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2025年2月23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25天票房突破134亿,相当于全国每4个人就有1人看过。但仍有四类群体尚未完全覆盖,他们为何还没走进影院?
截至2025年2月23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25天票房突破134亿,相当于全国每4个人就有1人看过。但仍有四类群体尚未完全覆盖,他们为何还没走进影院?
一、舍不得花钱的观众
港澳观众跨城看电影:港澳地区2月22日刚上映,普通场票价高达120-280港币(约112-262元),是内地均价的3倍。许多观众选择到深圳花40元看同一部电影,甚至有人调侃:“在港澳看一场的钱,够在内地看三场”。
三四线家庭还在观望:春节档票价涨到60-80元,对于月收入不足5000元的家庭仍是负担。一位河南网友留言:“等票价降到30元,一定带两个孩子去看”。
二、对动画有偏见的人群
中老年人觉得“幼稚”:数据显示40岁以上观众占比仅24.7%,最低评分也来自这个群体。62岁的张阿姨直言:“动画片是小孩子看的,我们老年人更爱看电视剧。”
年轻观众批评剧情套路:部分观众认为“逆天改命”主题过于老套,豆瓣上出现“哪吒不如第一部惊艳”“煽情太刻意”等评价。
三、没时间或找不到合适场次的人
返岗族错过黄金档:春节后返工潮导致工作日票房下滑,北京程序员小李抱怨:“每天加班到9点,周末票又难抢”。
方言爱好者等特色版本:北方观众对太乙真人的“川普”接受度低,港澳观众呼吁粤语版。有网友提议:“出方言版我立刻二刷!”
四、文化差异影响的外国观众
海外市场还在起步:北美虽然开了945家影院,但票房仅1.04亿美元。许多外国观众表示:“看不懂哪吒和龙王的关系”。东南亚观众更积极,马来西亚影院甚至出现中文台词现场翻译。
票房还能涨吗?三大突破口
1. 降价吸引下沉市场:山东、天津推出“凭票根免景区门票”,预计带动10%增量;
2. 方言版打开新人群:数据显示每增加一种方言版本,票房能涨8000万;
3. 海外推广文化梗:片方正制作英文版“哪吒与龙王恩怨”科普短片,方便外国观众理解。
目前该片已宣布延长放映至3月30日,并计划推出粤语、闽南语版本。你看过这部电影了吗?如果还没看,你属于哪一类?(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灯塔数据库)
来源:莲乡情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