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一张照片改变的人生1994年,26岁的张纯如偶然在旧金山看到南京大屠杀的照片。血泊里的婴儿、被刺刀挑起的孕妇、成堆的断手断脚...这些画面整夜整夜在她眼前闪回。她跑去图书馆查资料,却发现西方世界里几乎没人知道这段历史。
今天是2025年3月28日,如果张纯如先生还活着,她该过57岁生日了。
或许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太熟悉这个名字。她是个在美国长大的华裔姑娘,本可以过着安稳的生活,却选择用一支笔,替30万惨死的同胞讨回公道。
一、一张照片改变的人生
1994年,26岁的张纯如偶然在旧金山看到南京大屠杀的照片。血泊里的婴儿、被刺刀挑起的孕妇、成堆的断手断脚...这些画面整夜整夜在她眼前闪回。她跑去图书馆查资料,却发现西方世界里几乎没人知道这段历史。
"那些爷爷奶奶还活着,可他们等不起了!"她卖掉父母给的首饰当路费,一个人来到南京。听不懂方言,她就带着录音笔挨家挨户找幸存者。老人们掀开衣服给她看刀疤,有人说着说着突然痛哭,有人到死都没等到一句道歉。
二、用命换来的真相
为了写《南京大屠杀》这本书,她每天工作15个小时。白天翻档案看到吃人照片,晚上就做噩梦。有次在咖啡馆写作,邻座日本人瞥见她的稿子,突然冲她吼:"妓女编的故事!"
书出版后,她收到夹着子弹的恐吓信,家里的车被装炸弹。3岁的儿子问:"妈妈为什么总在哭?"2004年冬天,这个说过"要让全世界听见南京声音"的女人,在车库里结束了自己36岁的生命。她的笔记本最后写着:"太疼了,但我必须写完。"
三、有些数字不能变成数字
她书里记着:
这些不是故事,是现在还住在南京养老院的李奶奶、夏爷爷亲口说的。可今天登记在册的幸存者,只剩61人了。
四、血仇未雪 此恨不绝
八十多年过去,日本首相仍在靖国神社供奉甲级战犯,右翼媒体将南京大屠杀称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731部队的后人在国会稳坐议员席位。这不是历史问题,而是此刻正在发生的背叛——他们用修改教科书抹杀罪证,用动漫游戏腐蚀我们的孩子,用"中日友好"的糖衣包裹着未熄灭的军国主义毒丸。
张纯如先生用生命揭开的伤疤至今流血不止:
当日本军舰穿越中国台湾省海峡时,那是1937年进攻南京的"出云号"在借尸还魂;
当某国政客参拜靖国神社时,那是松井石根阴魂在向刽子手后代授勋;
当"南京事件虚构论"登上国际论坛时,那是三十万冤魂在黄泉之下悲鸣。
我们铭记仇恨,不是因为我们嗜血:
是要让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秦淮河底沉着被机枪扫射的孕妇,紫金山洞里冻着被活埋的童子军,扬子江面永远漂着被汽油烧焦的哭喊。这些血债,日本政府至今没有下跪,没有赔偿,没有悔过!
先人早有明训:"十世之仇犹可报!"这不是煽动仇恨,而是守护文明底线——若连三十万同胞的惨叫都能遗忘,若连强奸孕妇、刺杀婴儿的罪行都能原谅,中华民族还有什么资格立于天地之间?
哪怕是韩国,他们砸毁倭将丰臣秀吉的纪念碑,立法禁止进口日本福岛海鲜,总统当着全球镜头撕毁《慰安妇协议》。而我们的商场里堆满日产马桶盖,视频网站首页推送着日本偶像,某些"专家"居然鼓吹"放下历史包袱"。
这个春天,当您走过张纯如先生的铜像,请用手帕擦去她肩头的樱花花瓣。记住:那些飘落在她身上的粉色花朵,和1937年插在日军枪口上的樱花,来自同一个列岛。
我们不要虚妄的"友好",只要最朴素的正义:
待到富士山低头认罪之日,待到天皇宫殿改建纪念馆之时,待到日本教科书用整章篇幅跪写《谢罪书》——那才是中国人能谈原谅的黎明。
来源:申侯杂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