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万氏兄弟出生于南京城南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万宝葵原本是个读书人,因功名未遂,转而经商。尽管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但他们的母亲却是一个坚强且有远见的女性。她鼓励孩子们追求艺术梦想,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打破中国影史票房纪录后,《哪吒2》还在狂飙。
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哪吒之魔童降世》创中国影史票房记录,彰显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实力。
在这一辉煌时刻,我们不禁回想起那些为中国动漫事业奠定基础的先驱者们,特别是南京的万氏四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
哪吒创历史,致敬中国动漫事业的开拓者——南京万氏四兄弟
早年生活与艺术启蒙
万氏兄弟出生于南京城南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万宝葵原本是个读书人,因功名未遂,转而经商。尽管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但他们的母亲却是一个坚强且有远见的女性。她鼓励孩子们追求艺术梦想,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万氏兄弟从小就表现出对绘画的热爱。在南京老门东的家中,他们经常爬上爬下,模仿各种动物和人物,展现出极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特别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尤其是孙悟空的形象,这为他们后来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艺术探索与创新
万氏兄弟在南京读私塾时,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特别喜欢画马、用剪刀剪马的纸样,并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后来的动画作品中。在夫子庙的杂耍场,他们观看了大量的木偶戏和皮影戏,这些民间艺术形式激发了他们对动画创作的热情。
1919年,万籁鸣通过自荐被上海商务印书馆录用,开始了他的专业绘画生涯。在他的影响下,其他三位兄弟也相继来到上海,从事美术创作。他们在家乡南京的生活经历和对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为他们后来的动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作历程与成就
1926年,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的诞生。这部影片不仅展示了中国动画的初步尝试,更体现了万氏兄弟对动画艺术的执着追求。
1935年,万氏兄弟再次创举,打破外国技术垄断,制作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
在抗日战争期间,万氏兄弟带领着动画一起参加抗日队伍,先后创作了20多部有抗日反帝内容的动画短片。
随后,他们在1941年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这部影片不仅在亚洲引起了轰动,更影响了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促使他放弃了医学,投身于动画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万氏兄弟进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工作。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1961年,动画巨片《大闹天宫》问世。这部影片以其精湛的艺术水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除了《大闹天宫》,《猪八戒吃西瓜》《济公斗蟋蟀》《神笔马良》等经典动画片也是出自万氏兄弟之手。
生活故事与住宅环境
万氏兄弟的住宅位于南京老门东的箍桶巷31号。这座宅子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传统建筑,三进的结构显示出曾经的殷实。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宅子内部已被改造成多个租户的住所,但其外部结构和部分装饰仍保留着原有的风貌。
万氏兄弟在家中度过了一段充满艺术氛围的童年时光。他们在家中自制皮影戏道具,表演《西游记》中的故事,这种早期的艺术实践为他们后来的动画创作奠定了基础。万籁鸣曾回忆,他的启蒙老师是慈爱的母亲,她在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给予了他丰富的艺术熏陶。
如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无疑是对万氏四兄弟等前辈们的最好致敬。这部电影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在艺术和技术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它展示了中国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创新能力,也体现了中国动漫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如今,南京老门东地区正在进行保护和开发,计划将万氏兄弟的故居打造成“中国老动画片展馆”,以纪念这些为中国动漫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先驱者,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万氏兄弟的精神,推动中国动漫事业的持续发展。 方志江苏
校对 王菲
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