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回时》周如音绝不会踩儿子尸骨上位,她爱子入骨,生死不论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3-29 07:08 4

摘要:周如音擦了整整一夜沾满鲜血的地板,她不许任何人帮忙,更不让任何人帮忙。所有人都认为她要痛哭一场,甚至大闹一场,可她没有。当着儿子的棺椁,和庄仕洋,做了一场交易。

庄语迟死了。

这部电视剧,一定要有专门的一篇文章,只写给“母爱无疆”的周如音,即便她算不上一个好人。

周如音擦了整整一夜沾满鲜血的地板,她不许任何人帮忙,更不让任何人帮忙。所有人都认为她要痛哭一场,甚至大闹一场,可她没有。当着儿子的棺椁,和庄仕洋,做了一场交易。

这个主母之位,是名分,更是脊梁:她周如音,一个依附庄仕洋无权无势的后宅女人,不再是奴婢,不再是小娘,而是入得了厅堂的当家主母。

周如音是如何止住不哭的?

是那个字迹未干、模糊不清的儿子的灵牌。

这是整部剧里,我觉得最超越的一个情节。对周如音而言,主母之位算什么,大女儿两年前死了,唯一的儿子也死了,仅剩下的二女儿和自己离心离德。她这样一个苦于后宅争斗,把希望寄托都交付在子女身上的女人,子女是依仗,更是活着的动力。

当周如音看到倒在血泊里的儿子,一瞬间扑了上去,所有的精力,所有的神经都放在儿子身上,明知道鲜血喷涌如注,但她就是要拼命摁住伤口,即便于事无补。

这里我们要注意当时的情景:身穿喜福的庄寒雁手持钢铁打造的头钗,直指倒地不能动弹的庄语迟。

那个时候,庄寒雁不是凶手,也是凶手了,因为庄语迟那双含恨的眼睛,正瞪着庄寒雁,而且房间凌乱,且只有他们两个人。但傅云夕一出现,就带走了庄寒雁,而周如音明知道一旦让庄寒雁顺利嫁进傅家,再想复仇就束手无策了。

庄语迟作为庄家唯一香火,再加上庄仕洋本就在竭力阻止庄寒雁嫁给傅云夕,只要她张嘴恳求,庄家一定能留下庄寒雁,这个杀人嫌犯。

可是,周如音没有看庄寒雁一眼。庄寒雁一定没想过会杀了庄语迟,很意外,但是庄语迟死了,有意无意都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整个庄府都以为周如音要一蹶不振,连庄语山那个恋爱脑都突然醒悟。周如音失去了儿子,应该半死不活的。

然而周如音和庄仕洋最大的争执点却是,到底谁抚养的儿子,在她眼里,整个庄家,父不是父,女不是女,而她生养的儿子,本就是她一人抚养的,和任何人都没关系。

庄仕洋把曾经对待阮惜文是那一套,复刻到了她身上,让她莫要胡闹,殊不知她的底线崩塌了。

“你认贼作父,藏身奸党,日日担心恶行败露,自然是苦不堪言。老爷,你做的那桩桩件件,当真以为切身全然不知。”

起初,庄仕洋只以为她伤心过度失心疯,直至说出裴大福三个字时,犹如撬开了地狱恶魂,伸出的手差点当场就掐死她。

她不怕,她就是要以此作为条件,是时候和庄仕洋开诚布公了,而庄仕洋那伪善的面孔,恶心的作为,早就受够了。

孩子是周如音的命根,如今死的死,离心的离心,她还何必继续伪装下去,难道要变成第二个阮惜文吗?

二、阮惜文的惨死

要问周如音最羡慕的人是谁,必定是阮惜文。

她比阮惜文早认识庄仕洋,也更早委身,生育大女儿二女儿的时候,她还只能称作庄家的外室。

直至阮惜文这个八抬大轿进了庄家门的主母出现,她这个妾室的地位才算坐稳。

天壤地别的差距叫她怎能不嫉妒?

她处处和阮惜文作对,尤其是阮惜文双腿残疾蜷缩在轮椅上的时候,她都以为自己快要翻身做主了,可整整十七年过去,残疾的阮惜文还是主母,对她则一口一个妾氏的称呼,可她除了隐忍,除了低头认错,再无别的办法。

自此,周如音视阮惜文为眼中钉肉中刺,她早就看出庄仕洋不爱阮惜文,甚至说连最起码的夫妻怜爱都没有,可这让她更不服气,夹杂在无欢无爱的夫妻里,依旧只能当个妾氏。

同时,她可怜这个女人,虽然她是妾室,可她生育了庄家唯一的男丁,而阮惜文只有一个女儿,还被污为“赤脚鬼”。她的三个子女虽然是为庶,但在庄家受尽宠爱,出门亦不受束缚。

只是,阮惜文临走前的那段话,彻底动摇了周如音十几年的坚持。

“周如音,你本是一株带刺的荆棘,本有自保立世的本领,但你却生生拔掉那些尖刺,甘愿做一株只能攀附而生的菟丝花,甚至要这样戕害自己的女儿,难道不可悲可怜?更何况你攀附之人,是一段早就被虫蚁蛀蚀而空的朽木,不堪一击,外强中干,甚至没有你自己坚韧,但你却从来不敢相信自己有独立生长的力量,难道不是无药可救?”

