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电影画面也看的出来,他拒绝用“五毛特效”糊弄观众,哪怕让团队“吐槽到想辞职”,也要把每一个细节,每一帧都抠到极致。
春节档硝烟散去,两位导演的命运却走向了截然相反的轨迹。
一边是《哪吒2》票房持续走高,全球票房榜上再掀东方神话狂潮。
另一边,《封神2》口碑崩盘,票房折戟沉沙,连片方分账都岌岌可危。
《哪吒2》上映这么些天,票房已突破137亿大关。
"电影是现实的镜子,照见众生相。"试问这句话有多少人听过,现在仔细想想觉得说的一点也不假。
大家自己说句心里话,我们真的好糊弄吗?电影的品质到底怎样咱们自己心里都有数。
137亿这个数字饺子导演当然配拥有,当然也离不开他近乎偏执的创作态度。
面对外界对续集质量的质疑,饺子直言:“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不能随便端上桌。”
从电影画面也看的出来,他拒绝用“五毛特效”糊弄观众,哪怕让团队“吐槽到想辞职”,也要把每一个细节,每一帧都抠到极致。
他也不迷信洋枪洋炮,他拒绝高价请国外团队,宁可自组团队打磨细节,最终用东方美学和技术突破征服观众。
反观《封神2》,口碑遭遇滑铁卢,说他名副其实的烂也不为过。
剧情混乱,特效敷衍,到处都是给《封神2》泼凉水的,说他冤吗?看看网友的说法就知道了。
网上一查,观众不是吐槽魔家四将像四个傻大个,就是说殷郊法相像三头六臂的蓝精灵。
那你要说大家审美不一样,评价也不一样,但摆在眼前的是,大多数网友都持这个态度。
也难怪有网友认为,这是因过度追求商业变现而导致的,甚至不惜牺牲了故事内核作为代价,那要真是这样,就算赔的血本无归,相信也不会有人替《封神2》意难平。
饺子用“慢工出细活”打磨《哪吒2》我们都看在眼里,用“死磕”精神证明观众愿意为诚意买单。
那乌尔善是怎样的就不好说了,有人认为是乌尔善试图用“好莱坞模板+流量明星”,导致却陷入口碑崩盘再到票房跳水甚至系列终结的恶性循环。
其实想了想饺子在采访里说的话确实很有道理,原话是怎么说的我记不太清了,大概意思就是,“观众现在都精得很,不能糊弄也不敢糊弄,要是糊弄了,代价是非常大的。”当然这是我对他的话的理解。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央视频”发布的一期专访,《哪吒2 》中有一个叫陈畅江的执行制片人说了一句话记忆非常深刻。
“影片的质量不能伤害观众的利益!要看就得看好的!所以整个团队都是铆足了劲头,踮着脚去追赶电影动画特效天花板。”
在这方面,饺子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认为《哪吒2》已经耗费了大量的心血,不能糟蹋!必须倾尽所有,把最好的效果实现,再呈现给观众。
其实这综合这两部电影的风评就看出来了,《哪吒2》是拼了命的要给大家最好的,就算自己的不是最好的,也要逼着自己和整个团队去打磨,因为观众说好,才是真的好。
相信这些话也让不少电影人破了防,可能不少导演已经在背地里对号入座了,心里没准还在想,“这话是不是说我呢?”
那《封神2》只能说再接再厉吧,导演都已经卑微到说,“再给一次机会”,但事实上机会不是谁给的,而是自己争取的。
来源:颂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