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的春天,曾经的“国民开心果”贾玲,以一种近乎决绝的姿态淡出了公众视野:春晚舞台再无她的身影,综艺节目换了新人顶替,连她一手创办的“大碗娱乐”也宣布解散。
2025年的春天,曾经的“国民开心果”贾玲,以一种近乎决绝的姿态淡出了公众视野:春晚舞台再无她的身影,综艺节目换了新人顶替,连她一手创办的“大碗娱乐”也宣布解散。
更令人唏嘘的是,因减肥100斤登上热搜的她,如今被曝复胖,网友直呼“励志人设崩塌”。这位曾以54亿票房封神的女导演,是否真的如外界所言——“把自己作没了”?
2021年,贾玲的导演处女作《你好,李焕英》以54亿票房登顶中国影史前三,被赞为“用亲情戳中全民泪点”。
然而,2024年的《热辣滚烫》却遭遇口碑两极分化。尽管票房突破34亿,但观众质疑其“内核空洞”,认为影片过度营销减肥噱头,甚至被批“翻拍失败”“为焦虑买单”。
豆瓣7.5分的评分与《李焕英》的8.1分形成鲜明对比,网友毒评:“除了瘦了的贾玲,这片还剩什么?”
为拍摄《热辣滚烫》,贾玲闭关一年减重100斤,却因“神秘消失+密集炒作”引发逆反心理。复出后,她坦言“瘦了的自己才是真实的”,试图与过去的“胖喜剧人”割席,却遭网友痛批“忘本”“背刺观众”。
更讽刺的是,电影热度消退后,她的体重反弹再度成为话题,被嘲“减肥只为圈钱”。
作为连续五年登台的“春晚常客”,贾玲自2023年起彻底告别这一国民舞台。内部人士透露,她因转型电影创作分身乏术,但更多声音认为,其“严肃转型”与春晚的喜剧定位渐行渐远。网友调侃:“瘦了的贾玲,连笑点都跟着缩水了。”
2024年9月,贾玲突然宣布解散经营8年的“大碗娱乐”,旗下艺人如张小斐等独立发展。这一决定被解读为“彻底告别喜剧老本行”,但也引发猜测:是否因公司业绩下滑(解散前三个月收入暴跌63%)而被迫割舍?
尽管她声称“支持艺人自由成长”,但资本市场的反应更真实——某卫视招商会上,她的商业评级从S级直降至B级,广告商纷纷撤资
曾经的贾玲以高情商和自嘲式幽默圈粉无数(如婚礼救场柳岩、综艺为关晓彤解围),但瘦身后的她“严肃沉闷”,被指“失去喜剧灵魂”。
网友直言:“现在的贾玲,像极了努力摆脱‘郝建’标签的沈腾,却忘了观众爱的正是那份松弛感。”
《热辣滚烫》被指照搬日本电影《百元之恋》却“形神皆失”,原作中对社会困境的深刻反思被简化为“胖即原罪”。此外,《李焕英》也被质疑“挪用他人创意”,贾玲的导演能力遭遇信任危机。
贾玲已着手筹备聚焦传销题材的新片,并走访受害者家庭试图“挖掘深度”。若成功,或可摆脱“减肥导演”标签;若失败,恐坐实“创作力枯竭”的批评。
贾玲的境遇折射出行业现实:明星转型需平衡“观众期待”与“自我突破”,过度营销易遭反噬,而资本永远追逐短期利益。正如网友所言:“观众可以接受你变,但不能接受你变‘假’。”
从相声女演员到票房女导演,贾玲的每一步都充满争议。如今的她,究竟是“败于野心”还是“蛰伏重生”?或许答案藏在她未上映的新片中。但无论如何,这场转型实验已为中国娱乐圈写下鲜活注脚:流量与口碑的博弈,从来都是一场豪赌。
你支持贾玲彻底转型,还是希望她回归喜剧老本行?评论区见!
来源:快乐的奶茶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