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是一群非常努力、热衷表演的女演员,在这个行业里一直坚持,希望和优秀的导演、团队合作”。
今年内娱唯一“好起来”的迹象,她上桌后演啥都口碑爆了
距离海清发表“看看我们中年女演员吧”感言五年后,内娱中女终于上桌了。
“我们是一群非常努力、热衷表演的女演员,在这个行业里一直坚持,希望和优秀的导演、团队合作”。
旁边站着最近电影、电视剧齐开花的宋佳,在海清说完后来了句响亮的“好!”。
一晃五年过去,内娱那些陈年旧疾依旧顽固。唯一可喜的是,还真有不少中年女演员靠演中年女性角色闯荡出来了。
把今年称之为“中女元年”毫不为过,全年最出彩的角色大半都是35-55岁的中女。
两部评分最高国产电影《出走的决心》《好东西》、评分最高国产剧《山花烂漫时》,把中女演到了观众心坎里。
全年龄层都在追的《小巷人家》、《我的阿勒泰》,呈现的女性情谊广受好评。
这些女演员们之前就很红、能接到大制作里的女角色,但这批新角色引起的讨论维度和之前是完全不同的。
她们不再是男人戏里贡献视觉刺激的花瓶,也不是婆媳大战、育儿焦虑里模板化的母亲和妻子,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走到观众面前,有属于自己的欲望和挣扎。
眼瞅着宋佳们在40多岁的年纪拥有了新的代表作,尤其是《山花烂漫时》口碑吊打《我本是高山》,网友们都替影版女主角海清急了。
50岁正是闯的年纪,内娱观众饿了太久,就等着看中女大混战了。
01
有魅力的中女≠不能当妈
关键在于她先是个完整的人
人物线完整、不当工具人的中女,大概是现在最能给观众带来惊喜的一种角色。
她们很少拥有外人称颂的婚姻、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常跟她们绝缘,永远有不停插队的糟心事等待解决。
宋佳、闫妮、咏梅、马伊琍们,集体放下了女明星的包袱,去演生活里的人,展现皱纹和疲态。
观众的注意力被最大限度放在角色上,恨不得给每个人写小传,站在她的立场思考问题。
她们都演妈,但“妈”得各有千秋,充分证明妈这个身份不是原罪,“只有给人当妈这一层属性”才是很多剧被骂烂的原因。
王铁梅是风风火火的单亲妈妈,武能上阵直播带货、文能指导下属做深度报道。
张凤侠逐草而居,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和女人们嗑瓜子唠家常。
当了半辈子家庭主妇的李红,想驾驶自己的车。
李红忍气吞声操持家三十年,女儿从嫌她懦弱、到参与“剥削”她,再到理解她的处境、帮助她出走,母女互为靠山。
找企业家募捐、处理学生家长的家暴问题、招聘老师......每一件都得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去试着解决,全靠洞悉人情、深刻理解现实的智慧。
中女终于有了新变化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年女性角色一直围着家庭打转,是脸谱化的慈母、恶婆婆、贤内助、怨妇。女演员到了一定年纪就被自动划入流水线妈妈行当,阉割掉所有复杂情感和自我意识。要不就拼命扮嫩,遮掩脸上的成熟去扮演不谙世事的小女孩。
但仔细一想,就能觉察出两者在本质上的不同。小妞电影迎合规则,而中女们试图重建规则,至少是重建自己这方小天地内的人生规则。
不想谈严肃恋爱的铁梅是怕受伤还是真的不喜欢,总被男人伤害的小叶是不是对爱情赋魅太深。在友情这一亲密关系深化的过程中,俩人都对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有了更多的直视和表达。
两个人互相念着彼此的好,不只是替对方撑腰、买金项链想着给姐妹带一条,更是一种深层的“看见”。
总给身边人做衣服的黄玲,唯独没把自己考虑在内。宋莹共情她的付出,劝说她给自己做一件。
黄玲垂下眼,又抬起头很认真地说了句,“谢谢你呀宋莹”。
闫妮说这是黄玲在那种情境下自然而然的反应,有个人拉了你一把,就像光一样照下来。
王铁梅把日子过得风风火火、遇事不犯怵不扭捏,但也有自己的权衡取舍,比如说调查记者的初心、对孩子的照护。
往家庭、邻居这个小单位看,是李红、黄玲托举女儿,张凤侠开导女儿,宋莹带闺蜜女儿吃独食加餐。
03票房配不上口碑中女剧不怕来得再猛烈点年轻漂亮大女主在职场、情场大杀四方的故事,已经失去造梦的效力了。以前或许还能爽一下,见她起高楼,即使是悬浮的高楼,也能感受到畅快。
时代变了,现在开金手指的成功叙事打动、激励、诱惑不了任何人。
走过人生半辈子、内核逐渐清晰和稳定的中女,成了给大家带来共情和认同的存在。
宋佳在采访里说,自己20多岁的时候非常不快乐,非常紧张、拘谨、困惑、担心,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怕这怕那。
《好东西》导演选择宋佳做王铁梅的重要原因是,她觉得宋佳身上有种特别快乐、潇洒和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感觉。
市场给出的女性角色在成长,女演员在成长,观众也同时成长着,并且速度超过了市场的供给。
陈数在不同剧里面当职场精英、体制内女领导,曾黎去偶像剧里给95后当背景板型女上司和妈。还有殷桃、秦海璐、海清、刘涛......碰上好本子能留下亮眼表现,剩下的时候就在乱七八糟的角色中打转。
这批女演员的演技可圈可点,缺的是肯把镜头对准中年女性的创作团队。
可能正是因为这个领域的作品太少,还没有形成一套可批量复制的流水线,于是筛选出一批创作欲、表达欲旺盛的先行者。
今年掀起“中女热”的这几部都很有自身特色,带来了很多新的东西。
《好东西》是原创剧本,《我的阿勒泰》散文集改编,《出走的决心》由社会热点人物亲身经历改编,三位女性导演从不同的地方寻觅女性故事。
单亲妈妈王铁梅跟悲惨二字完全不搭边,穿着“90%荒谬”的卫衣对生活吐烟圈。整部电影轻盈幽默,不批判也不说教。
即使是讲述女性被困于家庭的《出走的决心》,也摆脱了苦难叙事,客观冷静去呈现现实处境,就足够打动人心了。
《出走的决心》1.2亿票房,豆瓣8.9;《好东西》上映一周票房2.46亿,豆瓣9.1。
连《749局》都有将近4亿,可见内娱“好东西”暂时还只是部分观众心中的好东西,没有真正走向大众。叫好却不够叫座,大概是现在“中女”题材要集体迈过的坎。在真正的“中女热”到来之前,需要演员和内容创作者坚持表达、坚持演那些曾经被忽视被看轻的角色。
“女性都没有被看见,还谈不上重复”。
来源:汤圆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