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长影厂男星 演啥像啥却被遗忘 张圆老搭档81岁去世 妻子也是演员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2-24 18:09 1

摘要:在1959年9月25日举办的“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中,长影厂展映的四部影片获得了观众和影迷的一致赞誉。它们分别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冰上姐妹》、《五朵金花》和《笑逐颜开》。

1959年,国庆十周年,我国各大电影厂都铆足干劲,拍摄制作了一大批优秀献礼影片。

在1959年9月25日举办的“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中,长影厂展映的四部影片获得了观众和影迷的一致赞誉。它们分别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冰上姐妹》、《五朵金花》和《笑逐颜开》。

不过这么多年来,我们更多提到的是前三部,至于那部《笑逐颜开》,因为是“大跃进”背景下所拍摄的作品,时代特征比较明显,所以后来常被大家所忘记。但有一说一,这部电影的故事逻辑是合理的,人物塑造是鲜活的,演员的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它和上影厂同期拍摄的同类型影片《万紫千红总是春》(张瑞芳主演),有得一拼。

说到《笑逐颜开》这部电影的演员,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会是张圆。这也是张圆的表演代表作品之一。

那么这部电影男主角的扮演者是谁?大家还记得吗?

可能百分八十的朋友,都忘记了吧?

他是任颐。

他在影片中扮演建筑工人丁国才,从最初不理解妻子为何不安心家里的小日子,到以妻子的进步为荣,任颐不仅生动刻画出了丁国才的人物性格,而且将这个转变过程,演绎得真实可信。

《笑逐颜开》是任颐从影经历中为数不多的担任主演的影片。

作为昔日长影厂的又一位演技派男星,他是典型的戏好人不红的类型。

他出演过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老电影,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为啥每次都是“看着眼熟,却叫不出名字”呢?

我想,这其中很大的原因,一是他出演配角居多,二是媒体对他的宣传有限。

这也导致了很多影迷,对他并不十分了解。

那么今天,就让雅清和大伙一同来认识一下这位昔日长影厂的好演员任颐吧。

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任颐在银幕上所扮演的,大多都是性格粗犷的硬汉。

而他的身上,也有一种铁骨铮铮、威风凛凛的男子汉气概。

我想,这应该与他在部队得到过历练有关。

很多影迷以为任颐是北方人,其实不是。

他1924年4月18日,出生于江苏宜兴。原名叫任保霆。

然后在他还年纪还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到天津就职,于是他也来到天津,进入究真中学读书。

他15岁那年初中毕业,父亲希望他能成为军人,于是他辗转于几个军校。后来又进入军工厂工作。

但其实任保霆的内心,特别喜欢表演,他大概在读书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了一定的表演天赋。

可他的命运真正得以改变,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1950年,全国百废待兴,电影事业也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曾在电影《桃李劫》中出演男女主角的袁牧之和陈波儿夫妇,认为办一所“电影大学”势在必行,于是就在北京西城区石老娘胡同4号院,筹办起了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简称表演艺术研究所)。这也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

1950年夏天,表演艺术研究所面向全国的有志青年进行招生,任保霆听到消息后无比兴奋,欣然报名参加考试。而更令他高兴的是,经过严格的初试和复试,他竟然在上千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首个演员班38名学生中的一员。

这个班的成材率可以说达到了百分之百。不仅走出了安震江、印质明、刘世龙、叶琳琅等著名演员,更诞生了张圆和庞学勤两位电影明星。

他们中的大部分学生,于1953年毕业后,先是进入北京电影演员剧团做演员,然后于1955年被分配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已经改名为任颐的任保霆也是其中之一。

1954年,任颐和同班许多同学一起,被水华执导的《粮食》剧组选中。任颐被分到的角色,是扮演四处煽风点火的谢家富,是个反派,但却被他演得活灵活现,展现了扎实的演技。

任颐不算是长相帅气的“英俊小生”,他貌不惊人,但气质硬朗,所以常被分配饰演性格粗率豪迈的“工农兵形象”。

比如1955年,他在电影《董存瑞》中所扮演的老班长罗志英,就是个铁面无私的军人。

罗志英虽然因入伍时间早而有些刚愎自用,但他性格直率,为人憨厚,那句“三发子弹打死一个敌人,五发子弹缴获一条枪”的台词,是多么的掷地有声,至今响彻在我们耳边。

而在1956年拍摄的《国庆10点钟》中,他扮演的赵健成,又是个大大咧咧的工人。

还有在1959年拍摄的《康庄大道》中所扮演的程山,又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此外,《哥哥和妹妹》中的交警、《边寨烽火》中的连长、《暴风中的雄鹰》中的百户、《寂静的山林》中的任敬勤、《工地青年》中的白福、《民兵的儿子》中的郝海、《党的女儿》中的支书等,无论戏份多少,也全都那么性格分明。

