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爆剧”又“爆人”?于正:演员戏不好,先打导演50大板|封面头条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3-27 20:14 3

摘要:近日,#于正说不是一个剧扑了就否定所有#的话题词登上热搜。在博文中,于正表示:“电视剧市场一直在变,所以在市场扎堆的时候,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怕‘扑’,才能在一众平庸里脱颖而出。”虽然评论区也不乏批评声,但这的确是于正这些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求新求变、不断尝试

封面新闻记者 雷蕴含 胡倩

“热搜常客”于正又双叒上榜了。

近日,#于正说不是一个剧扑了就否定所有#的话题词登上热搜。在博文中,于正表示:“电视剧市场一直在变,所以在市场扎堆的时候,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怕‘扑’,才能在一众平庸里脱颖而出。”虽然评论区也不乏批评声,但这的确是于正这些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求新求变、不断尝试。

提起于正这个名字,不同的人可能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但无论是褒还是贬,有一个事实都难以否认——这十余年来,他制造了许多部名副其实的“爆剧”,是国产电视剧行业中无法忽略的一个名字。回看这些年于正的作品,从《美人心计》《宫》《陆贞传奇》到《延禧攻略》《墨雨云间》,不论是做编剧还是做制片人,不论口碑是否两极分化,他总能在争议中收获超高的收视率。

近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于正。他说:“现在能做戏的时候,我就努力地往上爬,往我想要的目标去跟观众靠近。但如果有一天,我跟观众不同频了,观众把我淘汰了,那我就做一个观众,去看比我更优秀的人来做戏。”

于正

1

拒绝内耗

“扑”和“爆”皆乃常事

最近,于正播了一长一短两部剧。长剧《五福临门》塑造了5对CP,让观众磕到上头,市场表现相当不错;短剧《吉天照》投入了行业中的“超高成本”,却未能收获破圈反响。对此结果,于正很平静,他告诉记者:“当下时代,电视剧正在被很多观众抛弃,我们要去破局,那就要做很多尝试。”

《五福临门》剧照

于正用来尝试的第一部剧是《墨雨云间》,他试着将这部长剧“短剧化”,把节奏变得非常快,故事非常密集,让情绪价值大于故事本身的叙述语言;到了《五福临门》,他选择在前面的单元用正常的长剧叙事手法,而在后两个单元采取短剧的叙事手法;再到《吉天照》的时候,于正就想,作为短剧,它已经具备了快节奏和高情绪价值,那是不是可以叠加长剧的精致和逻辑?“这些都是我对市场的一个探索。”于正说道。

《五福临门》海报

这些尝试有成有败,但对于于正来说,他并不会去考虑这些投入是不是“值得”。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戏来试验现在的观众喜欢看什么。他说:“如果一两次的失败能换来一次成功的经验,这就是我想要获取的。”

《吉天照》海报

于正把“失败”这件事看得很坦然。“当初《延禧攻略》大爆,后面的《鬓边不是海棠红》等一系列剧都播得不错,但突然之间有一部戏播得不好,我就会开始复盘。我想,我的剧本还是那么用功,我的服化道还是那么精细,我对演员的表演训练还是那么执着,为什么它会不成功?可能是观众的口味变了。”

于正坦言,从第一部戏到现在,他对每一部戏都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精力,从未懈怠。所以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就会停下来研究,找到失败的原因。在拍《延禧攻略》之前,他停了一整年;在拍《为有暗香来》和《墨雨云间》中间,他又停了一整年。他说,“停就意味着要改变,意味着我对自己现有的东西不满,意味着我要探索新的东西。”

《延禧攻略》剧照

当谈及是否会为了一部剧的播出效果而焦虑时,于正用“允许发生,全然接受”八个字来形容自己的状态。他直截了当地表示,因为一部剧的成功或失败而感到开心或难过是很可笑的。在他看来,只要一直在这个行业干,那就会有“扑”有“爆”,一部戏的成败根本说明不了什么。“我觉得人活在世上就是来玩的,我是来体验的,如果不把它当作游戏来玩,那是做不好的。”于正这样说道,“我觉得一个戏好和不好不足以影响我的心情,因为我享受的是创作的全过程。”

《墨雨云间》海报

2

为新人撑伞

想给有才华的人机会

有一件公认的事是,于正的戏,除了“爆”剧,还“爆”人。十几年来,有太多演员从于正的戏走进观众视野,被大众所熟知,一跃成为一线明星。对此,于正感到很自豪。“其实《墨雨云间》播得好,我最开心的不是我自己多了一部爆剧,而是像吴谨言这样所谓的‘过气演员’和王星越这样的新人,都因为这部剧而大火了。”

于正透露,之前吴谨言磨炼演技那两年,没有什么剧本找过来,但《墨雨云间》之后,尽管她又停了一段时间,照样还是有几十个剧本在找她。“再比如一些在别的剧里演技被诟病的演员,在我的戏里却被大家表扬演技很好,这就是令我得意的。因为我们会指导表演,做了表演训练,我们知道怎样让他们呈现出最舒服的状态,并且给了她们一个非常合适的角色。”

