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奖|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入围影片揭晓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8 05:51 4

摘要:孤儿出身的德芬,是一位性情古怪的新手灵媒。她来到了土耳其安塔利亚省的古老小镇锡德,寻找失散多年的母亲,陪伴她的有三位神秘的鬼魂:一位马克思主义革命者、一位风尘女子和一位远古女祭司。

全球影坛精品力作齐聚北京,向全球影迷发出光影邀约。3月27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新闻发布会正式揭晓本届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入围影片。

本届“天坛奖”共吸引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的1794部长片作品报名。其中国外报名影片占总报名数的近九成,呈现出题材广泛、主题多样的鲜明特色。

入围影片混剪视频

以下是入围影片的详细介绍:

《白天是阿波罗,晚上是雅典娜》

孤儿出身的德芬,是一位性情古怪的新手灵媒。她来到了土耳其安塔利亚省的古老小镇锡德,寻找失散多年的母亲,陪伴她的有三位神秘的鬼魂:一位马克思主义革命者、一位风尘女子和一位远古女祭司。

艾米娜·耶尔德勒姆

艾米娜·耶尔德勒姆是一位屡获殊荣的编剧和制片人。她毕业于中东技术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随后投身于电影行业,并就读于比尔基大学电影与影视研究硕士课程。她曾担任多部影片的制片人,包括:《塞壬的呼唤》(2018,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她们是完美的》(2013,釜山国际电影节)。她还创作了电影《她们是完美的》的剧本,凭借该作品,她获得了安卡拉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她的导演首作《白天是阿波罗,晚上是雅典娜》,入选了柏林电影节剧本创投平台,并在2024年东京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获得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影片奖。

《从电影起航的BAUS剧场》

一对兄弟来到东京闯荡,意外成为一家影院的员工。从留声机放映到有声电影时代,电影不断发展变迁。怀着对“明天”的追寻,兄弟俩创立了BAUS剧场。这座剧院敢于尝试各种有趣的演出类型,除了电影,还涉足落语、戏剧与现场表演等多元领域。影片中,“死亡”近在咫尺,但是“永恒”亦触手可及。在时代洪流中,无论是艰难岁月、黄金年代还是战争时期,BAUS剧场始终屹立不倒,为人们带来欢乐与希望。

甫木元空

甫木元空,1992年生于日本,毕业于多摩美术大学映像演剧学科,在校期间受教授青山真治影响接触电影,曾担任山本政志、桥口亮辅等导演的助理。2016年,甫木元空在监制青山真治与仙头武则的共同支持下,以导演、编剧、音乐总监三重身份完成长片首作《春猫》,该片入围第46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2022年秋,其短片《赤裸的梦》入选第3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日本当代电影”单元。2019年,他组建乐队Bialystocks,并签约日本知名唱片公司Pony Canyon旗下新厂牌IRORI Records。发行首张专辑《流沙》之后,甫木元空以音乐人的身份再次引起关注,并活跃于日本各地现场演出。

《好好的》

开心麻花突破之作《好好的》,聚焦女性题材。马丽身兼监制与主演,演绎东北护工白丽萍,为躲家暴进城打拼,屡遭挫折。她遇上北京孤老太唐淑寅(赵淑珍饰),两人从观念不合到彼此扶持,情同母女又亲如挚友。影片深挖女性困境与自我救赎,是一曲女性力量的赞歌 。

郝铭

郝铭,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专业硕士毕业,深耕现实主义女性题材戏剧创作,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洞察与人文关怀为核心。作品聚焦女性家庭创伤、情感困境、代际矛盾等议题,多用幽默诙谐的叙事探讨性别偏见与自我认同。主要作品涵盖舞台剧、电影领域。曾担任话剧《小院儿春秋》的编剧、导演,该剧荣获“大戏东望”闭幕式优秀剧目,并入选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引进普利策奖话剧《芳心之罪》,并导演其中国首演。执导并编剧音乐剧《战斗鸡》,该剧入选北京青年戏剧节展演。此外,她还执导了话剧《辣椒·巧克力》。同时,其主要电影作品包括《成功与美丽》《小猪佩奇过大年》。

