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电影明星,再婚娶大名鼎鼎的王晓棠为妻,中年丧子人生悲情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2-22 12:23 1

摘要:在纷繁复杂的演艺界,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言小朋和王晓棠便是其中的代表。他们的人生经历充满了起伏,有辉煌的时刻,也有悲痛的遭遇,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在纷繁复杂的演艺界,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言小朋和王晓棠便是其中的代表。他们的人生经历充满了起伏,有辉煌的时刻,也有悲痛的遭遇,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言小朋的家世背景与早年经历

言小朋的家族曾经有着辉煌的过去,他的先祖松筠担任过清朝兵部尚书,在当时可谓是显赫一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战乱的影响,到了言小朋的祖父一代,家道已然中落。言家本姓咸,后来为了避讳咸丰皇帝,才改姓言。

言小朋的父亲言菊朋,原本是一位著名的京剧票友,在当时京剧界颇有名气。后来,为了生计,他毅然走上了登台唱戏的道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言菊朋的京剧造诣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与梅兰芳等大师齐名,并且和马连良、高庆奎、余叔岩一同被称为京剧 “四大须生”。

言菊朋的婚姻生活并不顺遂,他经历了两次婚姻。他的结发妻子是由父母包办的婚姻,两人育有一个女儿,名叫言伯明。然而,在 1913 年,言菊朋的结发妻子不幸早逝,留下了嗷嗷待哺的女儿,这无疑给言菊朋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1914 年,言菊朋带着女儿再婚,他的第二任妻子名叫高洁(又名高逸安)。高洁出生于 1892 年,比言菊朋小两岁,她的叔父是逊清侍郎,堂兄高友唐担任过民国监察委员。高洁的父母早亡,她一直寄居在伯父家,毕业于湖北武昌女子中学。后来,经人介绍,她与言菊朋结为夫妻。

言菊朋与高洁婚后共育有两儿两女,长子言少朋出生于 1915 年,次子言小朋出生于 1925 年,长女言慧珠出生于 1919 年,次女言慧兰出生于 1929 年。然而,这段婚姻并不幸福,言菊朋和高洁两人经常因为各种琐事争吵。言菊朋生活上比较马虎,不太注重卫生,家里常常被他弄得乱七八糟。他还养了 8 只猫,晚上甚至与猫同睡,让妻子睡在旁边,这让高洁很是不满。

小女儿言慧兰出生不久,言菊朋拿出 3 万块大洋进行投资,结果却赔了一半,这让高洁对他的经济管理能力产生了极大的不满,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因此出现了裂痕。高洁出身官宦家庭,精通琴棋书画,又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性格上有些心高气傲,情绪化较为严重,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就与言菊朋争论不休,家中时常充满了争吵的硝烟。

1929 年,女儿言慧兰刚出生不久,高洁带着襁褓中的她和大女儿言慧珠毅然离家出走,前往上海。此时的高洁 37 岁,她加入了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成为了一名演员,专门出演婆婆妈妈一类的角色。

言菊朋则带着两个儿子留在北平,此后夫妻俩平时几乎互不联系。1931 年,高洁向言菊朋提出离婚,言菊朋起初并不答应。但最终在律师的干预下,言菊朋付给高洁 3000 块大洋,这段婚姻才宣告结束。离婚后,4 个儿女都跟着言菊朋生活,再加上与前妻生的女儿言伯明,言菊朋需要独自抚养 5 个孩子,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

大女儿言伯明对唱戏没有兴趣,小女儿言慧兰年龄尚小,于是言菊朋便将儿子言少朋、言小朋以及女儿言慧珠送去学戏。言小朋从 6 岁开始学习京剧武生,他身材挺拔,扮相十分帅气,10 岁的时候就开始登台演出,足迹遍布北平、上海、天津等多个城市。1940 年,言小朋还与父亲言菊朋、哥哥言少朋、姐姐言慧珠一起主演了京剧电影《三娘教子》,在当时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言小朋的第一次婚姻与父亲的离世

