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档的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多日至今方兴未艾,不止在国内继续收割票房,在海外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马来西亚地区更是掀起了观影热潮,据说部分影院排片间隔仅15分钟。
春节档的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多日至今方兴未艾,不止在国内继续收割票房,在海外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马来西亚地区更是掀起了观影热潮,据说部分影院排片间隔仅15分钟。
然而《哪吒2》的出海行动也并非一帆风顺,电影原本预定3月15日在越南上映,却被官方因为“题材敏感”的原因而紧急叫停。一部儿童题材的动画片有什么敏感的地方?原来它差点造成了一场“南北大战”!
其实在春节期间,《哪吒2》的盗版影片已经在越南横行开来,大部分追逐时尚的越南年轻人都已经看过了。而其中位于越南北部,靠近中国云南省的一部分忠实影迷,更是不惜驱车五小时,只为跑到我国境内体验原汁原味版本的《哪吒》(他们居然能看得懂,我也不得不佩服!)
就是这群在中国提前享受过正版IMAX特效的年轻人在越南社交媒体上发文,讽刺他们南边的同胞们之前看得都是盗版,由此拉开了南北两边人群的骂战。骂着骂着,议题也从最初的《哪吒2》变成了南方人和北方人互相看不起,暴露了越南南北族群相当割裂的现实。
北边的越南人因为在地理上与中国更加接近,自古以来居民和汉族人通婚,据说根据DNA检测,当地人有60%左右的汉族血统,所以自认为是“小中华”。看不起南方的“野蛮人”。
而南方的越南人因为深受法国殖民文化和印度文化影响,认为自己身上的“洋人血统”更具有“国际优越性”,觉得北方人都是土 包子。尤其是南边的胡志明市的GDP远超北边首府河内,城市建设也更加先进,2024年胡志明市人均GDP达7800美元,河内只有5200美元。让南方人觉得北方邻居是“又土又穷”。
和血统论相比,南北越的文化割裂更加严重。越南北方长期受到中华文明影响,通晓汉字和中国历史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嘲笑南方邻居“连《三字经》都看不懂,还想看懂《哪吒》!”。更有历史学教授直接拿出白藤江之战的史料和孔庙的照片,宣称北越“守护中华文明一千年”,这次他们也要守护“哪吒”。
与此同时南越博主则追溯占婆王国历史,宣称南方的印度教文化遗产比‘小中华’更加高级。作为反击,北越博主翻出1979年中越战争纪录片,暗示南越民众勾结西方才让国家遭此大劫。
截止3月14日上午,针对《哪吒2》越南全网累计12万条骂战帖,3台服务器瘫痪,“南北分裂”词条搜索量暴增740%。官方不得不在电影上映前的一天紧急叫停。
然而越南人的怒火并没有因此停止,他们选择……抵制中国产品和企业。中国著名茶饮品牌“霸王茶姬”和儿童玩具“娃三岁”都在进入越南市场后惨遭抵制,认为商品和网站上绘制的“九段线”侵犯了所谓“越南主权”。
另一边,在社交媒体上,越南阿婆主源源不断把中国阿婆主制作的视频,尤其是非遗、美妆和文化类视频抹去中文和水印,打上越南文字,冒充属于越南文化。更有一众越南博主在淘宝平台购买汉服和各种首饰,在越南各种节日现场展示,并且宣称是“越南传统服饰”。
看来越南的身份认同不止南北割裂那么简单,他们对中国又爱又恨,对于西方也是既慕强又自卑。和另外一个以“偷”闻名的邻居韩国行为如出一辙。
有人担心韩国和越南偷得太嚣张,会对我国文化产生不好影响。其实是杞人忧天了。两个国家偷来偷去的结果是现在的所谓“韩服”已经越来越像汉服,和他们传统的样式已经大相径庭,恐怕再过几年韩国的年轻人都要不认识他们祖宗的衣冠服饰了。至于越南这边,更加不用担心,我们什么都没做,只是上映了一部电影,就让他们差点分裂了。
这种没有文化自信的小国,何足道哉!
抹茶白金包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抹茶白金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