从没有人这样评价过她,更没有人如此肯定过她,她不怕斗,更不怕输。同时,她比阮惜文更清楚庄仕洋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朝夕相处、同榻而眠,她太清楚这个男人几斤几两了。

可她依旧害怕失去男人的庇护,因为她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依附父亲,依附丈夫的可怜女人,但当有人告诉她,自己可以独立,可以向阳而生的时候,她除了震惊,更是意外,甚至感动,所以,她信了,即便这是阮惜文所说的话。

只是,不过一个晚上,白天阮惜文拿到了和离书,开心离开庄府,到了晚上,庄寒雁就满身血衣的刀指庄仕洋。

周如音知道,能让庄寒雁发疯的只有阮惜文,那个女人死了,她的心也死了。

她比都清楚,自己就是庄仕洋手里的一枚棋子,看似能得庄仕洋善待,其实不过是想让她和阮惜文争斗,而当两个女人斗得你死我活之际,处在中间的男人就得益了,双袖清风,不沾染一丝怨气,却搅得天翻地覆。

整个京城里,就庄家的后宅乱如牛毛,事多人多,事乱人乱,可最乱的却是那当家做主之人,何其可悲!

周如音这种聪慧之人,看着身边之人一个个死去,就算再害怕失去依仗,也该知道庄仕洋是人是鬼了。如今庄家后宅就她一个女人,知道的事情又多,阮惜文都会死得那么惨,那么她的下场,只会更惨。更何况她和阮惜文最大的不同是,阮惜文有个浑身充满斗志的女儿,就算阮惜文不愿争斗,却有女儿抢来一切,而她却要长满獠牙,因为站在她身后的,是她牵肠挂肚的子女。

三、上位的筹谋

这部剧中,最动人的是母爱,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周如音。

l 为了掌权。

不想当主母的妾氏不是合格的妾氏,所以,周如音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斗倒阮惜文,名正言顺的当上主母。

只是,阮惜文走了,也死了,她失去了争斗的对象。

有个细节是,到了儿子棺椁前,她痛哭着质问庄仕洋该如何赔她?

这里的“赔”是赔偿的意思,意思是她下定决心要用儿子的死,从庄仕洋身上换取一些好处。

这里是交易,不是施舍。

有了主母的名分,自然就有了主母的权力。

虽说庄仕洋的官职在京城里算不上什么权贵,但有个登云梯就够了。

l 女儿高嫁。

儿子尚未入殓,就谈论女儿的婚嫁,的确不该是一个母亲做的事情。

但周如音却有些迫不及待,她谋划该给女儿找一个什么样的婆家,王孙贵胄、世家大族,无一例外,不是高门,就是皇亲,而她唯一的说辞是,“就凭你长得模样”。

在贵女云集的京城,有的是比她女儿漂亮的,不然在京城长大的女儿为何没有传出倾城美貌的传言,反而是归家不到半年的庄寒雁,名声浪潮一个比一个高。然而,她不在乎这些,眼高于顶,不切实际。

唯一落在实处的就是,不论哪一家都比庄仕洋有权有势。

l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周如音没有半分重男轻女,反而儿子还是女儿的死忠粉。身死的原因大多也是为了女儿。

她应该清楚女人活着有多不易,出嫁之前如此,出嫁之后也如此,她就是最好的例子,但她又不一样。

庄语山身上有一种不知死活的愚蠢,为了抢夺傅云夕,能干出全家陪葬的马踏贵妃这样的蠢事,就算被揭穿还死不悔改。

她应该把庄语山教导成一百八十个心眼,而不是现在的实心眼。

她应该是后悔的,

庄语迟,因科举舞弊失去仕途之路,一事无成又毫无建树,惶惶不可终日。

庄语山,为了爱情要死要活,害死亲人,和她离心。

用结果论推演,周如音就是一个失败的母亲,惯子如杀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何其可悲。可反过来看,作为她的子女该有多幸福,在那个吃人的封建年代,即便是庶女,依旧可以随心所欲的生长,即便长歪了,还有她这个母亲撑腰。而她的儿子,从未受过一分委屈,即便蛮横无礼,在她眼里却如宝如珠。

她不是一个正面人物,更不是好人,可她是合格的母亲,是强大的母亲。对待子女,既把他们当依仗,更当他们的依仗,让子女们在爱里长大,即便这样的甜蜜,连她自己都不曾尝过,可她做到了。

遇到周如音这样的人,并非一件好事,但做周如音的子女,定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就如庄语迟临死前,只怨自己没本事,却从未狠过母亲一样。

母亲是怎么爱子女的,不用过多解释,子女们心里都清楚。

这里有一个细节是,周如音怀抱庄语迟灵位的时候,只有名字是清晰的,而“之位”两个字却是模糊的。

结合阮惜文对她的警告,似她这样爱孩子的母亲一定会为子女计深远,更何况两年前已经死过一个女儿了。

那个叫庄语琴的长女,一杯毒酒结束了生命。

说是误喝,事实到底怎样的,就如周如音问阮惜文一样,听一句忠告也会反问一句“病灶是何”。

只是庄仕洋一句的“心痛”就能掩盖吗?

她清楚,什么时候反击才是最致命的,就如这次交易一样,庄仕洋越是恨不得杀了她,而她越要得到的更多。

不管庄语迟是死是活,庄语山终究还在跟前,周如音的根源就没有断。

斗争会继续,而她再恶,却和庄仕洋不能同日而语,因为子女是她的命,她始终有深如渊,阔如疆的母爱。

来源:阿朱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