑”的操作反而引发路人反感:“团队连审稿都不做,真当网友是傻子?”
争议发酵24小时后,白鹿老板于正亲自下场,用一贯的“于式逻辑”回应:“我们这种真诚的直发人士,一发完就被网友揪错,你们要珍惜,内娱快没活人了!”此言一出,舆论彻底炸锅。
支持派认为:“明星亲自写文案比代笔更真实”;但更多网友犀利反驳:“把敷衍当真诚,把错误当勋章?”有人翻出于正旗下艺人过往“翻车史”:吴谨言曾将“遗憾”写成“遗撼”,许凯把“麻辣烫”拼成“m l t”——网友总结:“欢娱影视的文化课,怕是体育老师代班的?”
白鹿事件绝非孤例。近年明星因错别字“塌房”已成固定戏码:
王一博:“到此一游”四字写错俩,被戏称“九漏鱼”(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
杨超越:综艺中写错“福”字,粉丝挽尊“没上过学情有可原”;
卢昱晓:手举对联“五福临门迎喜事”,七字错三,遭调侃“文盲式营业”。
讽刺的是,白鹿此次翻车正值其转型关键期。她在《北上》中素颜出演运河边的市井少女,试图撕掉“流量小花”标签,却因一篇博文暴露短板。网友毒舌点评:“涂黑肤色能扮糙,错别字却藏不住脑袋空空。”
事件折射出娱乐圈两大矛盾:
团队依赖症:多数明星社交账号由团队运营,白鹿“亲自写文”反成异类,但缺乏审核机制暴露管理漏洞;
双标逻辑:粉丝将错字美化为“可爱”,路人则视为“失职”。这种割裂背后,是流量时代对艺人业务标准的无限下放。
更值得深思的是,当普通人因简历上一个错别字被淘汰时,明星却能靠“真性情”圈粉。某教育博主愤然发文:“普通人卷学历卷到秃头,208万们却把文盲当人设?”
对比同类事件,处理方式决定舆论走向:
反面教材:于正将错字归因“真诚”,被指“偷换概念”;
正面案例:杨紫曾被纠正文案语病,立刻道歉并自嘲“语文课代表下岗”,反而收获好感。
业内人士分析:“白鹿若第一时间诚恳认错,本可扭转风向。但团队选择‘冷处理+老板硬刚’,加剧公众对明星特权的反感。”
这场风波本质是娱乐产业与文化价值的碰撞。白鹿主演的《北上》原著曾获茅盾文学奖,剧中强调“文化传承”,戏外主演却因文化短板翻车,形成黑色幽默。
教育部数据显示,我国文盲率已降至2.67%,但明星群体中“功能性文盲”现象频发。有学者呼吁:“艺人作为公众人物,应承担基础的文化传播责任。不会写字可以学,但把无知当荣耀,是对观众的不尊重。”
白鹿的三个错别字,撕开了娱乐圈“重人设轻内涵”的疮疤。当粉丝忙着控评“姐姐好惨”,路人却在追问:208万的日薪,是否该包含一堂小学语文课的费用?
或许正如网友所言:“明星可以没学历,但不能没文化;可以写错字,但不能丢了敬畏之心。”
来源:明星私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