李沛然

李沛然,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导演、编剧。创作领域主要在电影和话剧。擅长在类型化的叙事里,寻找个性和诗意表达,尤其是细腻而丰沛的情感。主要作品有电影《沉默的夏天》《成功与美丽》,话剧《小院儿春秋》。其中《沉默的夏天》入围第七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单元,并入围第三届加拿大温哥华华语电影节、第七届国际新人电影节“新晋导演单元”以及第六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影像展“年度导演处女作单元”。话剧《小院儿春秋》得到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支持,并获“大戏东望”闭幕式优秀剧目。

《如意饭店》

影片主要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小镇检查站民警姚思晨因作废罚单而卷入货车失踪案,他不遗余力赴马尿河村寻求真相,斡旋于货车司机杨兆伟和女儿杨歌、村长张长春、治保主任陈永进、连环凶手葛文勇和严雪等人之间,最终查明多起谋财害命案件真相的故事。

李永一

李永一,中国剪辑指导、导演,从业二十余年,现为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理事成员,中国电影家协会成员,以及多家电影节的指导导师。2007年起与国内多位知名导演合作,担任剪辑指导。作品包括由曹保平导演执导的《烈日灼心》《追凶者也》等,其中《烈日灼心》获得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剪辑提名。2019年起,与张艺谋导演紧密合作,自《坚如磐石》后,持续合作了《悬崖之上》《狙击手》《满江红》《第二十条》的电影剪辑,以及《一秒钟》的剪辑修改。《悬崖之上》荣获第15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剪辑,《狙击手》荣获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剪辑提名。

《弗里达的审判》

1904年,年轻女裁缝弗里达·凯勒因一桩备受瞩目的法律案件成为公众焦点,该案暴露出了父权社会根深蒂固的不公。她的案件迫使男性检察官直面个人与职业的伦理困境,彻底颠覆了他们对道德和性别平等的固有认知。随着庭审推进,公众抗议与媒体声浪不断,揭露司法体系对女性的歧视性对待。弗里达的抗争不仅关乎个人,也成为了先驱符号,如同一面明镜,映射出社会的伪善与不公。

玛丽亚·布伦德尔

玛丽亚·布伦德尔是备受瞩目的女性导演兼编剧,其作品以探讨复杂女性议题见长且屡获殊荣。她凭借短片《阿拉卡楚:奔逃》获得2022年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现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成员。玛丽亚拥有苏黎世艺术大学电影学士学位,科隆神经科学院认知神经科学硕士学位,并毕业于慕尼黑剧本工坊编剧研修班。她的作品侧重角色刻画,以细腻笔触解构尖锐社会议题,获得国际影评界广泛赞誉,并在国际顶级电影节斩获多项大奖。其长片首作《弗里达的审判》将于2024/25年冬季全球公映。

《在我父母家》

在父母家中,霍勒的哥哥斯文已在无声的孤独中生活了数十年。他始终游离于家庭生活之外,随着年岁增长愈发消沉。无人知晓他内心世界,家人们早已在沉默与容忍的微妙平衡中接受了现状。唯有霍勒始终无法真正释怀。她不再提起往事,而是将精力投入新的事业——成为灵性疗愈师,首次踏上自我实现的征程。然而母亲意外入院,打破了这种看似平静的假象。霍勒越来越多地面对哥哥每况愈下的状况,尽管哥哥抵触,家人也不情愿,她还是下定决心要帮助他。当其他手足选择视而不见,霍勒却敏锐察觉到一场更为汹涌的危机正在逼近。

蒂姆·埃尔里希

蒂姆·埃尔里希,1989年生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他早年于维也纳修读哲学与戏剧影视专业,后进入巴登-符腾堡州电影学院专攻导演方向。其短片作品在国际影展崭露头角,曾斩获法国克莱蒙费朗短片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等多项殊荣。2021年,埃尔里希执导的首部纪录长片《我的越南》问鼎德国电影新秀奖,并引发主流媒体持续关注。2023年,他凭借新片项目《恐怖谷》获得德国电影界重要奖项——维姆·文德斯奖学金。其剧情片首作《在我父母家》入选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老虎奖竞赛单元并举行全球首映,最终摘得评审团特别奖。

