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80年代的追星往事,能不能找到你的影子?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3-28 15:55 4

摘要:在大多数人眼中,“追星”似乎是当代年轻人的专属名词,但在时间的长河中,每一代人都有属于他们的璀璨星光。那些曾经年轻的脸庞,也曾在某个瞬间,为某个人、某首歌、某部电影而狂热。今天,让我们走近几位大爷大妈,听他们讲述那些年的追星故事,感受那份跨越时代的青春记忆。

在大多数人眼中,“追星”似乎是当代年轻人的专属名词,但在时间的长河中,每一代人都有属于他们的璀璨星光。那些曾经年轻的脸庞,也曾在某个瞬间,为某个人、某首歌、某部电影而狂热。今天,让我们走近几位大爷大妈,听他们讲述那些年的追星故事,感受那份跨越时代的青春记忆。

“他用一首歌唱进了我的心坎里”

王阿姨,1969年出生,在她的记忆里,费翔是那个年代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1987年的春晚,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晚,费翔穿着红色燕尾服,头发微卷,帅气逼人,一曲《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唱进了多少人的心坎里。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混血王子的降临,他的大长腿和独特的气质,让人一眼难忘。”王阿姨回忆起那个夜晚,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

在那个年代,磁带是追星的主要载体。王阿姨记得,上初中时,谭咏麟、张国荣、陈百强等香港歌星风靡一时。后来到重庆上学,她又迷上了罗大佑和黑豹乐队。每当有新专辑问世,她和同学们总是迫不及待地跑到城隍庙一带的磁带店,用双卡录音机翻录正版磁带。“那时候,翻录一盒磁带只要8角钱,而日本进口的空白磁带却要4元多一盒,翻录可比正版磁带便宜多了。”王阿姨笑着说。

为了追星,王阿姨也做过不少疯狂的事。在重庆读书时,她曾花了18元,相当于半个月的生活费,买了广州太平洋乐队在重庆大田湾体育场的演唱会门票。“那晚,我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我和舞台上的他们。”王阿姨回忆起那个夜晚,脸上依然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当然,说到当时的“国民偶像”,邓丽君的名字不得不提。在那个年代,偷偷买磁带和收音机听邓丽君的歌,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独家记忆。“她的歌声温柔细腻,仿佛能穿透人的心灵,让人陶醉其中。”王阿姨感慨地说,“我记得当时在单位的联欢会上,我唱了她的《恰似你的温柔》,当时就把我老伴儿迷住了,我还记得他当时说的话,他说我像邓丽君,有点甜!”

“因为一部作品而爱上一个明星“

陈阿姨,今年60岁,她的追星之旅始于1978年的电影《追捕》。

“那时候,《追捕》在中国上映,引起的轰动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超过9亿人观看,录像厅场场爆满,有人甚至看了7、8遍也不厌倦。”陈阿姨回忆起那部电影,眼中依然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影片中,高仓健的“硬汉”形象深深俘获了大批女观众的心。他的沉稳、冷静、坚韧,成为了那个年代的男性楷模。“我记得那时候,很多女生都梦想着能嫁给一个像高仓健一样的男人。”陈阿姨笑着说。

而电影里高仓健前卫的风衣,也一度成为了当时最火的装扮。“我记得当时满大街都是学着高仓健竖起衣领戴带墨镜的男孩,那可是最早的‘明星同款’!“陈阿姨悄悄地向记者透露,当年她的老伴儿也是”其中之一“。

“她就是我们那代人的‘沈佳宜’”

今年54岁的王叔叔,心中有一个无法忘怀的名字——山口百惠。

“山口百惠创造了一个传奇,她的演艺生涯只有8年,但退出演艺圈已经40多年了,还是让人难以忘怀。”王叔叔感慨地说。电视剧《血疑》拍摄于1975年,剧中山口百惠的表演浑然天成,毫不矫揉造作,让人感叹她的天赋异禀。

《血疑》的主题歌《衷心谢谢你》非常好听,也是山口百惠演唱的。考虑到她当时只有16岁,能有这样出色的表现,确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说实话,山口百惠长得并不十分漂亮,嘴唇偏厚,还有两颗虎牙,腿型也偏粗。但她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邻家小妹的亲切感,让人一见如故,可以说她就是我们那代人的‘沈佳宜‘。”王叔叔回忆道。

山口百惠的影响力不仅限于普通百姓,就连一些名人也是她的膜拜者。比如歌星张国荣,他在告别演唱会上以一曲《风继续吹》作为结尾,而这首歌就是翻唱山口百惠的《再见的另一方》。还有知名导演张艺谋,他选择的女演员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山口百惠的影子。

“从‘谭张争霸‘,追到’四大天王‘,我发现我喜欢的类型都很像“

丁阿姨,今年53岁,她的追星历程见证了香港乐坛的辉煌时代,从“谭张争霸”到“四大天王”,她都是忠实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那时候,谭咏麟和张国荣的争霸真是如火如荼,整个乐坛都为之震动。”丁阿姨回忆起那段时光,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她说,自己刚开始先关注的谭咏麟,但后来被张国荣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坚定地站到了他这一边。

“张国荣的歌声和表演都充满了艺术感,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让人沉醉。”丁阿姨感慨地说。她记得,那时候张国荣的演唱会总是座无虚席,粉丝们为了抢到一张门票,甚至愿意排队数小时。

然而,“谭张争霸”终有落幕之时。随着张国荣的退出,香港乐坛迎来了新的时代——“四大天王”的时代。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这四位年轻歌手以其各自的魅力和才华,迅速占领了乐坛的制高点。

“那时候,‘四大天王’真是火得一塌糊涂,他们的歌曲传遍了大街小巷,每个人都哼唱着他们的旋律。”丁阿姨笑着说。她记得,当时身边的好友为了争论“四大天王”谁最帅,经常吵得不可开交,“刘德华的帅气、张学友的深情、郭富城的舞蹈和黎明的端正都很有魅力,但是我还是最喜欢黎明,总感觉他的气质跟张国荣很像。”

在“四大天王”的时代,丁阿姨的追星之路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她不仅参加了多次演唱会,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着追星的快乐和感动。

“那会儿有本书叫《当代歌坛》,它可以算得上是国内最早的粉丝期刊,时不时会刊登一些黎明的照片或者文章。我们那会儿还没有明星贴纸这些,追星人最爱干的事儿就是把报纸杂志上喜欢的内容板块剪下来收藏。” 丁阿姨告诉记者,这些剪报可是当时的“硬通货”,可以用来在粉丝之间进行交换甚至交易。

她说,虽然现在已经过了追星的年纪,但那些曾经的记忆依然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中。每当听到那些熟悉的旋律,看到那些曾经的照片,她都会想起那些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年代。

对于那些年的追星往事,丁阿姨感慨万千。“那时候的我们,虽然没有现在的网络和社交媒体,但我们的追星之路却更加真实和纯粹。”她说,“我们为了偶像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那些曾经的记忆,将永远伴随着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来源:老有意思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