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年还有某知名台主持人,借“应援”的由头,向爱豆的粉丝们索要礼物,虽未明说,但暗有所指...
前有曾黎吃相难看,卖粉丝定制的礼物;后有“曹贵人”吃相难看,卖给粉丝假货...
早年还有某知名台主持人,借“应援”的由头,向爱豆的粉丝们索要礼物,虽未明说,但暗有所指...
所以,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收粉丝礼物,再转手卖掉”成了娱乐圈“公认的秘密”?
这么明星偶像们,一个比一个吃相难看,就单说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曾黎事件”,粉丝特意定制的礼物,你可以扔掉,但是在闲鱼再卖给粉丝是怎么回事?
这是缺钱缺急眼了,还是真的为了钱,不顾“吃相”了...
三月二十六号,有个喜欢曾黎好多年的粉丝发现,自己花了很多心思,给偶像定制的徽章出现在二手平台上。
这枚徽章上面,还刻着曾黎名字的缩写。
粉丝心里很不是滋味,本以为是某位工作人员弄错了,可问了卖家之后,没想到对方态度横得很,压根不当回事。
小姑娘实在气不过,转头就在微博上@了曾黎工作室。
说来也怪,这头刚发完微博,那边二手链接就撤了。
就在链接撤了之后没多久,工作室就回了私信,说正在查这个事。
可是这件事还是引起了不少粉丝的“质疑”,大批粉丝因此脱粉。
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什么一枚金属徽章能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因为这个东西并不是什么随便的礼物,做这种金属徽章需要找设计做画稿、需要找工厂做开模,需要找人开团。
虽然不是亲手做的,不是信也不是画,但是每一个步骤都有满满的粉丝原创和心意在内的,既要花时间也花要钱。
这就像是宫里才有的几个物件,突然在民间出现了,那到底是从谁哪儿流出去的,查得很快的。
而眼瞅着"曾黎粉丝脱粉"的词条蹭蹭往热搜上窜,工作室赶紧发声明,说是工作人员私自倒卖礼物,已经把人开除了,还报了警。
可网友们不买账,有人扒拉半天说压根没见着报警回执单,这事情,也开始越描越黑。
就在这时,曾黎那些大粉头出来“挑事”了,有个跟着曾黎七八年的老粉带头,把曝光这事的小姑娘骂得狗血淋头。
说什么"家丑不可外扬","给姐姐添乱",硬生生把人家逼得关了微博。
与此同时,这边粉丝们内讧得厉害,外头看热闹的网友,也纷纷开始翻旧账——曾黎出道二十来年,正经代表作没几个,倒是三天两头营销"中戏两百年一遇的美貌"。
这一波接一波的,估计她的团队觉得自家姐姐不是什么一线演员,一枚徽章引不起啥大风浪,好嘛,这下上微博热搜了,不过还是比较“糊”,糊就是最好的保护色。
其实这些闹剧,也不是说明星们都是“坏”的,主要是这个圈子风气歪了。
以前演员讲究德艺双馨,现在讲究流量数据。
而且,应该还有人记得,前几年快乐家族收礼风波闹得全国皆知....
何炅在节目里开玩笑说粉丝送的保温杯太多用不完;杜海涛连夜删掉二百多条二手交易记录;吴昕把钟汉良送的婚纱熊猫六十块贱卖;这些事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膈应人。
当然这并不能代表全部偶像,也不是说,就完全没有明白人...
演员张颂文后来在采访里说过,看见粉丝攒钱买礼物就心疼,劝大家把钱花在自己身上。
老戏骨李雪健更绝,人家直接跟粉丝说:"你们把钱留着孝敬父母,比送我强",这些真把粉丝当自家人的明星,反倒更让人敬重。
但更多时候,粉丝省吃俭用买的礼物,转手就被工作人员挂上网。
定制首饰、名牌包包、金条玉石,这些在明星眼里可能还不如剧组盒饭实在。
追星的年轻人可能没想明白,那些在镜头前笑得亲切的明星,背地里可能连礼物包装都没拆过。
有在影视城干过场务的爆料,说艺人休息室门口天天堆着快递箱,保洁阿姨收拾的时候,崭新的玩偶衣服直接往垃圾袋里塞。
说到底,追星这事得讲究个度,追星本不是坏事,关键是得擦亮眼睛。
你看那些真正长红的名人明星,哪个不是靠作品说话?
就像现在年轻人追捧雷军,是佩服他四十岁还能重新创业的拼劲;喜欢赵丽颖,是看她从农村丫头拼成电视剧女王。
这些实实在在的奋斗故事,比什么礼物都珍贵,与其花钱买些华而不实的礼物,不如好好支持正版作品。
真要表达心意,手写信比什么都强——当年张国荣收到粉丝信,现在还保存在纪念馆里呢。
粉丝后援会动不动就搞集资,生日要买星星命名,新剧要包场支持,机场接机还得送奢侈品。
去年有个选秀节目,粉丝为了给偶像打投,成箱成箱地倒牛奶,看得人心疼粮食。
说到底啊,还是“钱”闹得...
明星拍部戏挣的钱够普通人挣几辈子,可粉丝们省吃俭用买礼物,大学生拿生活费买代言,打工妹熬夜做数据。
前两天看见个新闻,有个妈妈为了女儿追星,把治病的钱都拿去买见面会门票。
其实说实在的,这些孩子就是没算明白账——你在这儿啃馒头攒钱,人家明星吃顿饭能顶你半年工资。
不过话又说回来,普通人也别太较真,而且最重要的是粉丝自己得醒醒,别把真心喂了狗。
娱乐圈就是个名利场,今天你送我珠宝,明天我卖你礼物,跟菜市场讨价还价没啥区别。
有那闲工夫不如多陪陪家人,毕竟父母才是永远不脱粉的"真爱粉"。
来源:寒士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