《爱的暂停键》

在丈夫提出离婚后,玛丽亚骤然面对婚姻的崩塌与未来的迷惘。迷失方向、漂泊无依的她踏上了自我发现之旅。历经挣扎与心痛,这个曾为家庭倾尽所有的女人,在晨光暮色中逐渐找回那些曾经遗失的自我碎片,用沾着泪水的画笔重新勾勒人生轨迹。当亲情编织成温暖的网托住她坠落的身影,当老友递来的咖啡氤氲着岁月沉香,她终于懂得:唯有坦然接受生命中的裂痕,才能让阳光照进心底最幽暗的角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破茧重生。

莉莉娅·英戈尔夫斯多蒂尔

莉莉娅·英戈尔夫斯多蒂尔是一名编剧兼导演,毕业于伦敦电影学院和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FAMU)。她的首部剧情长片《爱的暂停键》于2024年在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并斩获五项大奖。

《纳维》

影片改编自一篇全国写作比赛获奖作品,讲述了肯尼亚乡村女孩纳维勇于抗争、改变命运的自我成长故事。纳维渴望进入中学继续读书,但父亲埃里打算把她嫁给素未谋面的男人沙德拉克,以换取大量牲畜改善家里的生活。纳维的梦想瞬间破灭,但她拒绝屈服于这场包办婚姻。在这场抗争中,她的哥哥兼挚友乔尔始终坚定地支持着她。然而,纳维的父亲深受部落传统的束缚,在叔伯、继兄弟和家族长老的影响下,坚持要她出嫁。甚至连她的三位母亲也因女性的角色限制,认为嫁作人妇是纳维此生的宿命。在新婚之夜,纳维做了一个大胆的选择......

托比亚斯·施穆茨勒与凯文·施穆茨勒

托比亚斯和凯文自幼便开始共同执导电影。作为千禧一代,兄弟俩坚信电影具有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力量。从纪录片到广告,尤其专注于剧情长片,作品包括《街道尽头》《秘密清单》《德国女性》《饥饿与贪婪》《跨国骑行》。2017年,托比和凯文首次前往肯尼亚的图尔卡纳地区,并在此后多次往返,筹备他们的第二部长片《纳维》。

阿普·穆里内·穆耶斯

阿普出生于肯尼亚图尔卡纳,是一位音乐家、设计师,也是首次担任电影制作人。阿普不顾部族反对和文化禁忌,早年便开始了音乐生涯。作为一名故事作者和教育者,她希望通过音乐推动自己生活的部落——图尔卡纳人的变革。《纳维》作为阿普的首部长片电影,完美契合了她的创意技能,让她梦想成真,证明了自己作为导演和音乐家的能力。

瓦伦丁·切鲁盖特

瓦伦丁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导演、编剧和制片人,她导演了多部肯尼亚获奖作品,如《疯狂》《奥克托里》 以及肯尼亚电影奖提名作品《契约妻子》。《纳维》是瓦伦丁执导的首部长片项目,她在该片中倾注了自己在肯尼亚电影制作中的全部经验。

《牧羊人》

马蒂亚斯是一位怀揣文学梦想的年轻人,他离开蒙特利尔的广告行业,前往法国南部成为了一名牧羊人。然而,通往他向往的田园宁静之路却充满艰辛。伊莉丝是一位毅然辞职的公务员,她的来访为马蒂亚斯的探索之旅带来了新的方向。两人携手踏上迁徙之旅,在山区的挑战和对羊群的照料中,共同开创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苏菲·德拉斯佩