对于个人的得失荣辱,或者他人的嘲笑,于正并不太在意。“因为我更在意这些年轻人,我在意的是谁能给他们在漫天大雨里打这把伞。”

《墨雨云间》海报

现如今,一部电视剧的投入成本十分高昂,这让许多制作人倾向于用流量明星来作为自己收视的保障。但在于正看来,明星并不是带来安全感的最佳方法。“一部戏有好的剧本,就算没有明星,照样也能爆。”于正说道,“有些演员可能几部戏扑了,大家就说他演技不好,然后这个演员就没市场了,我觉得特别可笑。因为一个戏好和不好,导演先要打50大板,他应该要指导表演。而且对于现在好多‘换乘恋爱’,我也不舒服,我得频繁地发声,要给新人机会。”

谈及为什么愿意给新人机会,于正坦言,这也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现实生活教会我很多,我曾经也飘过好长一阵子,后来终于有一天我发现‘飘’特别可笑,同时也知道人生的规律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那为什么不在我好的时候给年轻人机会,让他们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天地?这是我的发心。所以我喜欢用新演员、新导演、新美术、新制片,我希望欢娱影视是个娱乐圈的‘黄埔军校’。”

从现在影视行业的大环境来看,于正认为,新人想要出头变得更难了。但同时,他也认为,“于正这里的世界跟外面的世界还不太一样,我觉得在我这里的导演和演员,他们‘上桌’会变得更容易。”

在于正眼中,“没有短剧演员和长剧演员之分,我没有好到眼里只有好导演和坏导演,专业和不专业之分,我这里没有鄙视链,我就是特别想给有才华的人机会。”

但他也告诉记者,他只能给导演跟编剧机会,对于演员,他的话语权还是不多。“为什么大家现在觉得爆剧很重要,因为在几部爆剧以后,你就会拥有接下来一两部剧的话语权。如果扑了一两部,之后你要再上来就很难,因为可能下部戏中你的专业判断就得不到认可。”

在这次采访中,关于为什么于正的剧里总能“爆”人、“爆”CP,他也作出了回答。于正表示,首先,制片人在试戏的过程中就要对演员进行观察,判断这个角色跟这个新人本身性格的契合度。“现在很多不专业的制作人只想用红的(演员),也不判断这个演员的性格,对剧本的解读也没有很精准,那这个戏怎么可能好?大概二十多岁出道的时候,我们身边的那些老制片人非常专业,我们是跟着他们学过来的——怎么看表演,怎么解读剧本,怎么能够让演员非常精准地知道他要怎么表演。”

《美人心计》海报

3

定位是“创作者”

想做的故事还很多

多年来,于正一直活跃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特别是在微博上,他隔三差五就会因为各种言论而冲上热搜。对此,于正表示,活跃并不是他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能进入年轻人的世界。“我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笼络新一代的观众。”

于正给自己的定位一直是“创作者”,他总认为自己还在半山腰上,还得往上走,所以才会在网络上有那么多的表达。“我就是一个创作者,是一个跟网友平等的人,所以有的时候他们骂我,我也会骂他们。我只有把自己当网友看,我才能拥有观众视角,去公平地判断一个剧好不好看。”

面对被骂或者被质疑,于正的态度很坦然。他说,这些声音反而会激起他的斗志。“比如网友说我老是提先开香槟,但因为我把话说出去了,网友都来骂我了,我就会逼着自己要把这部戏做得更好,这对我来说是个动力,是游戏的一个环节。”

《陆贞传奇》海报

于正告诉记者,自己想做的故事还有太多太多。“我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想把它们在电视剧里做一些传播和普及,这是我的一个初衷,那么要让大家能看到这些东西,首先就要有个好故事。”

“大千世界就那么点故事,但人好看,戏才会好看。我有一个目标,我希望我做出来的作品能够安慰人心,让大家在不开心的时候能开心,让大家的情绪得到发泄,让大家关注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它是一个大爱的东西,但这个不急,可能穷尽一生也做不到,但是我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据于正透露,他正在做一个清宫戏的剧本,讲的是心理疗愈。他说,当你投入一件事,会忘掉很多的痛苦,现在庞杂的网络信息经常扰乱我们的心智,但是我们需要专注力。“专注力是减轻痛苦的好方法,允许发生,全然接受,要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停在未来,要活在当下,这都是我的电视剧想要表达的东西。好看固然重要,但我希望除了好看之外,观众看完这个戏,能从角色身上得到一些回馈。”

对于现在影视市场普遍迷信IP的情况,于正也有自己的想法。他的作品大部分是原创,而IP改编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就像《为有暗香来》,让原作者改编自己的小说,故事怎么变都可以,人设是不会变的;第二种就像《墨雨云间》,小说里能用的东西不多,跟我的表达又没有那么多共振,我们就会加入很多原创的东西来进行表达。”

来源:阳光解说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