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影评——海上升明月 上海杜月笙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5 04:11 4

摘要:首先关于这位大人物,头衔甚多,身世经历太过传奇。比如,首先要说的,是上海青帮老大,也就是黑社会老大,开赌场,烟馆,妓院等娱乐场所,底下的三鑫公司经营烟土曾经年收入达到五千多万大洋,折算一下也有20亿人民币!

最近对杜月笙突发兴趣,看了他的传记。王晶在4年前拍了一部《大上海》,发哥主演的成大器就是以杜月笙为故事原型。

首先关于这位大人物,头衔甚多,身世经历太过传奇。比如,首先要说的,是上海青帮老大,也就是黑社会老大,开赌场,烟馆,妓院等娱乐场所,底下的三鑫公司经营烟土曾经年收入达到五千多万大洋,折算一下也有20亿人民币!

说他是黑帮老大吧,他还担任过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可要说黑社会吧,他也替国民政府做过事,因为四一二事件中屠杀共党人士有功被蒋介石还封为少将。甘心给老蒋当打手,却又在抗日时期联系到共军,以私人名义购买进口的1000套防毒面具送到前线,包括大米与药物等必需物资。跟中国人打交道还不算,上海十里洋场的法租界让他当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

他的手腕触及到工商界、政军界、金融界。上世纪解放前后上海的一号人物。如同当时人们所说,人一开口,只要得到杜先生的“闲话一句”就没有他办不到的事。

在拜读了传记之后,再回头重温这部电影,我觉得拍的很好。

然而《大上海》电影的评价并不太高,这一点让我比较吃惊。

这部片子,是王晶用时用力的大作,请了发哥洪金宝还有吴镇宇这些重量级演员来演。如果你去看制作名单,导演王晶自己兼编剧不算还叫上了文隽,刘伟强监制,之前他们已经十多年没有合作了。既然一起有想法做这部片子,看的出来他们的用意用情很深。而且,片尾还有张学友倾情演唱主题曲《定风波》,要知道是后来学友才唱王晶的电影主题曲《澳门风云》,但那也是学友在里面有担当主演是有重要戏份的哦,而且是翻唱蔡健雅的。

电影以青年成大器和中年成大器交替展现,来表现洪寿亭和成大器两位大佬各自的爱恨情仇来展现时局动乱下的个人宿命与抉择。洪寿亭的原型是黄金荣,杜月笙的师傅,青帮的头目。成大器的原型是杜月笙,黄晓明演青年杜月笙,主要负责讲杜月笙是如何来到上海后到了上海如何结交一帮好友后加入青帮拜师于黄金荣,后从协助黄公馆的日常事务到接手青帮生意。发哥负责中年成大器如何斡旋与国民党和日军等政治军事力量。这部片子里,你可以看到发哥身着白色长袍经典的赌神式微笑同时又多了些儒雅风范,又有动荡时局以及乱世爱情的无奈。而黄晓明竟然也没有掉链子将发哥年轻时的拼劲酷劲展露无遗。袁泉穿上旗袍是真美,但还是没有《后会无期》里的文艺忧伤范儿来的触及心底。电影里最后阿宝替成大器挡的那两枪,临死前说出那句“我爱你”致死都没说完最后一个字,加上音乐响起,学友的低沉嗓音,天哪,一下子满腔的伤感堵住了喉咙出不了声。

当时我想,王晶大爷是有多久没拍一部正经电影了。这辈子一直拍烂片他也不嫌累,因为有钱赚嘛,但他排斥吗,他不排斥,其实他自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之前他拍完《笨小孩》后,就再也没拍文艺片了。但他十几年一只都会给文艺片投资。许鞍华特别感激王晶在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自己拍文艺片,王晶自己也说,知道文艺片市场赚不了钱,但是这个东西你不做,它就没了,香港电影公司需要有他这样的能赚到票房的人,但是也不能缺许鞍华这样拍文艺片类型的,如此,才叫完整。只是作为朋友,他总是会在个别时候提醒许鞍华,你确定要拍吗,如果你觉得故事够好那我可以投钱。就是这样,王晶没计较别人说他拍烂片,拍三级片,而是默默地,在越来越不景气的香港电影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所以在这部大上海里,他没有讲杜月笙的政治宿命,没有交代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里杜月笙充当了蒋介石的刽子手,而是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两位江湖大佬上面。

