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哪吒1》刚火时,就被微博大V@石璟箜篌指控抄袭创意秀《五维记忆》,称电影中阴阳八卦的配色、场景设计等“惊人相似”。网友晒出的对比图里,两个作品确实都用了红蓝配色和太极元素,但很快有人反驳:“阴阳八卦是传统文化符号,谁都能用,这算哪门子抄袭?”
人红是非多,从第一部到第二部,关于《哪吒》“抄袭”的争议就没停过。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指控到底是实锤还是“碰瓷”?
《哪吒1》刚火时,就被微博大V@石璟箜篌指控抄袭创意秀《五维记忆》,称电影中阴阳八卦的配色、场景设计等“惊人相似”。网友晒出的对比图里,两个作品确实都用了红蓝配色和太极元素,但很快有人反驳:“阴阳八卦是传统文化符号,谁都能用,这算哪门子抄袭?”
更离谱的是,《哪吒2》爆火后,海外网友开始“挑刺”。有人说哪吒的乾坤圈像钢铁侠的导弹,风火轮飞行姿势像钢铁侠推进器,甚至调侃“哪吒抄袭漫威”。央视新闻都忍不住下场吐槽:“哪吒出生时,钢铁侠还是一堆废铁呢!”。
还有网友翻旧账,说《哪吒1》里小哪吒手插裤兜的动作像《灌篮高手》的樱木花道,变身后的红发造型又撞脸《王者荣耀》里的哪吒皮肤。这些指控看似细节满满,但多数观众并不买账:“真要这么算,所有用红头发的角色都是抄袭?”
面对争议,法律专家泼了盆冷水:影视抄袭需要司法认定,不能靠网友“看图说话”。律师指出,判断抄袭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原作品有著作权、被告方接触过原作、两作品“实质性相似”。比如《五维记忆》虽然注册了版权,但阴阳八卦这类公共文化元素很难被垄断,单凭配色雷同不足以构成抄袭。
更关键的是,多数指控方最后都没走法律程序。比如《五维记忆》团队曾喊话导演“对剧本”,但至今未提交实质性证据。网友调侃:“真被侵权了早告了,蹭热度倒是挺积极。”
尽管争议不断,哪吒系列票房却一路狂飙。观众用脚投票的背后,是对用心创作的认可。《哪吒1》剧本打磨2年,改了66版;《哪吒2》特效团队住在公司隔壁,硬盘直传数据,连导演都亲自上阵抠细节。这种“死磕精神”和“国漫崛起”的情怀,远比“像不像”更重要?
正如网友所说:“抄袭能抄出百亿票房?你抄一个试试?”
来源:暖阳下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