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关于超长时间跨度的佳片电影推荐】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3 22:59 4

摘要: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的非凡之作《此心安处》(2024)中,过去与现在密不可分。作为本世纪最具实验性的冒险之作,影片保留了其原著——2014年理查德·麦奎尔创作的图像小说——的独特叙事手法。正如书中所述,影片以一个固定视角审视数百万年的历史,从原始时代一直延伸到

这些电影在单一作品中跨越了数十年、数百年,乃至整个世界的宏大历史长河。

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的非凡之作《此心安处》(2024)中,过去与现在密不可分。作为本世纪最具实验性的冒险之作,影片保留了其原著——2014年理查德·麦奎尔创作的图像小说——的独特叙事手法。正如书中所述,影片以一个固定视角审视数百万年的历史,从原始时代一直延伸到郊区住宅的建造。影片摒弃了传统的剪辑手法,主画面中嵌套多个面板,这些面板如同通往过去的窗户,不断扩张收缩,将我们带往不同的时代,而镜头始终固定在锁定位置——直到影片结尾。

若想找到与《此心安处》相似的叙事设计,需追溯至艺术家电影人的作品,例如迈克尔·斯诺的结构主义电影里程碑之作《波长》(1967)。影片的核心叙事聚焦于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几代人的家族,记录了汤姆·汉克斯之子及其继承人的命运起伏。泽米吉斯对美国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揭示了其固有的局限与妥协,同时将殖民历史与原住民视角融入历史叙事,以颠覆根基性的神话。

随着《此心安处》的上映,我们精选了另外10部将数十年、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浓缩于单一电影瞬间的影片:

第十部——党同伐异 Intolerance: Love's Struggle Throughout the Ages(1916) 导演:大卫·格里菲斯

1915 年《一个国家的诞生》上映后引发的争议——这部影片被称为“美国史上最可鄙的种族主义电影”——并未被其导演大卫·格里菲斯忽视。难怪他的下一个项目会是一种辩护之作:一部跨越千年的史诗,其主题是“仇恨与偏狭如何在各个时代与仁爱和宽容相对抗”。

为了超越 1914 年意大利鸿篇巨制《卡比利亚》的奢华(该片深受评论家和观众喜爱),格里菲斯构思了一部时长近三小时的历史漫游影片,旨在成为电影奇观领域的终极之作。影片交织了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片段——巴比伦的陷落、基督的生平与受难、圣巴塞洛缪节大屠杀,以及一个关于冤假错案的现代故事——《党同伐异》在专为电影搭建的最大布景之一拍摄完成。起初,格里菲斯节奏舒缓,正如片头字幕所言,“随着共同主题在每个故事中展开,从一个故事转向另一个故事”。但到了高潮的半小时,格里菲斯加快了交叉剪辑的节奏,仿佛受上帝驱使一般,抹去了时空连续体的界限。

第九部——西部开拓史 How the West Was Won(1962) 导演:约翰·福特 / 亨利·哈撒韦 / 乔治·马歇尔 / 理查德·索普

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据估计 90% 的美国家庭拥有电视机。黄金时段大约挤满了 30 档节目,西部片充斥荧屏。为了让观众从“笨盒子”前回到电影院,电影公司老板们开始尝试各种新奇玩意儿。“越大越好”成了他们的指导原则,而没有任何一种电影格式比宽银幕电影更宏大。

宽银幕电影使用三台同步摄像机拍摄,并通过三台放映机投射到弧形三联屏幕上,但只有两部剧情片采用了这种笨重的工艺。根据《生活》杂志的一系列文章改编,《西部开拓史》集结了一众大牌明星,演绎了一幅美国边疆开拓的壮阔画卷。三位导演共同分担五个章节,追溯一个家族在 19 世纪 50 年间的命运起伏。亨利·哈撒韦负责其中三集,有两小时的篇幅可供发挥,但比起约翰·福特在短短 22 分钟内呈现的“南北战争”一章,仍显逊色。福特在这一章中制作了一部微缩的典型史诗,让一个因战斗而幻灭的年轻农场工人看到了西部的希望。

第八部——西伯利亚之歌 Сибириада(1979) 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石油井架燃烧倒塌的画面揭开了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长达 275 分钟的鸿篇巨制的序幕,在合成器配乐的脉冲节奏下,这些画面被赋予了超自然的色彩。对于西伯利亚小村的居民来说,这种地狱般的景象宛如科幻小说。故事发生在 20 世纪初,一个陌生人从冻原中走来,畅谈着他建造乌托邦城市的梦想。

