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句“出名要趁早”,让中国式家长在孩子出名成才的道路上趋之若鹜,谁家有个做明星的孩子,那是令不知道多少家长都羡慕嫉妒的存在。
一句“出名要趁早”,让中国式家长在孩子出名成才的道路上趋之若鹜,谁家有个做明星的孩子,那是令不知道多少家长都羡慕嫉妒的存在。
为了迎合这些家长的心理,社会上充斥着各色各样的“造星工厂”,但是身为童星的这部分孩子们,他们真的快乐吗?
在七十年代演员资源极度匮乏的年代,方超出名的年龄可以说没有比他再提前的了,因为方超的舅舅是从事影视剧拍摄的副导演,方超便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
方超二岁就受邀成为《啊!摇篮》里的最小的演员,此后每年一部作品的节奏,几乎占据了方超整个童年时期。
方超的童星“职业生涯”所取得的成绩,甚至比一些成年演员还要优秀,从第一部作品《啊!摇篮》到《清凉寺的钟声》、《牧马人》,这些作品都拿到了相当高的成绩,收获了来自行业内外的认可。
观众更是记住了这个长着圆圆脑袋,有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的小演员。
其中《泉水叮咚》还让方超获得了当年最年轻的小百花奖最佳小演员称号,而和方超一起在这部戏中同台演出的还有五岁的陆毅,只不过此时的方超已经拥有了三年多的“职业经历”,而这部戏却是陆毅的荧幕首秀。
方超戏中的荧幕“爸爸妈妈”,全都是来自当年最火的青年演员,比如斯琴高娃、张铁林、龚雪等人。
在《牧马人》中彼时刚任主角的朱时茂,也是戏中方超的父亲,作为戏中这位小小的演员,由于无师自通的演技,真情流露出的情感,深深打动观众的同时,也让剧组中许多老演员对方超刮目相看。
当年的方超在这些“老戏骨”眼中,都是爱不释手的“儿子”。
也难怪方超会受到导演和演员的追捧,主要是方超童年时期这张胖嘟嘟的小脸,谁见谁都忍不住上前逗弄一番。
但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方超的演技,对于刚脱下纸尿裤的年纪,走路有时候都会控制不住摔跤,如何能经受得住剧组连夜任务重重的拍摄任务。
而且还要考虑过台词关,童星也不是因为年龄小就只需要演张着嘴大哭的角色,看方超演过的戏份就知道,他所扮演的角色都有不少台词,而且还要兼具形神具备,不得不说这是对只有几岁的小朋友的一种考验。
但这些对于当年的方超而言,都不是问题。
上学后的方超在父母的干预下,逐渐退出了大荧幕,不是对演戏厌烦了,而是在父母看来如果想要在演员这一行走得更远,必须要回到学校把该学到理论知识掌握到。
父母在这方面对于方超有严格的控制,成为学生后,父母只允许在假期接戏,其余时间免谈。
方超也没有沉浸在童星的光环下,他在1994年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按照自己的意愿准备正式踏足演艺圈。
然而整个童年都铺在演戏道路上的方超,却在成年后被“演员”这个行业关在了门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竟然是源自于自己的身高。
成年后的方超依然保持着童年时期俊朗的外表,但直到高中毕业方超的个子却被定格在了165公分,而且没有任何会增长的迹象。
另一方面由于演了很多年的戏,对于演戏这个行业成竹在胸,因此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方超只填了上戏和北影两所大学,其余的根本没在方超的计划内。
他的潜意识里,自己演这么多年的戏,不可能去其他行业发展。
然而这次的高考志愿两所大学都以同样的理由,将方超拒之门外,这将意味着方超高考落榜了。
备受打击的方超一时间不知道未来的道路在哪,但是已经成年又不能在家里继续啃老,要强的方超开始寻找另外的就业机会。
在遇到自己事业重生转机之前,方超什么工作都体验过,甚至是在餐厅做服务生、在后厨做帮厨端盘子洗碗的等杂活,这些底层社会生活的经验,让童年时期就体验明星光环的方超,反而一下子清醒过来。
原来这才是生活的本质,而绝非处处有人捧着爱着呵护着的做明星时的样子,这一段经历虽然很苦很煎熬,但也让方超在日后的事业道路上更懂得脚踏实地地往前走。
如果童年时期的自己的舅舅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个伯乐,那么在这段最难熬时期时出现的邵峰则是方超人生中的贵人。
在邵峰的帮助下,方超再度回到演艺圈,身体条件受限那么就转战幕后,毕竟演艺圈也并非只有荧幕前的工作,更重要的工种往往出现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
现如今已经49岁的方超虽然仍然孑然一身,但是他已经重新找到了自己在演艺圈的位置,从2岁到近50岁,或许方超此后余生都会选择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方超在重返演艺圈后,曾经在一段采访中透露过,如果自己的童年能有自主选择权,或许他会选择不进入娱乐圈,而是好好感受自由自在而且是唯一一次的童年时光。
人人羡慕出名趁早的童星,但对于方超而言却更加羡慕能够在童年时期里,享受自由时光的同伴。
在现如今自媒体时代下,“童星”往往是以另一种不自觉的形式出现,这不仅体现了想要孩子“出名”的家长的焦虑现象依然存在,或许也将意味着类似方超这种童年的遗憾,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同样会发生。
给孩子多些自由成长的空间,让他们享受这唯一一次的童年,未来的道路还有很多种可能,即便是慢一些又有何妨呢。
来源:小杨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