黄金荣和杜月笙的师徒情深,师娘林月英对杜月笙的赏识,以及后来杜月笙对黄金荣和林月英的尊敬和卖力。这些电影里表现的不多,但是了解历史的人是知道的。杜月笙的传记里,他自己都说这辈子都听命于黄金荣和林月英的话,绝不违背。就因为,没有林月英对他的赏识与重用,没有黄金荣对他的信任有加,就没有他飞黄腾达的今天。发哥在电影里跟洪金宝对台词,最后一句台词基本都是“了解”“明白”,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在读过传记之后,不由得佩服王晶不愧是香港中文大学出身,功力太深。

电影里洪金宝饰演的洪寿亭,原型就是黄金荣。一辈子就爱两样东西——女人和钱。爱钱就不必说,法租界钦点的巡捕房督察长的身份是他最好的替青帮的敛财掩护。杜月笙帮他打理黄公馆上下里外不说,帮他搞定英租界的寻衅滋事,从八股党的嘴里抢来烟土到后来合伙创立三鑫公司,还真没让黄金荣操心就把事儿办的体体面面,黄金荣就放心太多。所以后来基本上就做他这辈子最喜欢的三件事,吸大烟、搓麻将、下澡堂。下澡堂在《大上海》里也有表现。然而他的衰落应该是露兰春事件,电影里选择把这个事件作为主要冲突来展现洪寿亭最后丧失意识,师娘落狱,是有道理的。因为真实历史是,黄金荣为了把戏子露兰春迎娶进门,不惜和老婆林月英撕破脸,林月英不愿将就选择离婚,走的时候才跟黄金荣要了五万离婚费用。后来杜月笙没办法知道木已成舟无可挽回,念于师娘对自己恩重如山,便把一处清净宅子让于师娘居住,算是帮她把后半生的事情都料理得大半。而黄金荣与露兰春婚后没多久,因为黄金荣爱搓麻,经常不回家,给了露兰春出轨的机会,她便与人私通甚至把黄金荣的保险箱打开,房契银票黄金等都带走,尽管杜月笙随后就把财产全数追回来,也把露兰春休了,但这件事加剧了黄金荣对江湖事的看淡,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地勃勃雄心,这让杜月笙无奈。

在《大上海》里,洪寿亭和成大器在澡堂里的一段对话:

成大器- “有件事我多嘴问一句,真的要离婚吗?”

洪寿亭- “现在上海有头有脸的男人,谁没有三妻四妾?我就小兰春一个,而且也没进门。她非要和我离婚,难道还要我跪在地上求她吗?我都六十了,还能活多久?就让我开开心心地过几年,不行吗?我难道不知道小兰春是个什么货色?刀里来火里去的日子我过够了。你就让你老大哥糊涂地过几年吧。”

成大器- “明白”。

不知道这段话戳中了多少男人的心。反正我看到微博上好几个关几十万关注的大v转了这段视频,也许是结婚几年的男人都有共鸣吧。

此时是黄金荣有此感受,在十几年后的香港,杜月笙病重之时,身边又有几多故朋,几多亲友?回头想想大哥说过的这段话,不可不说大哥果然是大哥啊。

电影里最大的反派—茅载,历史上是没有原型的,是电影里凭空杜撰的一个人物。他在成大器被下套入狱后将他解救,却又在成大器加入青帮之后暗下杀手,后来成大器在上海能够叱咤风云各界之时,上海遭遇战事,又让成大器出钱出人支持国军,最后投靠日军又要成大器协助他处理伪政权下的上海各界人士。我认为,没有原型不代表没有这些事情。茅载,可以是杜月笙年轻落难搭救他的青帮人士,可以是淞沪会战时的戴笠,可以是给你一些不给一些的蒋介石。但不管是谁,杜月笙就是杜月笙,青帮有难他自然慷慨解囊,国军需要他在四一二政变时充当打手角色他也毫无犹豫,结果这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