叶兰村似乎不太可能成为观察俄罗斯 60 多年历史中追求进步的残酷竞赛的窗口。世界大战的爆发、沙皇的倾覆,皆远离这个穷乡僻壤的小村庄,但即便是在泰加林深处的社区,也无法逃脱工业化的触角。聚焦于阿列克谢,他的父亲毕生致力于在森林中修建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西伯利亚之歌》描绘了他从雄心勃勃的勘探者到地区党委书记的崛起之路。他的目标是在政党官僚们建造水电站、淹没被人遗忘的家乡之前,在广袤的西伯利亚沼泽中发现石油。这部关于根基神话的史诗,将人与自然、迷信与现代性的力量对立起来,通过微观视角深入探索苏联思想的深层。

第七部——帝国时代 History of the World: Part I(1981) 导演:梅尔·布鲁克斯

“我将赐予你们我的律法,你们要将它们带给子民,”上帝在西奈山顶上对摩西说道,声音洪亮。先知走上前宣告:“主耶和华已赐予你们这十五条诫命……”他失手掉落了一块石板。“十条!十条诫命,人人须遵守!”

梅尔·布鲁克斯在这部由奥森·威尔斯旁白的素描风格电影中,以闪电速度游历了数百万年的人类进化史。影片以戏仿《2001太空漫游》(1968)的开场为起点,四个主要部分涵盖了石器时代、古罗马、西班牙宗教法庭以及法国大革命。

笑料和双关语层出不穷,影片从一开始就保持了相当不错的搞笑频率,尤其是罗马部分,梅尔·布鲁克斯饰演了一位名为“喜剧演员”的单口相声哲学家。“你上周杀人了吗?你上周尝试过杀人吗?”一位公务员问排队领取失业救济金的角斗士,该段落以布鲁克斯在最后的晚餐中扮演侍者(“各位都要汤吗?”)结束。宗教法庭一集以一场壮观的歌舞表演形式呈现,而整部电影则以一系列为续集《第二部分》预热的内容收尾,包括“希特勒滑冰秀”和一部名为“太空中的犹太人”的《星球大战》恶搞片。

第六部——战士的荣誉 'Non', ou A Vã Glória de Mandar(1990) 导演: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

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的这部哲学巨著跨越数个世纪,堪称最伟大的战争电影之一,通过一位在殖民时期的安哥拉服役的军官的视角,讲述了葡萄牙的军事历史。影片始于一辆吉普车,一小队士兵哀叹多年无休止的冲突,“与俄罗斯人、美国人,甚至欧洲人和中国人”。士兵们互相交谈——并通过直视镜头与观众交流——辩证地讨论战争的需求和原因,而他们的指挥官则引发了一系列历史闪回,戏剧化地展现了葡萄牙的帝国遗产。

德·奥利维拉呈现了一部官方认可的、国家授权的历史,但历史插曲的美学风格却处于施特劳布-胡耶特和巨蟒剧团之间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交集点,这使得影片神秘地消解了任何民族主义的解读。《战士的荣誉》是一部关于失去帝国的电影,一部关于战败的电影。闪回镜头从罗马时代跳跃到十字军东征——中途还出人意料地绕道经停瓦斯科·达·伽马神话般的爱情岛之旅——而现代部分的士兵们则面带微笑,相互戏谑,开着玩笑探索“宇宙哲学”。直到一场小冲突爆发,德·奥利维拉揭露了之前一切事物的空洞与徒劳。

第五部——奥兰多 Orlando(1992) 导演:莎莉·波特

“不要褪色,不要凋零,不要衰老,”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在这部时间旅行的流浪汉小说开头这样对奥兰多说道,年轻人无力抗拒这道命令。两位主角分别由昆廷·克里斯普和蒂尔达·斯文顿饰演,这首先暗示了这部充满想象力的电影的主题。编剧兼导演莎莉·波特将弗吉尼亚·伍尔夫这部高概念小说的精髓浓缩出来,跨越数个世纪审视性别与身份。

身为男性,奥兰多在400年的英国历史中过着特权生活,财富与恩宠不断。他的故事始于1603年,当时这位英俊的年轻人还是童贞女王的“吉祥物”。数十年过去,奥兰多青春永驻,直到1700年,他拒绝参军号召,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女性。如果说转变本身只是既成事实——“同一个人,毫无区别。只是性别不同而已,”她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说道——但其影响绝非如此简单。由于伊丽莎白留下的遗产被起诉,奥兰多被迫面对失去性别地位的问题。影片涵盖了18世纪的文学沙龙和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直至其当代尾声,这是一部令人陶醉的浪漫之作——也是一部滑稽的讽刺改编作品——在眨眼间跨越数个时代。蒂尔达或许在她最具标志性的角色中,表现极为出色。

第四部——好男好女(1995) 导演:侯孝贤

侯孝贤那部令人陶醉的《最好的时光》(2005)的三个章节分别设置在1966年、1911年和现代,或许这位台湾大师的作品中最显而易见入选跨越时代电影榜单的候选者。但这部较为少见的佳作——继《悲情城市》(1989)和《戏梦人生》(1993)之后,是其非官方三部曲中记录台湾历史的第三部——探讨的主题,是将过去拍成电影时所固有的不确定性。