苏菲·德拉斯佩受视觉艺术与文学的启发,开启了自己的编剧及导演生涯。2006年,她执导了首部剧情长片《失踪的画家》,展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2009年,她推出《生命体征》,该片在全球范围内荣获超过15项大奖。2015年,她执导了《迷途之狼》及纪录片《大马士革的女孩》。2019年,她执导的现代版《安提戈涅》取得巨大成功,摘得加拿大电影电视银幕奖最佳影片奖,并代表加拿大角逐奥斯卡奖。2021年,她执导了电视剧《暗黑灵魂》(六集),该剧入选“系列狂热”电视节全景单元。2022年,她执导的第二部剧集《天堂汽车旅馆》播出。在筹备新片《牧羊人》期间,她还联合编剧并执导了剧集Ravages,该剧计划于2025年首播。

《贝林格:宏图大志》

作为西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共产党领导人,恩里科·贝林格试图带领意共在意大利执政。从1973年他躲过保加利亚特勤部门的暗杀,到1978年其重要政治盟友阿尔多·莫罗总理遇刺身亡,期间穿插他访问莫斯科的经历以及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时刻——这位怀抱改造世界理想的革命家,最终未能改写历史结局。

安德烈·赛格亚

安德烈·赛格亚,剧情片与纪录片导演兼编剧,同时拥有传播社会学博士学位,也是影视机构Zalab联合创始人。其自编自导四部剧情片,包括《我是丽》《初雪》《万物秩序》《欢迎来到威尼斯》,多次入围威尼斯等电影节并获奖。最新作品《贝林格:宏图大志》入围第2024年第19届罗马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选为开幕影片。他的纪录片《北航道马格拉港》《暗影》《如陆上行舟》《或许改变会发生》《绿血》《封闭之海》《债》《水之重》《盐湖之梦》《伊比》《威尼斯颗粒》《的里雅斯特的夜》,也曾多次亮相威尼斯、洛迦诺等各大电影节。

《音讯》

在阿根廷乡村尘土飞扬的道路上,一位少女的天赋促使她那投机取巧的监护人靠出售宠物通灵咨询服务来谋生。无论是魔法还是骗局,有一点是确定的:这项服务是真实存在的——而纯真是无价之宝。

伊万·冯德

伊万·冯德于1984年出生在阿根廷圣克里斯托瓦尔。他的作品曾在戛纳(“一种关注”单元)、威尼斯、柏林、圣塞巴斯蒂安、鹿特丹、维也纳、伦敦、釜山、布宜诺斯艾利斯、利马和马德普拉塔等多个电影节展映,并荣获诸多奖项。除了执导自己的项目外,他还担任编剧、制片人、摄影师和剪辑师,编剧作品《韦素山丘的学校》《蚁女》分别入围第11届及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主竞赛单元。他的最新作品《音讯》入选了2024年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WIP Latam”单元,并在2025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全球首映。

《夏日之书》

影片改编自托芙·扬松广受喜爱的同名小说《夏日之书》,讲述了九岁女孩索菲娅与年迈祖母之间的温情故事。索菲娅处在飞速成长的懵懂岁月,而祖母的生命已悄然接近尾声。她们和索菲娅的父亲一起来到芬兰湾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在这里度过宁静的夏日时光。她们在岛上自由漫步,畅谈生命、自然与其他的一切,却始终避而不谈索菲娅母亲离世带来的悲痛,以及彼此心底深藏的爱意。随着夏日的流逝,情感的创伤逐渐愈合,亲情的纽带愈发紧密,祖母终于能够了无牵挂,安心离去。

查理·麦克道威尔

查理·麦克道威尔,英裔美籍电影制作人。导演首作《爱的就是你》于2014年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并提名2015年第30届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首作剧本。他的另一部电影《爱有来世》于2017年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而后,他执导的影片《黄金屋》以八位数的价格被Netflix抢先购得发行权,并于2022年3月18日上映。2022年11月,麦克道威尔与莉莉·柯林斯及亚历克斯·奥尔洛夫斯基共同创立了Case Study Films公司,希望通过独特的商业视角,在电影和电视领域讲述引人入胜且富有新意的故事。近期由Case Study主导的项目《记忆》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备获赞誉,并为查斯坦赢得了第39届美国独立精神奖提名。

《大风杀》

一帮疯子、一阵沙子、一堆票子。狂风将至,请关好门窗,别出声,别乱动!

