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些演员明明长着一张清汤寡水的脸,却非要挑战金枝玉叶,结果演出来不是像村口傻丫头,就是像大户人家的粗使丫鬟,看得观众直呼“辣眼睛”。
有些演员明明长着一张清汤寡水的脸,却非要挑战金枝玉叶,结果演出来不是像村口傻丫头,就是像大户人家的粗使丫鬟,看得观众直呼“辣眼睛”。
说真的,公主的高贵真不是靠瞪眼、嘟嘴、摇头晃脑就能撑起来的。 但别急着对国产剧绝望——早有一批女演员用实力证明,真正的“金枝玉叶”,靠的是骨子里的气韵,而不是浮于表面的矫揉造作。
涓子:一张“满月脸”,把公主演成“人间富贵花”
你可能不知道,2000年的《上错花轿嫁对郎》里,涓子饰演的昌平公主成了多少人童年的白月光。
圆润的鹅蛋脸、顾盼生辉的眉眼,再加上莲步款款的仪态,她往那儿一站,连呼吸都带着皇室的矜贵。
剧中的昌平公主娇蛮却不跋扈,任性却懂分寸,哪怕是被宠坏的“小作精”,也让人讨厌不起来。
反观2023年翻拍版的昌平公主,摇头晃脑的浮夸演技配上寡淡的妆容,活脱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丫头。
更绝的是,涓子为了贴合角色,专门研究过古代公主的举止。剧中她行礼时手指微蜷、颔首低眉的细节,连礼仪指导都挑不出错。难怪观众感慨:“以前的公主是真公主,现在的公主是丫鬟硬抬咖!”
陈好:异域公主的“媚”与“韧”,全在眼波流转间
提到陈好,很多人想到的是《粉红女郎》里的“万人迷”,但她演起古装公主才是真正的“杀疯了”。
2006年的《大敦煌》里,她饰演的于阗公主梅朵,堪称“敦煌壁画里走出来的美人”。
异域风情的宝石发饰、五彩纱衣,配上她标志性的狐狸眼和樱桃唇,一颦一笑都带着勾人的风情。
但你以为她只是个花瓶?梅朵公主为护国宝与敌人周旋时的坚毅眼神,瞬间让人忘了她的美,只记得那股“宁为玉碎”的烈性。
为了演好这段戏,陈好提前三个月学敦煌舞,每天练到膝盖淤青。剧中那段飞天舞,她赤脚在沙地上旋转,纱裙飞扬的瞬间,连导演都忍不住拍腿叫绝:“这才是公主该有的样子!”
沈傲君:一颗美人痣,演活盛唐牡丹的“风情与野心”
如果说其他公主是温室里的娇花,沈傲君在《大唐情史》里演的高阳公主,就是一朵带刺的野牡丹。
眉间那颗美人痣,配上丰腴的身段和含情脉脉的桃花眼,她把公主的骄纵与脆弱、痴情与叛逆揉成了复杂的人性。
面对爱人时的妩媚,对抗皇权时的倔强,甚至算计政敌时的狠辣——每一种情绪都从骨子里透出来,哪还需要靠浮夸的台词?
最绝的是,沈傲君连手指戏都藏着心思。剧中她轻抚琴弦时,小拇指微微翘起,既显矜贵又带几分挑逗。
网友调侃:“现在某些演员的手僵硬得像鸡爪子,沈傲君的手指头都能吊打她们!”
陈红:从少女到权谋家,太平公主的“美”与“痛”
陈红在《大明宫词》里的太平公主,至今仍是古装剧的“天花板”。
初登场时,她掀起盖头偷看薛绍的那一笑,少女的娇羞与雀跃几乎要溢出屏幕;
而后期权倾朝野的太平,一个眼神就能让朝臣后背发凉。
这种从“纯真”到“狠戾”的蜕变,陈红演得不着痕迹——华服珠钗未变,变的只是眼底的光。
你发现没?陈红很少用大开大合的表情演戏。 薛绍死时,她一滴泪没掉,但颤抖的嘴唇和空洞的眼神,比嚎啕大哭更让人心碎。
有观众评价: “现在的公主哭戏像开水壶尖叫,陈红的沉默才是真痛彻心扉。 ”
真正的公主,从来不是“演”出来的
这四位女演员的共同点是什么?不是五官多精致,而是那份融进骨子里的“贵气”。涓子的端庄、陈好的妩媚、沈傲君的风情、陈红的深沉——她们用细腻的演技证明,公主的高贵在于仪态、修养和层次感,而不是靠夸张的妆造硬撑。反观某些“丫鬟脸”演员,挤眉弄眼地装可爱,只会让观众脚趾抠地:“这哪里是公主?分明是乡下来的傻丫头!”
来源:阿新爱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