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IP大翻车!砸19亿拍出1.9分!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9 00:12 4

摘要:首先,硬是把白雪公主改成拉丁裔(瑞秋·齐格勒饰演),却忽略了最核心的问题——故事本身稀烂。

哈喽大家好~

昨天才刚跟小伙伴们聊完中规中矩的韩版改编电影,杰伦的秘密。

今天就忍不住想吐槽另外一部超级大IP的史诗级灾难改编电影。

它有多烂呢?

IMDb评分1.9分,豆瓣电影评分4.2,提前预订今年最烂电影。

烂到观众求退票!

烂到平台关闭评分机制!

除此之外,票房惨淡,口碑雪崩。

它就是于3月21日上映的迪士尼真人动画电影:

《白雪公主》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迪士尼“迷惑行为大赏”。

被全世界观众吐槽最多的就是选角灾难+剧情魔改了。

首先,硬是把白雪公主改成拉丁裔(瑞秋·齐格勒饰演),却忽略了最核心的问题——故事本身稀烂。

瑞秋·齐格勒本身并不丑,之前在《西区故事》中也于有不俗表现,歌喉也相当不错。

但是其在电影中的扮相和举止确实太不得体了,一开口那大嘴反而很抽象。

加上瑞秋·泽格勒在之前的采访中直白的表示,原版《白雪公主》不好看,且里面的王子就是个跟踪狂,这一次的改编是完全符合现代化的改编,公主再也是苦苦等待真爱的弱者。

但如今现实却是狠狠打脸,选角被嘲讽是“棕雪大姐”,剧情魔改的又中二又幼稚,女主光靠嘴炮就使得拥有魔法的王后破如防。

剧情改编也是无中生有,还把原本符合逻辑的细节变得十分凑合。

童话变“女权说教现场”,白雪公主高喊“独立女性”口号,行动却依赖小矮人救助。

删掉白马王子,改为盗匪团首领强行吻醒公主,逻辑牵强到观众脚趾抠地。白雪公主的“独立”仅停留在台词,实际仍是“被拯救者”,女权表达沦为空洞符号。

对比《灰姑娘》《美女与野兽》的成功,观众怒斥:“迪士尼的女权就像往童话撒辣椒粉——除了呛人,毫无意义!”

皇后前期能轻易杀公主,后期却用低效毒苹果,行为动机成谜。

结局公主靠“嘴遁”说服卫队造反,网友笑喷:“迪士尼编剧是传销头子吧?”

观众不反对肤色多样化,但拒绝为敷衍的改编买单。

其次,说是花费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9亿元)的大制作,画面看起来却很low。

号称“现代科技加持”的魔法森林,被吐槽像廉价网游建模;

七个小矮人改成“七种肤色、七种性别的多元精灵”,宛如“七个小透明”,角色毫无记忆点,纯粹为政治正确硬塞。

既无辨识度又失去原著魅力。

在电影之外,还被侏儒演员吐槽,剥夺了侏儒症演员的演出机会。

本来流出的剧照是1+6,1个侏儒演员,另外6个是肤色和相貌各异但身高正常的的不同种族人士,被观众大批特批,完全毁了童话故事中憨态可掬的小矮人。

后来制作公司才临时将6+1全换成了CG动画制作的小矮人形象,才不至于被骂得那么惨。

只能说,迪士尼的想象力如今已匮乏不已。

再说票房,全球票房仅1.16亿美元(成本2.7亿美元),中国内地首周票房不足700万,上映6天火速下映。

网友辣评:“迪士尼用19亿证明,他们真的不会拍电影了!”

当一部本身就情节简单故事幼稚的童话,遇上选角魔幻,强行女权,它还有必要被改编吗?

答案小编想是大可不必。

近年《小美人鱼》《白雪公主》接连扑街,暴露迪士尼“解构经典却无力重建”的困境。

当童话变成说教,当公主变成流量工具,观众只剩失望。

当经典IP的“去童话化”:魔法原地消失,满眼只剩算计。

观众爱的是童话的浪漫与魔法,不是硬塞的现代价值观。《阿拉丁》《狮子王》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们守住了经典魂。

尊重原著内核,别为改而改。

若真要多元化,请学《海洋奇缘》原创角色,别糟蹋白雪公主。

要不然学学《疯狂动物城》也行,它们可以证明好故事才是王道,迪士尼却沉迷技术,忘了“想象力比预算更珍贵”。

迪士尼的《白雪公主》真人版,堪称“政治正确摧毁经典”的教科书案例。

当童话变成流量密码,当公主变成口号工具,我们终于明白——**不是观众挑剔,而是迪士尼摆烂**。

✨**转发避雷,点赞让迪士尼清醒一点!**✨

PS:看完这篇文章,省下电影票钱去吃顿火锅不香吗?**

来源:凝雪与水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