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的现象级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到讲述改革开放初期上海故事《繁花》的火爆出圈,再到刻画邻里情的《小巷人家》频频登上热搜……近年来,一些优质的年代剧颇受观众青睐,特别是年轻人为此贡献了超高热度,成为他们心中的“良心制作”,引发一波波观剧
年代剧《小巷人家》剧照
从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的现象级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到讲述改革开放初期上海故事《繁花》的火爆出圈,再到刻画邻里情的《小巷人家》频频登上热搜……近年来,一些优质的年代剧颇受观众青睐,特别是年轻人为此贡献了超高热度,成为他们心中的“良心制作”,引发一波波观剧热潮。
年代剧泛指时间跨度较长,讲述人物生命历程或时代变迁的电视剧类型。这种剧因时代共鸣、怀旧情绪,更应该受到经历过同时代的中老年人群的喜爱。然而,以《父母爱情》《人世间》等为代表的年代剧已悄然进入年轻人的视野。据《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73.9%受访青年喜欢看年代剧。
那么,年代剧缘何获得口碑佳绩,跨越代际“破圈”成功,夺得年轻人的喜爱呢?
“以小见大”紧抓流量密码
豆瓣调查数据显示,《父辈的荣耀》19—24岁的观众数量占比高达33.99%,观看《人世间》30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占到46.8%。而在B站搜索《父母爱情》,在最火的解说视频里,有近150万的播放量,弹幕中充满了对其剧情、人物的喜爱。
看多了现代情感剧中“敢爱敢恨”的轰轰烈烈,古装剧中“仗剑天涯”的侠客情怀,年代剧中淳朴、细腻的情感似乎更能打动年轻观众的心。年代剧与都市剧、战争片的快节奏不同,多数是以舒缓的节奏呈现真实日常,达到治愈心灵的效果。许多热播的年代剧,跳脱了宏大叙事框架,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展示时代的变革,采用贴近生活的微观叙事方式,讲述普通人家鸡毛蒜皮的日常。通过生活琐事,描绘出某个特定时代的故事,角色性格鲜明,整部剧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情且舒服。同时,剧中借鉴了喜剧片的轻松诙谐,给年轻观众提供了很多二创的素材和发挥的空间,在各网络平台二次传播,进一步扩大了影视剧影响力,产生积极的正向反馈。
“原来生活是可以慢慢来的,原来邻居是可以人情千万胜似亲朋的,原来人与人之间,是可以如此温柔缱绻的……”说起对年代剧的感受,齐鲁医药学院大三学生刘思宇颇有感触。
具象化场景引发情感共鸣
镜头下泛黄的温暖色调中,骑车上下班的工人、巷子里嬉闹的孩子们、人们排队抢购电视机等贴近生活的场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观众在观剧时回味自己曾经走过的岁月,带着回忆的“滤镜”重温往昔的笑与泪,年轻观众也更能从各个层面感受到独属于某一个时代的“烟火气”。
与此同时,对那段历史了解不多的年轻观众而言,剧中具有时代独特印记的故事,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与探索欲。那些在爷爷奶奶或爸妈口中听到的儿时故事,在剧中有了具象化的清晰呈现,满足了年轻人对未曾经历时代的好奇心。
此外,年代剧创作者聚焦宏大历史下的个人成长,将作品的人物塑造年轻化。比如,《小巷人家》剧中庄、林两家孩子从幼儿园到成家立业的成长线,中间涉及两代人关于婚恋观、亲子关系、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思想摩擦,也让年轻人产生属于自己的共情,促进观众与角色同频。
不断创新持续焕发生命力
“年代剧常常以大时代为背景,展现普通人的生活轨迹与个人追求,剧中人物身上折射出的美好品质与韧性,非常有感染力。无论是亲密的邻里关系,还是温馨热闹的集体生活,那些藏在一饭一蔬里的朴素日常,为观众提供了一种难得的情感慰藉,剧中美好的氛围甚至成为许多人的向往。”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玉霞说,主题层面上,年代剧传播正能量,激发文化自信;创作层面上,拥有演技派的演员,精彩好看的剧情,“小人物大时代”的视角,成为年轻观众心中高质量剧集的关键词。
时代在变,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未改变。
从时代变迁中寻找好的故事,不断探索讲述故事的新方式,发挥文艺作品鼓舞人心、引人向善的作用,满足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或许是年代剧持续焕发生命力的法宝。
来源:掌中淄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