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一节,我们讲到刘晓庆在南昌演出结束后,辗转想经深圳码头出关到香港,再飞往法国。然而,专案组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她费尽心思的逃亡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她被控制在深圳的酒店迎宾楼里,日常活动受到严密监视。最终,刘晓庆打算回北京面对一切,和家人、和公司共存亡。
《人生不怕从头再来》作者:刘晓庆
上一节,我们讲到刘晓庆在南昌演出结束后,辗转想经深圳码头出关到香港,再飞往法国。然而,专案组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她费尽心思的逃亡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她被控制在深圳的酒店迎宾楼里,日常活动受到严密监视。最终,刘晓庆打算回北京面对一切,和家人、和公司共存亡。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往事。
祸起1988
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刘晓庆一直在苦苦思索。她后来想到,这次如果真是因为税务问题被查,其实并非头一次。早在十几年前,她就经历过一回“偷税”风波。
那是1988年,当时的刘晓庆,正迫于生计四处“走穴”。有一天,突然接到青岛税务局的处理通知,说她偷漏个人所得税17万多,加上罚款,共计36万元。限令她在一周内,去青岛税务局交清。如果有异议,也得先交了全款后,才有资格提出异议。
36万对当时的刘晓庆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而且,她都没去过青岛演出,怎么会有青岛税务局的处理通知呢?要知道,在那个年代,36万,光跑银行取现金都得取几个月,别说她没这个钱,就是有,也没办法在一周内凑齐上交。
刘晓庆算了一下,17万的税,也就是她得赚将近30万,可是除了存款,就算把衣服鞋袜什么家当都算上,她也没有这么多钱。她请律师问过几次税务局,但税务人员不说,让她自己好好想。
坏消息总是传的飞快,听说《人民日报》经济部有位记者已经写好了文章,关于刘晓庆被“裁定”偷税17万的事,即日就要见报。
刘晓庆吓了一跳,赶紧召集“走穴”的组织者,让他们坐下来好好算算账。大家人手一台计算器,一边算账、一边听汇报、一边讨论是哪里出了问题,整个屋子里烟雾缭绕。
用了好长时间,终于查完了,而且连查三遍,结果是刘晓庆没有偷税。问题出在一笔劳务费上。
当时刘晓庆在拍电影《西太后》,片子是导演李翰祥承包拍摄的,他怕主演不在,停拍会给摄制组造成损失,坚决不放刘晓庆去“走穴”。“穴头”急的没办法,于是答应给《西太后》剧组一笔赔偿款,作为借用刘晓庆这个演员的劳务费。这笔钱不是给刘晓庆的,她也根本没见过这笔钱。
这笔赔偿费是“穴头”跟《西太后》摄制组的制片主任谈的,当时没有把这个事儿告诉刘晓庆,“穴头”说看她太忙,就自己处理了。因为是现金来往,所以没有单子,只有手写的白条,但税务局不认这个账。而这笔钱按45%交税算,差不多就是17万。
搞清楚来龙去脉后,刘晓庆长出了一口气。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联系那位即将发文的记者,澄清事实真相,千万不能登报,不然“挣那么多钱还偷税”,绝对要引起公愤。
她托人联系那位记者求见,起初对方不愿意见面,在中间人的劝说下,总算同意了。刘晓庆一路赶着去见那位记者,心里十分紧张,一直在默默演习见了该怎么开口,就算对方态度不好,自己也不能急。媒体的力量是巨大的,从大明星到身陷负面新闻,从观众喜爱到人人喊打,可能就是一步不慎,满盘皆输,她提醒自己,一定要学会忍耐。
真正见到那位记者的一刻,刘晓庆只觉得一股热气直冲喉咙,她努力告诫自己不能哭,千万要忍住,于是拼命调整呼吸。等她坐下来,奉上笑脸时,却发觉这位记者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和蔼得多,一时间竟不知怎么开口,该说什么都忘了,只能坐在那里咽唾沫。
还好随行的朋友打破了僵局,从税务的问题开始聊起,刘晓庆这才渐渐恍过神来,把这17万的情况,从头到尾全部告诉了记者,而且越说越来气,越说越情绪激昂。她还以为记者看到自己这个样子,会更加讨厌自己。