当时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意图除掉共党上海的地下分子,又不好让军队出面,于是让杜月笙来做。当时正值国军北伐大胜,他把宝押在了国民党上,认为国民党以后一定会是接手国家政权的政党,所以卖力讨好。于是与人合伙,残忍杀害了当时担任上海总工会会长的汪寿华,而且是活埋了!我看过汪寿华的照片,很年轻一张脸写满了对革命的视死如归。他死的时候只有26岁,这件事成了以杜月笙为代表的黑势力洗不去的污点。后来果然,49年解放后不久,共产党发起反革命活动,原上海凡是参与过迫害共产党的人,差不多都遭到了清算。叶焯山和马祥生都是和杜月笙当初一起策划执行这次行动的人,在这场清算活动中被执行枪决。1950年啊,那会儿杜月笙在香港知道这件事可想而知是种什么感觉,所以彼时国民党和共党都希望他能帮忙,但他这时已经明白,政治这个东西,在需要你的时候你就起作用,在不需要的时候个人算啥,什么都不是。他杜月笙替蒋介石办了多少事,不说四一二政变了吧,就说淞沪会战期间,军统头子戴笠找到杜月笙说希望上海能组织起自己的一股战斗力量抵抗日军追击掩护撤退,开口就是要组建一万人的队伍。最后杜月笙硬是把这一万人凑齐了送上战场。这支队伍分成了几只支队后来在淞沪抗战第三阶段发挥奇效,两千多人的别动队硬是奇迹般地死撑了三天,中间牺牲了1500多人。这些上前线的,有的还是二十不到刚成年的孩子啊,但个个都是想着保家卫国。后来为了减缓日军舰队从长江进军内陆,蒋介石想着能不能把长江口封住,让船过不去。怎么才能过不去呢?把现有的大船凿沉,沉到江底下,把入水口抬高了,大型的日本军舰就过不去了。国民党当时凿沉了一部分军舰,可高度还是不够,于是大量的任务落到了民间。当时杜月笙在上海有一间自己开的轮船公司,这轮船公司搞物流货运,是杜月笙发财的一个主要渠道。这时候杜月笙就舍出去了,把自己大型的船集中了不少,搁到长江口岸那儿,凿沉了。就这样,杜月笙贡献出来很大一笔财产,沉入了江底,把整个长江横道给堵住了,日本军舰一时半会儿是进不来了。

本来,不管是一二八淞沪抗战还是近代史上最惨烈的八一三淞沪抗战中,杜月笙都是债台高筑来补贴国军,说实在的,他为蒋介石能做的已经够多了。而他做这些,无非是寄希望于后面国家不忘记他的功劳,给他一个名分,让他洗白。洗白,也是杜月笙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命题。他自己知道黑帮出身,做的是黄赌毒的事,不管他为上海做过什么,为国家做过什么,他只是希望别人不在拿“黑帮头子”来称呼,而是“杜先生”。所以他自己改变穿着,始终是一席长衫示人。他自己虽然不识几个字,却始终不忘记学习。所以上流权贵无不是感觉他有一种儒家风范。其实别人不知道的,他穿长衫,还有个原因是为了遮盖他年轻时候手臂上的纹身。他不光自己这么穿,还命令底下的人统统换掉原来打手的装扮,统统着长衫。他要的,真的不算,就是一个名分。一晃,抗日战争8年接近尾声了,杜月笙当时在重庆,他就琢磨,我给你蒋介石出过这么大力,抗战胜利了,我再回到上海,给我弄个市长当当吧?再不起码弄个副市长,只要达到这个位置了,以前的底就全洗干净了。可是没想到,杜月笙兴高采烈从重庆坐火车回上海,刚出上海火车站,就发现上海街面有人游行。打着什么旗号呢?“打倒上海滩三大流氓!”杜月笙一看,完了。所以他对蒋介石很是失望,失望透顶。