《好男好女》讲述了蒋碧玉和钟浩东的真实故事,他们是一对社会主义学生,曾在二战期间试图加入抗日抵抗运动。蒋碧玉由伊能静饰演,她在影片的现代部分还扮演了一名演员——正在为即将开拍的关于蒋碧玉的电影做准备。历史插曲以黑白画面呈现,被认为是这位演员即将出演的电影,名为《好男好女》——也就是我们此刻正在观看的影片。更加复杂的是,现代片段中充满了他们自己的闪回,详细描述了这位演员与一名小混混之间注定失败的感情,而这个小混混可能正在此时此地纠缠着她。侯孝贤以他惯常的冷静目光,质问了电影现实的意义,对于捕捉历史真相这一不可能的任务,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

第三部——生命之树 The Tree of Life(2011) 导演:泰伦斯·马力克

泰伦斯·马力克这部具有纪念碑意义且不断变形的巨制,将宇宙的全部历史压缩成一天。这一天是一个年轻人逝世的周年纪念日,这件事在他哥哥杰克——在影片的现代片段中由西恩·潘饰演——心中引发了表现主义式的童年回忆漩涡。马力克根据自己的自传——他在20世纪60年代也失去了一个兄弟——从这一深刻的失去瞬间开始讲述《生命之树》的故事,带我们认识杰西卡·查斯坦和布拉德·皮特饰演的一对正在经历最黑暗时刻的悲痛父母,此时他们收到了一封电报,告知儿子去世的消息。

如果说马力克以情感毁灭跨越时间的回响作为推动故事发展的主题,他不仅仅展望未来,也回溯过去。当查斯坦向天空倾诉她的悲痛时,马力克切入黑屏,开始了一段长达13分钟的场景,该场景席卷了数十亿年的进化历程,经历了宇宙的诞生和恐龙时代,最终来到20世纪50年代德克萨斯州郊区杰克出生的时刻。在这里,故事正式开始,马力克为他宏大的哲学思想构建了一个微观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恩典”与“自然”、天堂与人间、内在性与超越性在杰克——以及人类——萌芽的道德意识中为争夺优势而战。

第二部——整个世界的历史,我猜 history of the entire world, i guess(2017) 导演:比尔·沃兹

“Thanks for watching history. I hope I mentioned everything(感谢观看历史。希望我已经提到了所有内容)”在这段19分钟穿梭于数十亿年的宇宙和历史的旅程结束时,标题卡上写着这句话。网络红人比尔·沃兹在2016年已经凭借他的动画短片《日本历史》一炮而红,正如标题所示,这部短片将日本的历史浓缩进了短短九分钟充满迷幻色彩的动画中。

这部续集延续了前作的风格,将范围扩大到涵盖宇宙诞生和人类全部历史。沃兹运用粗犷的Flash动画和音乐铃声,以令人眩晕的速度进行着幽默的叙述,以闪烁的荒诞风格狂奔着穿越物种的进化和数千年的发展与冲突。截至目前,该视频在YouTube上的点击量已达1.73亿次,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大量Reddit论坛帖子,它们吹毛求疵地批评沃兹作品的准确性,并毫无幽默感地对标题中“整个世界”的宣称抛出了一句“实际上……”。对于这样一部充满机智和想象力的作品来说,这种纠结真是奇怪。

第一部——野兽 La bête(2023) 导演:贝特朗·波尼洛

巴黎,2044年。人类的情感受到一个专横的人工智能系统的严格控制,该系统视人类情感为高效劳动力的障碍。由于她的画廊工作岌岌可危,蕾雅·赛杜饰演的加布里埃尔同意接受一个净化她DNA的过程,却意外地引发了她前世今生——以及她的灵魂伴侣路易的前世今生——在美好时代巴黎和2014年洛杉矶之间的碰撞。

就像编剧兼导演贝特朗·波尼洛松散改编的亨利·詹姆斯中篇小说一样,影片中同名的“野兽”不过是一种萦绕心头的预感:她预感到未来某个未知事件将会“摧毁”她,这也是她一直与爱情保持距离的原因。波尼洛将剧情片、科幻和恐怖元素融合进一个跨越世纪的注定失败的爱情故事中,在绿幕的虚无中开启了《野兽》的序幕,那是一个摄影棚空间,加布里埃尔在洛杉矶的演员身份使她击退了一个看不见的入侵者。这恰如其分地隐喻了这部电影,它避免了将即将到来的灾难具象化,这些灾难包括1910年的大洪水和各种当代技术焦虑。相反,博内洛的电影在其数字和胶片的马赛克拼贴中,注入了一种无法避免的恐惧感。

来源:稀有电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