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老广’,看粤语版《倩女幽魂》没有语言障碍。”3月27日早上9点25分,68岁的杨先生已经坐在北京英嘉国际影城金源店的影厅里,观看“早早场”电影。如今,北京不少影院推出上午9点半之前开映的“早早场”,用更优惠的价格与更舒适的观影环境吸引“银发族”等观众群
“我是‘老广’,看粤语版《倩女幽魂》没有语言障碍。”3月27日早上9点25分,68岁的杨先生已经坐在北京英嘉国际影城金源店的影厅里,观看“早早场”电影。如今,北京不少影院推出上午9点半之前开映的“早早场”,用更优惠的价格与更舒适的观影环境吸引“银发族”等观众群体。
杨先生笑言,自己从小就是影迷,年轻时在《北京日报》上看影讯,现在则熟练掌握线上购买电影票技能,对周边的影院分布、优缺点如数家珍。“我喜欢连看两到三场电影,‘早早场’对我来说时间更合适。老来这家影院看电影,工作人员都认识我了。”11点散场后,杨先生打算在商场里吃顿简餐,12点多再看一场《怒水西流》。
多数影院一般从早上10点开始放映,但也有不少影院选择提前营业时间,迎接习惯看早场电影的观众。在猫眼、淘票票等购票平台,北京9点半之前开映的影院数量不少,选择空间较多,电影票价格也会比下午和晚场更便宜一些。“我们每天上午9点开始营业,9:10左右就会放第一部电影,员工一般8点半开始上班准备。”英嘉国际影城金源店郭经理说,他们从2019年影院开业时便坚持9点营业,虽然不是特意为了吸引“银发族”观影,但从实际运营情况看,看早场电影的观众的确以老年人为主。
老年观众对影厅观影效果的要求一般,但对场次时间、影票价格、观影环境的要求更多。和老伴儿一起来英嘉国际影城看《唐探1900》的米大爷直言,他虽然现在眼不花耳不聋,但的确听不出来杜比和非杜比有什么区别,《哪吒2》也不需要看3D版本。对他们来说,性价比更高、剧情更精彩的电影让他们觉得更值。
10点前场次享受优惠票价、更清楚的大字票根方便老年观众查看、随时供应饮用温水、提供物品寄存服务……首都电影院旗下各店推出形式多样的“银发服务”,充分满足中老年观众观影需求。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于超透露,2024年下半年以来,首都电影院旗下各店共开设优惠早场6000余场,接待观众近12万人次。此外,还有超过4000人次的老年观众持老年证享受了五折购票优惠。
国家电影局《“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中,着重提出“扩大观众群体”的目标。影院推出的这些“银发服务”,与其说是“扩大”观众群体,不如说是用精细化的服务,将曾经的电影观众重新请回影院。
记者:袁云儿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