1941 年 5 月,在父亲言菊朋的包办下,年仅 16 岁的言小朋结婚了。他的妻子比他还小 1 岁,同样也是唱戏的。那时的言小朋和妻子都还只是孩子,心性尚未成熟,两人优哉游哉,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家庭责任的重要性。

有一天中午,已经到了该起床的时间,言小朋和妻子却还赖在床上不愿起来。这时,一个卖豌豆黄的小贩在胡同里高声吆喝,言小朋听到后,将头探到窗外喊道:“卖豌豆黄的,给我切两毛钱的,拿到屋里来。” 不一会儿,小贩按照言小朋的要求切好豌豆黄,送到了他的床边。言小朋和妻子便坐在被窝里,开心地吃起了豌豆黄,吃完之后才慢悠悠地起床。

不久后,言菊朋知道了这件事,他非常生气,觉得儿子儿媳如此不懂事,便将他们狠狠训了一通,还勒令儿媳回娘家住一段时间,以此作为惩戒。言小朋觉得父亲太过严厉,心里有些受不了,于是偷偷住到了岳母家,很长时间都不愿意回来。儿子的不懂事让言菊朋心里十分难过,情绪的低落加上生活的压力,导致他的肺病病情加重。

就在这个时候,言慧珠在哈尔滨演出时又出了事。原本言慧珠准备演出古装戏《贵妃醉酒》,但观众们却要求她演新戏《纺棉花》《邓霞姑》。戏院老板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在海报上写着:言慧珠当场跳舞。然而,在演出时言慧珠并没有跳舞,这引起了观众的强烈不满,纷纷要求退票,甚至将茶碗、果盘往言慧珠身上扔。这本不是言慧珠的过错,但戏院老板却逼迫她上台向观众道歉,否则就扣发她的演出费。无奈之下,言慧珠只得违心地走上台道歉,回到后台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

消息传到北平后,不少媒体不但没有理解言慧珠的委屈,反而发文批评她。女儿遭受了如此大的委屈,言菊朋却因为远在北平而无能为力,这让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家里请来了德国医生为言菊朋诊断,结果发现他已经患上了肺结核晚期,很快他的身体就出现了全身浮肿的症状,水米不进。

在言菊朋生命的最后时刻,只有大女儿言伯明和她的丈夫,以及小女儿言慧兰陪在他的身边,而女儿言慧珠和两个儿子言少朋、言小朋都在外地演出。儿女们还没到家,言菊朋一直强撑着不肯咽气。直到 1942 年 6 月 20 日早晨 8 点 40 分,5 个儿女都守在了言菊朋的身边,他才终于闭上了眼睛,享年 52 岁。

父亲的离世让言小朋突然之间成熟了起来,他开始跟随哥哥姐姐一起唱京剧,努力承担起生活的责任。1943 年,言小朋还参演了电影《新生》,在片中饰演 “高梨痕”,展现了他在演艺方面的才华。

1947 年,言小朋已经 22 岁了,经过这些年的经历,他整个人变得成熟稳重。此时,他才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与妻子并不合适,同年,言小朋与妻子办理了离婚手续。由于两人没有孩子,离婚后便再无往来。

言小朋与王晓棠的相识、相知与婚姻

1949 年,言小朋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后在总政文工团、京剧团、话剧团担任演员。在这段时间里,言小朋参演了《夜店》《雾重庆》等多部话剧,还在京剧《连环套》中成功饰演了 “黄天霸”,在京剧《林冲夜奔》中出色地诠释了 “林冲” 这一角色,展现了他扎实的表演功底。

言小朋的第一次婚姻可以说是懵懵懂懂,与前妻离婚后,他一直没有再婚。在离婚后的日子里,言小朋接触过不少优秀的女子,但他的内心却始终如同一汪平静的湖水,没有泛起波澜。然而,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这个人就是王晓棠。

王晓棠 1934 年 1 月 4 日出生于河南开封,比言小朋小 9 岁。王晓棠的母亲是一位京剧票友,对京剧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特意请了名旦郎定一教女儿唱京剧。郎定一毕业于山东国立戏校,与赵荣琛是同学,曾经在大后方重庆非常红。在参军之前,王晓棠就已经会唱《红娘》《贵妃醉酒》等 30 多出京剧,展现出了她在京剧方面的天赋和才华。

