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央视主持人方静去世,那个诬陷她是“间谍”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2-24 22:42 1

摘要:16年前,央视金牌主持人方静,因为一个百字文章便被贴上“间谍”标签,从此跌入舆论深渊,难以自证。6年后,她因病去世,直到生命尽头也没能彻底洗白。

文|晓得

编辑|晓得

“她一生清清白白,却死于一场虚构的战争。”

16年前,央视金牌主持人方静,因为一个百字文章便被贴上“间谍”标签,从此跌入舆论深渊,难以自证。6年后,她因病去世,直到生命尽头也没能彻底洗白

而那个污蔑她的人,却只有一句轻飘飘的道歉,令人愤慨。如今多年过去,那个污蔑她的人如今怎样了?他有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吗?

一篇文章便能成功将脏水结结实实的泼到知名主持人身上,他又到底是何身份?

2009年6月9日,网友阿忆发了一个科普类文章,在看文之前,谁也不会想到,这里居然藏有惊天大秘密。

他暗示方静为“台湾间谍”,称其“为窃取军事情报主持《防务新观察》”,还说人家“终于被捕”

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所以很多人愿意相信

而说起方静,很多人都有印象,因为她和民歌歌唱家郭兰英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4岁那年,方静便已经十分出名了。不同于深陷间谍门被众多网友痛批,那时候的她,是备受观众喜爱的多才多艺的小可爱

李先念看过她的演出之后,便深感她前途不可限量,于是第一时间联系了民歌歌唱家郭兰英

“民歌要后继有人啊。”

郭兰英听了这话,哪能不重视起来。很快,方静便多了一个老师。拜师之后,方静更红了。认识她的人很多,人们在街上碰到她时,总会情不自禁的讨论起来

被人关注,是一种特别奇妙的感觉。少时的方静,喜欢并享受着这种感觉。因为她很清楚,街头巷尾人们讨论她时,总是带着赞美与褒奖

不过长大之后,她却做了另一个选择,成为一名主持人。多年前的那句“民歌要后继有人”终究没能在方静身上成功实现。

成为主持人之后,她主持参与了许多节目,还到了全中国最大的主持人舞台

23岁那年,方静以沉稳大气的台风,成为了央视《中国新闻》栏目主播

此后十余年,她接连主持《东方时空》《焦点访谈》《防务新观察》等王牌节目,凭借流利的英语、犀利的提问风格,被誉为“最会提问的主持人”

在非典肆虐期间,她更是义无反顾的中断了哈佛大学进修回国报道一线,被赞“新闻人的脊梁”。

不过,她虽然实现了自己心中热爱,可名气却远没有小时候大。

在央视工作时,方静还一度拿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开玩笑,说这辈子就是再怎么出名,也没办法和小时候的自己比了。

那时候的她绝对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为一部电视剧成为众网友“讨伐”的对象

从2008年年底开始直到2010年,电视剧《潜伏》便一直出现在观众的视线里。这部剧火了孙红雷,也让“间谍”一词在人们的心里扎下了根

而自2009年5月开始,网上便有不少核心思想为“方静是间谍”的传闻,也曾提到她被带走调查,对此许多人都是半信半疑

直到一个月后,阿忆的那篇《考试作弊已实现了现代化》的文章被发出,这事儿便多了些许可信度。文章简短,却描绘着惊天大秘密:

“时下,敬大姐太忙,小水又有《高端访谈》要主持,而那端庄大气的方静妹妹,为便于谋取军事情报外泄,申请去主持《防务新观察》,终于5月12日夜晚被捕。”

间谍被捕,多劲爆啊。于是,没人关心考试作弊究竟从何时起走上了高端赛道,没人震惊科技的发展,也没人在乎“题文不符”

因为相较于这些近乎随处可见的话题,显然应该把“国家安全”排在第一位

中国近代史之厚,中国有关战争主题的电视剧之多,印证也成就了人民的爱国之心

所以当人们发现了一个明明身为中国人且衣食无忧的人做出如此重要的决定,自然生气至极,即便她已经“大快人心”的被抓

于是,独属于方静一个人的口诛笔伐开始了,同是出名,却和小时候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只要在心中想象一下自己面对间谍时会说些什么,就能体会方静被骂的有多惨

她委屈无助,但也无奈,因为她百口莫辩。多年前不明真相的我们不知道她的委屈,所以不会顾忌被造谣者的心酸。

而如今深陷“网暴”困境的人多了,便有人问了:

为什么仅凭那个网友‘阿忆’一段无任何根据的文章,方静就成了众人眼中十恶不赦的间谍了?”

“在事情澄清之后,他又为何仅凭一句‘我从没说过’就能全身而退?

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有一个更深的问题,他究竟是什么人?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背景?

在社交平台,“阿忆”只是一个普通的网友,但在现实生活中,操纵“阿忆”这个账号的周忆军有着北大副教授和前央视主持人的双重身份。

这身份自带权威属性,所以能够使得自己的文章在五天之内衍生超5万篇讨论,甚至牵连方静的台湾男友。

有关部门开始介入调查方静的身家背景、通讯记录等,虽一直都没有发现有力证据,但她却每天都收到许多死亡威胁,精神状态几近崩溃

事情发生之后,方静不是没为自己辩解过。她扬言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可显然没什么人相信。

即便没有实锤,仅凭“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些至理名言,方静就说不清了

方静同事曾为她辩护:“她甚至连电子设备都用不熟,怎么可能做间谍?又怎么会做的了间谍?”

可谁又能证明,所谓的电子设备用不熟不是方静的伪装呢?《潜伏》里的翠萍,正是一个破绽百出却又十分成功的间谍。

坏人的脸上不会写着坏人,间谍也绝不可能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广而告之。而因为事关重大,没人愿意承担这背后的责任

央视没力挺,粉丝没支持,方静几乎是孤身一人应对广大网民。舆论发酵了整整五天之后,方静又重新回到了主播台,有力的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而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阿忆”,只是简单的说了句“方静赢了,祝一路平安”,之后删掉了那篇害的方静成为间谍的文章。

他不承认自己的污蔑

人们十有八九是看了他那篇题文不符的科普文章才将矛头对准方静,可当方静正是自己的清白之后,他却说自己“从未说过方静是间谍”

他感到抱歉并真诚致歉,却从不说自己的那篇博文有任何问题。所以即使方静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也还是有许多观众不信任她

无奈之下,方静只好转到幕后担任制片人。2015年,已经身患癌症的她带病主持俄罗斯红场阅兵直播

镜头前的她略显发福,但专业依旧。观众以为这是回归的信号,却不知这是她与世界的诀别。而直到最后,她也没能彻底洗白自己

因为她逝世的时候,人在台湾。有人质疑她“为何在台湾就医”,甚至还有人觉得她是“诈死”,“若非间谍为何客死他乡”成了一个永远得不到理想答案的问题

即便去世9年,仍有人视她为“间谍”。谣言如附骨之疽,连死亡都未能洗刷

反观“阿忆”,虽然同事疏远他,媒体合作终止,撰写历史文章时评论区充斥谩骂,公众形象彻底崩塌。可尽管事业受损,他仍保留北大教职,偶尔参与电视节目,与方静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

“她悄无声息地来,悄无声息地去。但关于她的讨论,不该悄无声息地结束。”方静用生命为代价揭露的真相,不应被遗忘

她用44年诠释了“才华抵不过流言,清白赢不了偏见”,却也用最后的直播证明:真正的热爱,至死方休。或许,我们能做的不仅是记住她,更是尽自己所能,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来源:云莳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