电影里对成大器用情极深的阿宝,历史原型是孟小冬,是个京剧名旦。阿宝对成大器的爱是执着而深重的,所以她愿意为了成大器,身体卖给了茅载,而到了最后,到了她死之前,她也只问了成大器一个问题,“我是不是你的女人?”而不是“你还爱不爱我”。注意,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她做的这一切,已经证明了她对成大器的爱情,而她想要的,不是成大器所有的爱,而是说,你可不可以分一部分,哪怕就一点,给我,让我知道你心里还是有我的。这是多么卑微的爱情啊!要知道,孟小冬就是这样的啊,孟小冬想当初唱京剧那是多少人追求她,但她就是没选北平的富家公子哥,而是到了上海,来到黄公馆,杜月笙招待了她,两个人互相欣赏,却不占有。后来孟小冬才留在上海,留在杜月笙身边。一直到淞沪抗战结束,日本占领上海,杜月笙携全家逃到了香港。后来法国朋友建议移民,他本来身体不好,去了法国兴许能好一点,于是着手办护照的手续,统计家里的人数。平时少言的孟小冬从不过问家里具体的事务只是负责照顾杜月笙的身体,这个时候就问了一句,“我的身份是当做你随性的丫鬟还是你的女朋友?”杜月笙听到这句话,心里百感交集,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对身边这个知己亏欠太多,自己一定要给他一个名分,彼时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体抗不了多久,就决定立马准备婚礼,正式将孟小冬娶作太太。限于当时的政治情况,没有办仪式,只是摆了16桌酒席,请的都是忠肝义胆的朋友。这个时候,四十多岁的孟小冬早已过了风华正茂的年纪,但却应该是她在杜月笙生前最高兴的一天吧。

电影里最后,成大器抱着阿宝的尸体,进了车子,外头围了一圈日本人举着枪,在倒数,3,2,1,开枪。那一刻时间仿佛停止,成大器看着此时怀里的阿宝,双眼渗出了泪,他目光朦胧,从车外枪口映射进来的光里,那一刻,他应该是看到了年轻时候一步步走到顶峰的自己,慨叹着自己在政治洪流中低到了尘埃里的卑微,激荡着抗日爱国的义无反顾,还有最后怀里的那一丝丝能让人温存的爱情。

1951年8月16日,生日的前一天,杜月笙病逝于香港。享年63岁。

最后附上电影里张学友演唱的主题曲《定风波》歌词十里洋场 成就一生功业

潮起潮落 里里外外都体面

你陪了我多少年

穿林打叶 过程轰轰烈烈

花开花落 一路上起起跌跌

春夏秋冬泯和灭

幕还未谢

好不容易又一年

渴望的你竟还没有出现

假如成功就在目前

为何还有不敢实践的诺言

一辈子忠肝义胆薄云天

撑起那风起云涌的局面

过尽千帆沧海桑田

你是唯一可叫我永远怀念

锦上添花 不如一蓑烟雨

满堂盛宴 还不如一碗细面

井水一瓢也香甜

有谁一任平生 可以不拖不欠

漫漫长夜 想起那谁的人面

想到疲倦的人间 不再少年

好不容易又一年

渴望的你竟还没有出现

假如成功就在目前

为何还有不敢实践的诺言

一辈子忠肝义胆薄云天

撑起那风起云涌的局面

浪淘尽沧海桑田

你是唯一可叫我永远怀念

尝尽了似水流年

你是我心坎里唯一的思念

来源:爱做梦的小懒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