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哪吒之魔童闹海》泼点冷水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2-09 19:02 2

摘要:我也是带着对国产动画可以挑战迪士尼动画的期待走进影院的。观影之后,不否定任何人对《哪吒2》的好评,我只想站在一个语文老师的立场,以怎样讲好一个故事的角度来说说我的看法。

原创: 毕秀丽,来源:毕秀丽名师工作室。

2025乙巳蛇年的春节影院被《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霸屏,好评如潮水般涌出。

究其原因,有网络媒体的宣传,有动画制作的炫目,有春节档的特殊节点,更有观众对国产动画所寄予的超高期待。

我也是带着对国产动画可以挑战迪士尼动画的期待走进影院的。观影之后,不否定任何人对《哪吒2》的好评,我只想站在一个语文老师的立场,以怎样讲好一个故事的角度来说说我的看法。

应该肯定,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动画电影,以极致的特效与宏大的场景呈现出一场视觉盛宴。

导演饺子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必须倾其所有,去实现最好的效果”,他做到了。整部影片用了一千九百多个特效镜头,一万多个特效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技术相融合,从蒸汽朋克风的机械巨兽到仙魔混战的粒子特效,从霓虹闪烁的赛博龙宫到水墨渲染的幻境空间,每一帧画面都美轮美奂、生动传神,极具冲击力。戴上3D眼镜,仿佛就置身于这超炫的虚拟世界之中。

迪士尼动画电影我最佩服的是《狮子王3》的动画效果,被誉为全世界公认的史诗级动画,《哪吒2》的动画技术水平可以向迪士尼动画发起挑战。

迪士尼的动画历史已有百年,中国才刚刚开始,《哪吒2》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超越迪士尼,创作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动画电影。

但一部好的动画片,动画的技术制作只是其中一部分,还需在故事、角色、音乐、文化表达等多个方面达到高水平,才能够吸引和打动观众。

再说回《哪吒2》,故事围绕着哪吒的成长与向魔丸命运的挑战为主线展开,探讨了命运与选择、偏见与认同、亲情与友情、自我牺牲与英雄主义、个体与规则对抗等主题,丰富且现实,但在故事的叙述表达上却不够艺术,“一言不合立即开打”的超密集动作戏使得人物情感的转化没了空间,与观众的共情没了铺垫。

影片中唯一让我与之共情的地方,就是哪吒被逼吃“灭魂丹”自杀,母亲毫不犹豫地扑上去打掉了丹药,还替他挡了一箭,在化成丹药之前拥抱满身是刺的哪吒时,说出“和你度过的每一天,娘都很开心,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令人泪目的话。

母爱力量的感召是《哪吒1》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主题,好多细节的刻画令人心生温暖。而《哪吒2》中母爱的处理则显得有些单薄。

导演可能是想要通过影片表达更多的主题,结果却导致每一个主题都浅尝辄止,这就是在故事叙述上的细节打磨不够成熟。

故事的叙述直接影响着角色的塑造,哪吒在第二部中的成长没有达到我的预期,至于那些影射“美丽国”,打破不公平规则的“檄文”以及“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等

各种解读,孩子们是理解不了的。也许通过媒体解读孩子们能接受这些观点,但是否埋下“世界待我不公就要以牙还牙,暴力解决一切”的种子,还是有些担忧。

其实,影片开场哪吒与敖丙共用同一肉身这一设计是很有创意的。一个是被压制的“魔”,如火般炽烈;一个是背负枷锁的“妖”,似冰般冷寂。

魔丸与灵珠的融合,我很期待接下来二者之间的制约、平衡,哪吒也应该在冲突与磨合中完成淬炼。但编剧却只让灵丸发挥了替哪吒打怪的作用,一个打,一个睡,没有给叛逆、纠缠、选择、接纳与承担等补全灵魂碎片的元素构筑情感的载体。

这和学生写作文表达情感“为赋新诗强说愁”是一个道理,情节缺少冲突,没有细节处理,表达自然就生硬直白。

讲好一个故事,才是影片的灵魂。

这就好像上一节公开课,课堂形式眼花缭乱,教师学生热热闹闹,可这节课到底给学生留下了什么,启发了什么却值得探讨。

《哪吒2》在动画制作技术上毫无疑问已跻身于世界前列,但在故事内涵的创作上还需静下心来思考。

迪士尼动画百年来受到全世界观众的喜爱,依靠的绝不仅仅是技术,其丰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的细腻生动接地气才最吸引人。

我相信《哪吒3》会讲出一个好故事,期待!

转载前未联系,如侵权笃信即删。

来源:溪行漫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