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龙妈”抵制《哪吒2》,网友:“素质跟学历无关”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2-25 00:35 1

摘要:2025年春节档,《哪吒2》以破竹之势刷新全球动画电影票房纪录,成为国漫崛起的新里程碑。

文/大表姐

2025年春节档,《哪吒2》以破竹之势刷新全球动画电影票房纪录,成为国漫崛起的新里程碑。

可是,就在全民为“史上最拽三岁娃”疯狂打call时,一位自称“北大副教授”、“资深育儿专家”的博主“北大龙妈”,发布了一条标题为《为什么北大妈妈不让孩子看哪吒》的视频,瞬间引爆舆论。

这条自带“名校光环”的视频,上来就给哪吒扣了三顶大帽子:

一、“教唆作弊”:敖丙替. 考情节被解读成“鼓励学术造假”;

二、“暴力xi脑”:打斗场面频繁,哪吒的叛逆形象可能引发孩子模仿;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成了“煽动青少年叛逆”的铁证;

三、“性别歧视”:反派角色多为女性,导演饺子“啃老三年”的经历更被痛批“教坏家长”。

这个视频一出,瞬间点燃全网炮火。

有人调侃:“建议龙妈去举报《西游记》,毕竟猴子大闹天宫属于xi警!”;

有人怒怼:“我从小看光头强砍树,我也没去砍树啊”;

短短48小时,“北大龙妈”的账号就被举报到封号。

评论区更是炸出18万条嘲讽:“建议哪吒下次台词改成‘我命由你不由天’,省得专家破防!”

账号被封后,“北大龙妈”却并未偃旗息鼓,而是换上“龙妈不吃香菜”的马甲卷土重来。

在新视频中,她以“受害者”姿态控诉网暴:“我不过是表达观点,何错之有?”

更绝的是,她直接把《乌合之众》搬出来当盾牌:“群众永远活在偏见里,真理只属于少数人。”

好家伙,这是要把自己打造成当代苏格拉底啊!

不过话说回来,广大网友可不吃这套。

除了把这位自称是“北大传播学高材生”的身份扒了个底朝天外,依然对她不依不饶。

其实,站在局外看这件事,为什么这位北大妈妈会引起广大网友这么强烈的攻击呢?

抛开无底线蹭流量的骚操作外,龙妈的核心论点是最让人无法认同的。

她说“电影会让孩子幻想自己是主角”,本质上反映了当代家长对“平庸恐惧”的过度投射。

她声称:“孩子必须学会接受自己是配角”,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是激发潜能,而非预设天花板。

而《哪吒2》本身明明就蕴含了深刻的教育隐喻。

比如,李靖夫妇的包容、敖光的父爱、敖丙的友情羁绊、哪吒对偏见的抗争等等。

而“北大龙妈”却选择性看不到,她的公开抵制,恰恰暴露了其教育观的狭隘与功利。

是,每个人是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你如果为了蹭流量而忽略事实、断章取义地去评论一部好电影,那自然是不会被大众所接受的。

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原来这位“正义卫士”根本没看过电影!

那些所谓的义正辞严的批判,全靠刷抖音解说和豆瓣差评东拼西凑:

把敖丙为掩盖龙族身份替考,硬凹成“鼓励高考作弊”;

把敖闰的阴谋诡计,嫁接到“所有女性角色都是反派”;

甚至把导演饺子为筹备电影闭关三年,造谣成“躺平啃老”......

就问,这真的是北大传播学的“高材生”吗?

这种“为喷而喷”的姿态,与其说是“育儿警示”,不如说是“流量碰瓷”。

正如网友总结:“素质与学历无关”。

“有些人读北大,学的却是‘如何睁眼说瞎话’。”

回看“北大龙妈”这个事件绝非个例,而是流量经济下“审丑文化”的缩影。

当“名校人设”、“极端观点”成为收割流量的工具,公众更需警惕被情绪裹挟。

《哪吒2》的全球成功,印证了国漫在文化表达与商业价值上的平衡。

而真正的教育,从不是将孩子囚禁在“无菌室”,而是教会他们在复杂世界中独立思考。

正如哪吒那句“我想试试”,才是对成长最铿锵的回答。

来源:莫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