由此可见任颐的戏路非常宽,无论厂里给他分配到什么角色,他都能够做到手拿把掐。

但令我们没想到的是,任颐演起反派来,也是同样的惟妙惟肖。

大家看他在电影《前哨》中所扮演的黄七,将阴险计谋掩藏在不露声色之间,又将险恶用心隐藏在忠厚的外表之中,极具迷惑性。他只用了短短的几场戏,就把黄七的身份、性格甚至即将面临的命运,全都展示了出来。

而在《云雾山中》这部电影中,他又将那个手段残忍的土匪,塑造得面目可憎。

所以,究竟应该将他划归到哪个类型的演员中去呢?这倒是一件难办的事情。

最终,他成为了长影厂有名的“万金油”,哪部戏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而且从未让人失望过。

那么,如果我们问大家,任颐给大伙留下印象最深的角色是哪个?各位会怎么回答呢?

二、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任颐在长影拍摄的众多电影中,都有出演角色。

除了《笑逐颜开》中的丁国才之外,他在《英雄儿女》中所扮演的吴军长,也令我们过目难忘。

在这之前,任颐多演平民百姓和普通群众,却没想到他演起部队首长来,气质那么硬,气场那么强。

镜头前的他,神情笃定,面色沉稳,声如洪钟,气度不凡。与他之前饰演过的角色,无论扮相还是气质,就包括说话的方式,都截然不同。

可是在电影《吉鸿昌》中,他又“变脸”成了赵老成这个普通老兵,一个镜头几句台词,便诠释出了这个老兵的忠心耿耿。

此外《苦难的心》中的苏国全,也是那么有血有肉。

我发现,任颐其实算是长影厂出镜率非常多的一位演员。但很多时候他也仅在一些电影进行客串演出,可扮演的角色,却人各有貌,演啥像啥。

这其中,《炉火正红》中的吴世刚、《甲午风云》中的水兵、《满意不满意》中的顾客、《独立大队》中的地主、《锁龙湖》中的老周、《暗礁》中的刘继业、《自豪吧,母亲》中的侯局长、《潜影》中的卢父等,是否都有深刻的记忆?

与那些自以为有咖位,非主角不演的所谓“大腕”相比,我觉得重视每个小角色,并将他们都演得的生动逼真的好演员,才更值得我们尊重。

任颐无疑就是这样的艺术家。

可是说到长影厂的演员,我们通常首先想到的,却是总是出演主角的那几个,很少会想到任颐这个名字。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演了那么多电影,塑造了那么多角色,却始终不为更多人所熟知的原因。

1953年,任颐第一次走进长影厂的大门时,就被一个美丽的身影所吸引。

对方是一个比他小6岁的女演员,长得身材窈窕,容貌秀美。而且比任颐的从影经历还要早一些。

这位女演员,名叫孙晓雯,辽宁沈阳人。

1946年,当舒群、田方、沙蒙等人带队的东北文工一团,从延安来到东北齐齐哈尔时,年仅16岁的孙晓雯就走上了革命的文艺之路。1948年,她随东北文工团一同进入东影厂(后长影厂)演员科,在《卫国保家》、《白毛女》等电影中出演过角色。

孙晓雯在电影《卫国保家》中

1953年,孙晓雯和任颐在相处的过程中,慢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随后两人结婚,组建了家庭。

孙晓雯结婚后主动放弃了很多在幕前出镜的机会,而是转向幕后做起了配音演员。她的声音极具可塑性,曾在《最高奖赏》、《在十月的日子里》、《姐妹》、《天堂里的笑声》、《伟大的战士》等译制片担任配音。尤其是她在《二十四只眼睛》里为高峰秀子担任的配音,和在《无名英雄》中为朴茂妻担任的配音,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记忆。

任颐和孙晓雯这对影坛伉俪结婚几十年,一直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2005年9月15日,昔日长影厂演员任颐因病去世,享年81岁。

可是这个消息,很多喜欢他的影迷,却并不知晓。

如今,网络技术如此发达,使我们随时随地可以对之前的优秀老电影进行重温。而在欣赏那些佳作的同时,又令我们对之前的那些老演员产生深深的怀念之情。比如说到任颐,这不是一个会让我们刻意提起的名字,可只要一看到他在电影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就会倍感亲切。

那么,今天,当咱们再次说起任颐,是否又再次唤起大家久违的思绪?欢迎大伙通过留言区,与更多老朋友进行互动。

来源:DJ雅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