1952 年,18 岁的王晓棠光荣地参军了,黄宗江将她招到总政京剧团工作,就这样,王晓棠与言小朋成为了同事。年轻时的王晓棠,梳着两根麻花辫,面容清纯,宛如一株刚刚出水的芙蓉,清新脱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言小朋身材挺拔,长相帅气,在当时比王晓棠的名气更大,而且他显得成熟稳重,颇具魅力。在共同的排练和演出过程中,两人逐渐熟悉起来,并且产生了感情。言小朋为人坦荡磊落,在与王晓棠交往的过程中,他没有隐瞒自己的婚史,如实向王晓棠讲述了自己第一次失败的婚姻经历。然而,王晓棠一时之间无法接受这一点,便婉言拒绝了言小朋的追求。

但言小朋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依然默默地关心着王晓棠。1954 年 3 月,王晓棠被调到总政话剧团,为了能够与王晓棠在一起,言小朋毅然申请也调到总政话剧团。在大型话剧《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中,王晓棠担任群众演员,同时还兼管化妆的工作。每场演出结束后,王晓棠都要清洗大量沾满厚厚油彩的卸妆纱布,工作量非常大。每当王晓棠洗不完的时候,言小朋都会主动帮她一起洗。言小朋的真诚和细心逐渐打动了王晓棠,两人最终相爱了。

1955 年,言小朋与王晓棠在北京组建了家庭。由于言小朋长相年轻,而且与前妻没有孩子,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此前曾经结过婚。1956 年 11 月,言小朋与王晓棠的独生儿子言群诞生了,这个小生命的到来给夫妻俩带来了无尽的喜悦和幸福。由于夫妻俩都是演员,工作非常忙碌,经常要排练和演出,为了照顾儿子,他们便请了一个保姆来帮忙。

1958 年,王晓棠因为主演电影《神秘的旅伴》《边塞烽火》,被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她进厂不久后,就主演了反特片《英雄虎胆》,在片中她饰演的特务 “阿兰” 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经典角色。1959 年,言小朋也被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夫妻俩再次成为了同事,共同在演艺事业上努力奋斗。

特殊年代的磨难与丧子之痛

八一电影制片厂人才济济,言小朋凭借着自己出众的个人条件和精湛的演技,赢得了众多拍戏的机会。1963 年,言小朋与妻子王晓棠双双出演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在这部影片中,言小朋一人分饰两个角色,一个是温文尔雅的老学究 “苗先生”,另一个是凶狠的敌方监狱看守,他通过细腻的表演将两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王晓棠也在片中饰演了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姐妹金环、银环,她的精彩演绎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夫妻俩在同一部电影中各自扮演两个角色,这在影视圈是非常罕见的,也成为了一段佳话。

此后,言小朋又在电影《哥俩好》中饰演一排长,在《雷锋》中饰演 “大个工人”,在《夺印》中饰演富裕中农等角色。虽然言小朋饰演的不是绝对主角,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每个角色都塑造得性格鲜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1966 年,特殊年代的来临改变了一切。王晓棠主演的所有影片都被否定,八一厂的墙上贴满了批判她的大字报。1968 年 2 月,王晓棠被勒令交代 “窝藏反革命大字报底稿” 的罪行。王晓棠不愿意诬陷别人,坚守自己的原则,因此遭受了毒打。有人拿钢丝鞭抽她,还有人用大木棒击打她的腿,王晓棠被打得遍体鳞伤,但她依然没有屈服。

八一厂有人劝言小朋与王晓棠离婚,以免受到牵连,但言小朋坚决地斥责道:“在我眼里,王晓棠没做过什么坏事。” 就这样,言小朋因为妻子而受到牵连,被剥夺了拍戏的权利。夫妻俩的房子也被单位收走了,一家三口被迫搬到郊区的一个鸭棚里居住。这个鸭棚只有 9 平米,条件非常简陋,外面下大雨的时候里面就下小雨,他们只能用锅碗瓢盆来接雨水。由于床铺被淋湿了,晚上无法睡觉,一家人只能相拥着坐到天明,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境。

