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淘汰即逆袭?被《浪姐6》首轮淘汰的王蓉,却在48小时内被央视六连发视频力挺,上演了一出现实版“打脸爽剧”!实力派歌手沦为“流量游戏”的牺牲品,这场闹剧揭开了娱乐圈最痛的伤疤……
淘汰即逆袭?被《浪姐6》首轮淘汰的王蓉,却在48小时内被央视六连发视频力挺,上演了一出现实版“打脸爽剧”!实力派歌手沦为“流量游戏”的牺牲品,这场闹剧揭开了娱乐圈最痛的伤疤……
实力敌不过“流量剧本”?
王蓉在《浪姐6》初舞台以全开麦唱跳《我不是黄蓉》惊艳全场,气息稳的不要不要的,弹幕狂刷“教科书级别现场”。然而,一公后她却因“队友失误”触发连坐制,惨遭淘汰。更讽刺的是,节目组更是对她的镜头“一剪没”,连改编歌曲的幕后故事也成了背景板。网友扒出内幕:王蓉临时救场,24小时连轴改编却成“炮灰”,而同组流量明星镜头多到溢出。
央视“六连发”打脸:好作品不该被埋没!
就在全网为“意难平”沸腾时,央视文艺频道突然出手!3小时连发6条视频,置顶王蓉经典舞台,配文“实力不该被埋没”。从《爸爸妈妈》到联合国获奖现场,央视用行动盖章认证:这才是内娱该捧的歌手!网友辣评:“芒果台淘汰的‘弃子’,转身成了央妈‘亲闺女’!”
流量为王的时代,实力派该何去何从?
王蓉的遭遇并非个例。《浪姐》系列中,吴莫愁、黄小蕾等实力派屡成“祭天剧本”的主角,而划水选手靠人气躺赢。节目组深谙“黑红也是红”,用争议换热搜,却让舞台沦为“流量游戏”。央视的力挺更像一记警钟:当资本用算法代替审美,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好歌手,更是对艺术的敬畏。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年轻人正在用行动反抗。李晟靠“回忆杀”逆袭票数第一,罗予彤凭民谣舞台成黑马。网友喊话:“别再让王蓉们寒心!”
最后:
王蓉淘汰事件,也让观众们终于看清:实力才是永不褪色的王牌。你可以淘汰她,但无法抹杀她的光芒。 这场闹剧,该让行业清醒了!
央视的这波力挺,能否扭转 "唯流量论"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
来源:晴子爱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