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哥自曝已经揭不开锅,退热后,网红圈的“残酷显示”展露无遗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3-27 12:31 4

摘要:“我再坚持三个月,如果还是接不到广告,咱们就直接散伙吧。”现如今,曾被视为有望接棒“抖音一哥”的大圆哥,也因公司入不敷出而烦恼不已。

“我再坚持三个月,如果还是接不到广告,咱们就直接散伙吧。”现如今,曾被视为有望接棒“抖音一哥”的大圆哥,也因公司入不敷出而烦恼不已。

那个因《遗憾》走红的网络红人,即将面临另一份遗憾。而他所面临的困境,也揭开了这个行业看似光鲜亮丽背后的生存实况:对于网红而言,最终的结局往往难逃销声匿迹的命运。

一夜爆红后归于沉寂

大圆哥爆红的经历,可以说是短视频时代的一个经典范例。2023年,一部名为《爱意随风起,风止意难平》的长视频突然火爆全网,在以短小精悍内容为主的抖音平台上迅速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关注。

视频里的未回复短信、被撕碎的照片,一水之隔却难以逾越的距离,还有那句“别互相干扰对方的生活”,无一不透露着深深的遗憾。

兄弟们都使出浑身解数,想帮大圆哥弥补这份遗憾,但到最后,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辆渐渐远去。

只有一次提及的“张盼盼”,将永远成为他心底无法释怀的遗憾。世上故事千千万万,唯有遗憾最动人心。

无论年龄大小,大家或多或少都曾经历过让自己感到惋惜的事。或许是那场未曾目睹的大雪,或许是那次没有成行的旅程,又或许是一句未能说出口的话语。

也许这就是大圆哥这条有关遗憾的视频能够走红的关键所在,他触碰到了人们内心中最脆弱的地方。在众人纷纷走向抽象搞笑路线的时候,大圆哥另辟蹊径,使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招,没想到因此收获了意料之外的成功。

他明白发布这条视频之后,自己的粉丝数将会有所增长,预计可能达到一百万。然而,他始料未及的是,仅仅一夜之间,账号的粉丝数量便直接飙升至1500万。那时,还有人调侃说,他有望超过小杨哥,坐上抖音一哥的宝座。

随着人气飙升,他的代言费大幅上涨,翻了几倍之多,各种产品的广告合作源源不断。顿时,仿佛金钱仅剩下一个抽象的数值,他再也不会因缺钱而忧心忡忡。

然而,流量的馈赠通常都附带一定的代价。一夜爆红之后,大圆哥逐渐遭遇了内容创作的瓶颈期。粉丝期待他不断创作高水平的情感内容,但真实的人生阅历有限,难以持续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容。

高质量的视频内容创作周期较长,一旦停止更新,就可能失去关注,也无法体现商业价值。这就导致大圆哥由于收入无法覆盖支出,不得不开始考虑解散公司的情况出现了。

网红行业生存困境

短视频时代到来后,许多人幻想着能一举成名当上网红,进而一夜之间实现财富自由。可大圆哥的经历,折射出网红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

从理性角度分析,网红职业的入门门槛确实很低,只要具备基本的电脑操作能力和手机使用技能,任何人都有可能具备成为网红的潜力。

不过,网红也是一份对能力要求极高的职业,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就很难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

网红能吸引众多年轻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成为网红之后,就可以做自己的老板,不再需要迎合他人。

其次,成为网红之后,就存在一夜暴富的可能性。然而,这两条看似充分的理由,实际上却暗藏巨大隐患。

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并不具备当老板的才能。一旦没人提前规划路线,也没有人分配任务,大家往往会感到茫然无措,根本无暇享受所谓的自由。

此外,即使是网红,大部分依然需要依靠MCN机构来维持发展。单靠个人能力脱颖而出固然不容易,但并不是完全做不到。

当然,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确实任何人通过自学都有可能迅速走红。就好比一个老头去跳广场舞,哪怕他的节奏感再差劲,也总会踩上那么几个拍子。

那这种状况能维持多久呢?撑不到一个月吧,估计也就一两个月,极限也就是三个月而已。这段时间也许能带来以前难以想象的财富,但代价却是心态上需要彻底转变。习惯了每月赚50万的富足生活,就再也难以接受月薪只有三千的平淡日子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当然可以说,三个月内赚到一辈子的钱是件好事,但在缺乏足够见识和阅历的情况下,想要守住这些资产几乎是不可能的。

随着钱包迅速变瘪,剩下的要么是想成为网红的梦想,要么是因无知招惹的麻烦事。

流量狂欢背后的残酷真相

大圆哥的经历,也折射出整个网红经济体系的脆弱性。网红“转瞬即逝”的现象背后,有着多种因素交织影响。

首先是由于平台算法引发的用户“健忘症”现象。目前,无论是长视频还是短视频平台,各大视频网站都在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并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

这一机制对平台而言,能够延长用户的在线时长,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因素。但对用户而言,久而久之会逐渐形成一种偏爱新鲜内容的心理倾向。

一名创作者或许会因一条爆款视频收获上千万的播放量,然而算法很快便会为用户锁定下一个热门目标。

此外,内容的同质化也让用户产生了审美疲劳。一旦某个题材火起来,很快就会有大批模仿者涌入。

就像大圆哥的《遗憾》主题短视频火了之后,平台上立刻涌现出了好几百个类似的情感故事短视频,但它们的质量却是高低不一。

大量质量低、雷同的视频会使同一话题的内容价值迅速下降,进而难以持续吸引用户的关注。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那就是网红的变现方式过于单一。七成以上的视频创作者主要依靠广告植入获得收入。

不过,这种模式非常倚重发布者能够稳定且持续地进行更新,并保持与粉丝之间的互动。自从大圆哥开始重视视频质量、减少更新频率后,商单的价值下滑便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更严峻的是,MCN机构的运营模式进一步加大了网红的生存压力。如果不加入MCN机构,网红将难以获得充足的教學指导,同时缺乏必要的资源支持。

仅凭个人储蓄和有限的经验独自打拼,很难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若选择与MCN机构合作,合同中规定的收入分成比例实在令人无法接受。

多数机构更为重视商业价值,这意味着即便视频质量一般,也必须保持高产出。这种如同“杀鸡取卵”般的运营方式,几乎断送了网红自身的发展前景。

即使日后离开公司独自发展,也可能会由于口碑不佳等原因难以站稳脚跟。这就是许多网红在解约后很快走下坡路的关键原因。

结语

表面的风光背后,隐藏着许多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和不确定性。流量或许能换取一时的名誉与利益,但却难以成就持久的事业。

在“注意力等于货币”的当下,网红们所需的并不仅仅是有爆款内容,更重要的是具备抵御风险的能力和转型的智慧。

有太多像“大圆哥”这样的人,在经历类似的沉浮。网红界冷酷的游戏规则,始终未曾改变。

来源:明日再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