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位“土豆”同学性格温和如泥,说话很少,特别不喜欢跟女生说话,说话慢条斯理,唯独在男生寝室的洗漱间化身“话痨”,天南海北聊到停不下来。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横空出世,狂揽50亿票房,一举改写国漫历史,谁也没想到导演“饺子”曾经是个医学生。
鲜少人知,这位国漫鬼才的大学时代,竟藏着一段“土豆逆袭成饺子”的奇幻大学往事。
——腼腆寡言、不跟女生说话、没事就撸铁、沉迷周星驰、还被当成科研样本……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他的老同学的回忆,揭开饺子导演的青葱岁月。
1999年,华西医科大学迎来一群新生,其中便有杨宇。
据饺子的大学同学说,杨宇在大学时并不叫“饺子”而是叫“土豆”,因杨宇与“洋芋”谐音,而四川人通常更习惯把洋芋叫“土豆”。
这位“土豆”同学性格温和如泥,说话很少,特别不喜欢跟女生说话,说话慢条斯理,唯独在男生寝室的洗漱间化身“话痨”,天南海北聊到停不下来。
同学们都比较喜欢逗他,他从来不跟别人有什么冲突,就如土豆一样受到大家的喜爱。
刚入校的时候,其他同学都瘦瘦小小,唯有杨宇同学喜欢健身,每天都穿着一件无袖的T恤举杠铃,锻炼了很多肌肉,加之个子不算特别高,墩墩笃笃地就像一个土豆,他本人正如名字一样,很接地气。
杨宇的大学生活堪称“佛系”:不追女生、零绯闻、低调如隐形人。但一提到周星驰,他眼里瞬间有光,跟星爷是同类i人,话少,但表演时如变了个人一样。从《大话西游》到《喜剧之王》,星爷的台词他信手拈来,生活中也总带着“无厘头”式幽默。
杨宇除了话少,就是特别喜欢画画,堪称惊艳。大学期间,基本上承包了药学院分配的所有板报工作。每次出来的作品总是在各个学院一众的板报中脱颖而出,说降维打击一点都不过分。
2000年10月,华西搞了建校90周年的纪念,其中有一张钟楼画,就是出自杨宇之手,从各地回来的校友围观的情形看,效果还是比较炸裂的。
到了大三,杨宇在同学的介绍下,突然爱上了3D动画设计,家里人还给配了一台超贵的电脑(最少一万多)。另外做动画需要用到MAYA软件,全英文的,他虽然英语也不怎么好,居然一步步啃了下来。
有次杨宇为了一个十多秒的镜头,需要电脑连续不间断地渲染三天,要不是华西医大宿舍不停电,他估计也不能走上动画这条路(其实很多大学晚上是要熄灯的,只有华西因为学医苦,学生们要求晚上不断电)
所以,如果杨宇没有华西的这些经历,他可能现在还是一名医生呢。其一就是同学让他接触了3D动画,其二就是华西医大宿舍不停电。这个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不成功都难。
一天,杨宇从食堂归来,在毛英才雕像旁被一名口腔医学院研究生“拦截”。对方盯着他发达的下颌骨,激动地表示要研究“脸型与肌肉力量的相关性”。
杨宇一度怀疑遇到骗子,回去后跟同学说了此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他的同学笑称:“李小龙、施瓦辛格都是方颌脸,这研究说不定真能出诺贝尔奖!”
杨宇从医学高材生转行动画,在20年前,这无异于“离经叛道”。
毕业后,杨宇蜗居三年,几乎1个月都不出门,靠母亲退休金度日,最穷时顿顿吃泡面,还被邻居嘲笑他啃老。但正如哪吒挣脱乾坤圈,他硬是用一部《打,打个大西瓜》叩开动画界大门,最终以《哪吒》封神。
《打,打个大西瓜》得到专业认可,但生活并没有好转,没公司敢用他,于是杨宇开了一家广告公司,专门接3D动画广告,但业务一直不愠不火,他给儿童科普片画插画,每张仅能拿到 30 元,替婚庆视频剪辑都接,直到光线传媒旗下彩条屋影业总裁易巧的拜见。
彩条屋CEO易巧看过饺子的作品,便专程飞到成都去找饺子。
易巧问饺子“能不能把手上的外包都停掉,把钱退回去,我们一起花三五年干一票大的?”时,饺子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于是,《哪吒》诞生了。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来源:鸿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