没想到,在和煦温暖的灯光中,刘晓庆看到的,是一双亲切、理解、满含同情的眼睛。从那天起,这位记者就成了她永生难忘的朋友。他是第一个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相信刘晓庆没有偷税的人。
接下来,刘晓庆和律师赶往青岛,到执法机关当面对账,说明情况。还带去了《西太后》摄制组收到劳务费的正式发票,上面有导演李翰祥的亲笔签名,这张关键性的证据,证明了刘晓庆本人并没有偷税漏税的行为。
过了一段时间,刘晓庆拿到了有关部门重新下达的通知书,没有17万的税了,也没有了罚款,但是,在通知的最后一行,留下了一句“另将继续审查”的话,而这句话如同一个没有期限的永久枷锁。
现在回想起来,这次1988年的青岛之行,或许已给十几年后公司被查封种下了灾祸之根。2000年,刘晓庆旗下文化公司的两位离职员工,她一手培养出来的下属,向上级机关写了对刘晓庆的实名举报信,引爆了2002年这场几乎带给她毁灭一击的灾难。
回北京面对一切
回到北京,刘晓庆只觉得百般凄凉,辛苦经营的公司瘫痪了,朋友们都离自己远去。大案当前,没人敢来蹚这摊浑水。办案人员仍在尽职尽责地跟踪监视,就像生活在天罗地网编成的罩子里,她感觉被压得透不过气。
这天,刘晓庆和妹妹晓红,终于收到了妹夫靖军的消息,他从看守所发出来一封要生活费的信。靖军还不知道,家里早已弹尽粮绝,公司从他被带走那天就被查封,公司账号全部冻结,所有款项全被有关部门提走,晓红每天被要求去专案组报到,刘晓庆已被跟踪监视快一个月了。
很快,公安局来找刘晓庆和妹妹晓红,送达靖军的逮捕令,要家属签字。靖军在被拘留一个月后,被正式批准逮捕,羁押地点在秦城。这让姐妹俩心惊不已。
秦城是关押级别高、影响大的政治犯、刑事犯的地方,靖军被关押在秦城,看来事情很不简单,是了不得的大案要案,可究竟发生了什么?竟会如此严重,如此凶险呢!刘晓庆的心,又一次沉向无底深渊。
虽然公司早已人去楼空,每天,刘晓庆仍然习惯性地到办公室来,看看有什么事务可以处理。
这天,几个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来到公司,他们没有说话,只是递过来一张纸。上面有四个大字:拘留,秦城。
妹妹晓红也被抓了!
刘晓庆愤怒地喊起来:“你们还要抓多少人?全家都进去了!”
办案人员面无表情地看着刘晓庆,无动于衷。等刘晓庆喊累了坐下来后,他们再次把拘留通知书递了过来,让她作为家属签字,给妹妹收拾些日用品。
办案人员离开后,刘晓庆默默地来到妹妹家里,目光所及之处,尽是物是人非。她迟缓地替晓红整理着东西,完全不知道该收拾些什么。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思绪万千中,她想到大马哈鱼。为了产卵,大马哈鱼用自己的身体在水底的泥沙中不停翻滚,直到滚出一个洞穴,最后,它遍体鳞伤,产下卵后,就死在洞穴旁边,让新生的小马哈鱼吃它的肉长大。
这是一条极具牺牲精神的可敬的鱼。刘晓庆想,自己就像这鱼一样,对事业,对父母,对朋友,对家庭,就是要全身心投入。也许正是自己的个性,还有波澜壮阔的工作,才注定了人生会有这样的惊心动魄、大起大落。
这天晚上,她一个人孤零零在办公室坐着。突然,大厦的一个年轻保安冲进来,结结巴巴又非常紧张地告诉刘晓庆,3个月以来,办案人员一直24小时轮班监视着她的办公室,刚才保安听到消息,说他们明天要撤退了。明天早晨,就是决定刘晓庆命运之时,要么她没事了,要么办案人员就要抓人了。
夜色浓重,人去楼空。大厦窗下,办案人员来回穿梭。楼上,八百多平方米的公司,只剩下刘晓庆一人,茕茕孑立,等待即将到来的审判。
这一刻,她反倒格外平静,打开已被监控的电脑,她要做最后一件事:给远在澳洲读高中,还不到18岁的外甥靖然写封邮件。
靖然是妹妹晓红和妹夫靖军的儿子,刚出生没多久,晓红就去法国留学5年,靖然是刘晓庆带大的,15岁时靖然去澳洲留学,生活费和学费都是刘晓庆提供,就和亲儿子一样。
现在,他的父母都已被关进监狱,这孩子成了这个家最后一颗也是唯一的火种,刘晓庆担心,如果自己再有不测,小小年纪的孩子,该怎么承受这种打击?
她思来想去,最后邮件写的十分简短,只是告诉外甥,自己现在情况不好,让他有个心理准备。还说,成功者总会经历许多风雨,要靖然经得起考验,照顾好自己。
点了发送键,最后一件事做完了。现在,她唯一要做的只剩下等待,等待明天,等待命运的裁决。
那么,在明天晨光初露之时,等待刘晓庆的又会是怎样的命运呢?让我们下节继续。
来源:鹰哥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