边陲小镇突遇44名荷枪实弹、要钱也要命的悍匪突袭,整个小镇陷入了断油断通信的恐慌死局。镇上只有三个民警一把枪,“夜猫子”夏然(白客 饰)与越狱的悍匪大哥北山(辛柏青 饰)展开周旋,以命换命!忙崖枪声四起,匪帮内部暗流涌动,一场沙暴之下的“大风杀”拉开序幕。

张琪

张琪,导演、剪接师,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学博士。担任剪接指导的作品包括《邪不压正》《芳华》《一步之遥》《只有芸知道》《扬名立万》等。《大风杀》是其首部导演作品。他凭借《芳华》⼊围第12届亚洲电影⼤奖最佳剪接奖、被评为第⼗三届华语⻘年影像论坛“年度新锐剪辑师”。除此之外,他还是幻星文化创始人,其团队为电影《芳华》创作的⻘春版预告⽚获2018年美国⾦预告⽚奖(GTA19)“最佳海外⾳乐类预告⽚”奖项。2024年,幻星为电影《红毯先生》创作的预告⽚再获GTA24“最佳海外喜剧类预告片”奖项。

《最美小镇》

本杰明和小皮埃尔这对表兄弟是当地的警察,他们通常一边听着骑士电台,一边在维特里瓦勒巡逻。他们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比如村子里墙上突然出现的低俗涂鸦。当然,没有人看到或听到任何动静。同时,自杀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起初是一位村民,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随着时间流逝,涂鸦和自杀事件不断增多。本杰明和皮埃尔为此展开调查。无论如何,村子里的日子照过,庆典依旧。

巴蒂斯特·博加特和诺埃尔·巴斯丁

巴蒂斯特·博加特和诺埃尔·巴斯丁是来自布鲁塞尔的比利时电影制作二人组。诺埃尔1991年出生,在比利时的维特里瓦勒长大。她曾攻读法语及罗曼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从事数年法语教学工作,期间与巴蒂斯特制作了他们的第一部电影《庭院》(2017)。巴蒂斯特1990年出生于比利时的沙勒罗瓦,先后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ULB)学习电影剧本写作、在坎布雷国立视觉艺术高等学院(La Cambre)研修摄影。他曾在一个政府部门担任项目经理,这段看似与创作无关的经历激发了他们的电影《致敬劳动》(2019)的创作灵感。在前两部电影之后,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电影制作中。他们先后制作了6部短片、中长片和长片,入选多个电影节(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克莱蒙费朗短片电影节等),并因其形式上的杂糅风格以及对当代问题的探讨而备受赞誉。他们喜欢拍摄真实的地点、事件和人物——因此在创作中交织虚构与纪实手法,并常常与非专业演员合作。除了编剧和导演的身份,他们还亲自拍摄并参与影片剪辑工作。

《涡流》

在荒野中,一位司机看到一个男孩站在路中间,便停下了车,男孩请求司机送他回家。一路上,男孩告诉司机,他在花园里劳作时不慎用镰刀割伤了一条蛇,因此需要蜂蜜为其疗伤。到家后,司机答应男孩会为他带来蜂蜜,然而,当他带着蜂蜜返回时,司机却得知了一些令人震惊的消息,这些消息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人生,并揭示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神秘联系。

哈迪·默哈黑

哈迪·默哈黑于1978年7月27日出生在伊朗西南部的代赫达什特,在1990年,他开始作为戏剧演员和导演步入艺术领域。2000年,他进入电视行业,担任演员、设计师和助理导演。2010年,他开始为电视台制作电影。到了2013年,他执导了第一部故事片《巴杜》。他的电影在许多国内外电影节上获得了奖项,尤其是在2022年第27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他的作品《风的气息》赢得了金知硕最佳影片奖。同年,该片在第44届南特三大洲电影节上获得银热气球奖,并于2023年在法国上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外,他的《此地》曾入围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主竞赛单元,《长生不死》入围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

来源:吉棠说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