1969 年 12 月,言小朋与王晓棠被迫从八一厂转业,被安排到北京市怀柔县北台上林场当工人。儿子言群在城里上学,由于无家可归,便被言小朋夫妇寄养在一位亲戚家里。言小朋和妻子每天都要从事种树、挖坑等繁重的体力劳动,林场里都是崎岖的山路,他们只能步行去劳动,然后再步行回宿舍。长时间的户外劳动让他们被太阳晒得黝黑,穿着朴素的劳动布衣服,看起来与当地的农民没有什么两样。当时提倡雨季植树,越是下雨,他们越要在山坡上种树,常常被淋成落汤鸡,但谁也不敢喊一声苦,只能默默承受着生活的压力。

王晓棠的儿子言群寄养在亲戚家,由于家庭的变故,他的心里充满了自卑。再加上同学们的歧视,他内心十分苦闷。言群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快乐活泼的孩子,他会画画,作文也写得很好,但家庭的巨大变故让他变得闷闷不乐。1974 年,言群患上了肝炎,他因为害怕父母担心,一直瞒着不说,直到身体实在撑不住了才告诉亲戚。

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言群的肝炎病情越来越严重。1974 年 7 月,当言小朋夫妇得知儿子的病情时,言群已经被送进了医院。医生尽全力抢救了 3 天,但最终还是没能从死神手里将言群夺回来。7 月底,还不满 18 岁的言群不幸早逝。中年丧子的巨大悲痛将言小朋夫妇推入了深渊,言小朋的身体一下子垮了,一夜之间头上增添了许多白发,整个人变得憔悴不堪。

言小朋离世后王晓棠的坚强人生

1975 年 3 月,言小朋与妻子重返八一厂当演员。此后的数年里,言小朋接拍了《南海风云》《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奸细》《女兵》《三等公民》《曹雪芹》《间谍战与女色无关》等多部影视剧,继续在演艺事业上发光发热。然而,丧子之痛始终深深地沉淀在言小朋的心底,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伤痛。他开始失眠,食欲不振,健康状况越来越差。

1992 年 6 月 5 日,言小朋不幸病逝,享年 67 岁。最挚爱的儿子和丈夫先后离世,这让王晓棠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她一度精神崩溃,甚至产生了想去天堂追随亲人的念头。

然而,当时王晓棠刚刚担任八一厂厂长,身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在亲人和同事的开导和呵护下,王晓棠逐渐从悲痛中走了出来,选择坚强地面对生活。王晓棠担任八一厂厂长期间,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让八一厂重现辉煌。她带领八一厂先后推出了《大转折》《大进军》《席卷大西南》等经典影片,这些影片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8 年 7 月,王晓棠卸任八一厂厂长职务,给厂里留下了 6000 万元的流动资金,为八一厂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丈夫言小朋离世时,王晓棠才 58 岁,她依然颇具女性的魅力。当时有好心人给王晓棠介绍对象,也有异性主动追求她,但王晓棠的内心早已被儿子和丈夫填满,再也容不下其他人,于是她一一拒绝了。

晚年的王晓棠一个人生活,无儿无女,也没有再走进婚姻。尽管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和痛苦,但王晓棠依然坚强地面对生活。鉴于她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王晓棠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2010 年,她担任第 10 届长春电影节评委会主席;2015 年 9 月,做客北京卫视《影视风云》;2022 年 1 月,参加中国文联举办的 “百花迎春晚会”;2024 年 2 月,参加经典之夜年度盛典,与陶玉玲、田华等人一起担任《光影青春》的讲述人。

2025 年 2 月,王晓棠的儿子已经去世 51 年了,丈夫言小朋也去世 33 年了,如今已经 91 岁的王晓棠一个人在北京养老。她就像一株历经风霜的玫瑰,在红尘中独自散发着芬芳,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坚强、坚韧和独特的魅力,她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一段令人难忘的传奇。

来源:梦城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