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周家有房子,邵家条件差,谢家和夏家为何也不买房?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3-26 15:56 4

摘要:年代剧《北上》以从小在运河边洪淮市花街长大的六位运河少年为切入点,以他们的成长轨迹描绘了千年运河在迈入21世纪这个新时代背景下的变迁,这六户人家分别是周老爷子一家,在运河上跑船的谢家和夏家,祖上有意大利血统的马家,在区文化馆上班的邵秉义一家,以及丈夫是区文化馆

年代剧《北上》以从小在运河边洪淮市花街长大的六位运河少年为切入点,以他们的成长轨迹描绘了千年运河在迈入21世纪这个新时代背景下的变迁,这六户人家分别是周老爷子一家,在运河上跑船的谢家和夏家,祖上有意大利血统的马家,在区文化馆上班的邵秉义一家,以及丈夫是区文化馆研究员、妻子先后当区长和市长的陈家。

剧情一开始是2000年,现在已经差不多2015年,有一点很奇怪那就是剧中除了陈家之外,住在一起的五户人家还挤在小院里,没有一户人家买房搬出去住,现实中应该不太可能,马家就不说了,周家是自己的房子也好说,邵家条件差不买房也能理解,但谢家和夏家为何也不买房呢?

周家、马家、谢家、夏家和邵家住在同一个院子,花街F6属陈睿的家庭条件最好,他的母亲顾阿莲2000年就是区长了,2014年运河申遗成功的时候顾区长已经升为顾市长了,父亲陈泊是区文化馆的研究员,拿过专项科研资金还出过书,陈睿2008年读高三的时候卡里就有三万多的零花钱,那个年代有这么多零花钱的高中生相当少,可见陈家的经济条件比另外五家好多了。

2000年顾阿莲还是区长的时候家里居住条件和其他几家没多大区别,2014年顾阿莲已经是洪淮市长,肯定已经买房了。

马奶奶丈夫的爷爷是意大利人,中文名字叫马福德,马福德临终前交待儿子要找到从意大利来华找他的哥哥,马家一路南下到了花街就定居了下来,整个院子除了周家之外都属于马家,可见当初马家家底丰厚,不过老伴去世后,为了给儿子治病马奶奶几乎花光了积蓄,儿媳妇不仅改嫁了,还把女儿马思艺扔给马奶奶,祖孙两人相依为命,没有稳定经济来源的马家家境一下子困顿了起来。

马奶奶去世后,马思艺离家出走一别七年,自然也谈不上买房,不过马思艺有这么多间祖产,运河申遗成功后小院也纳入了政府规划的改造和保护范围,马思艺回来后根本不需要买房。

马奶奶回忆往事的时候曾说过马家在花街落户的时候周家已经在了,可见周家、马家、谢家、邵家、夏家虽然住在同一个大院,但只有马家和周家是自己的房子。

周老爷子是个文化人,写得一手好字,儿子周宴临在运河边开了家传承百年的饭店“运河人家”,很多客人慕名而来,随着运河申遗成功,饭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周老爷子和周宴临对运河有感情,周宴临甚至宁愿和老婆罗之梅离婚也不愿意离开小院跟她去北京,运河申遗成功后顾市长代表市政府说要改造小院,周家住的是自己的房子,不买房说得过去。

但谢家、夏家和邵家三家人租的是马奶奶的房子,这么多年了不知为何也没买房?

邵秉义在文化馆上班,文化馆清水衙门收入不高,妻子刘玉玲一开始和梁海泓、李燕三人一起在花街码头卖早点,后来梁海泓考了驾照开大货车,李燕在运河申遗成功后开了家卖特色食品的店铺,唯独刘玉玲好像没有正经工作,儿子邵星池也是在北京打拼的几个人当中混得最差的那一个,邵家经济条件相对最差,不买房也能理解。

谢老大和梁海泓夫妻俩开大货车,虽然辛苦但收入应该不会差,儿子谢望和人大毕业两年就已经是知名外卖公司的总裁助理(一开始以为是副总,但他这个总裁助理其实和副总没多大差别),在北京住的是高档小区(不清楚是买的还是租的),收入肯定很高。

虽然谢老大问谢望和手里有多少钱的时候,谢望和说只有八万现金,其他的都买了股票,但如果谢老大说要买房,谢望和肯定能拿出钱来。

夏家也不差,夏茂田2007年就开起了水上超市,那时他就说过一天能赚一两百,运河申遗成功后水上超市的生意肯定是越来越好,李燕也不再摆摊而是开店卖特色食品,夏凤华在北京也混得挺好,承包了一个快递站收入不菲。

2014年房价还处于相对低点,正是买房的好时候,周家、马家、邵家不买房都有各自的原因,但谢家和夏家还租马奶奶的房子不买房就有些令人费解了。

来源:流云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