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时11天1小时,《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突破75亿。对于该片来讲,现在每天都在创造新的记录,已获得34项影史成就,累计观影人次达1.5亿,不但是中国动画电影新的天花板,也是中国电影一面遥遥领先的旗帜。
用时11天1小时,《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突破75亿。对于该片来讲,现在每天都在创造新的记录,已获得34项影史成就,累计观影人次达1.5亿,不但是中国动画电影新的天花板,也是中国电影一面遥遥领先的旗帜。
现在有关该片及相关内容成为网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关于饺子导演的赞誉及肯定也是一点都不为过。这里有几个关于电影哪吒及其导演饺子的相关性话题,有点导演个人的真实写照,不知对不对。
一是关于母爱的话题。不管是哪吒1还是哪吒2,处处都透露着殷夫人对哪吒那种无私的母爱:不管你是魔是仙,你永远都是我的儿。哪吒2中殷夫人追着哪吒喊,出门在外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多少出门在外的游子想起出家门时父母的嘱托,令人泪目。哪吒2中哪吒身中穿心咒,殷夫人在形神即将消散的那一刻,不顾那些尖厉的刺及哪吒的劝阻,给了哪吒最后一个拥抱,多少人跟着哪吒一样泪如雨下。现实生活中,导演饺子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由于父亲去世,和母亲一起生活,正常讲,毕业后有一份与医药有关的工作,取得一份稳定的收入,是每个正常人的选择。但饺子想要转行做动画,获得了母亲的包容和支持,每个月仅靠母亲1000块钱的退休金维持生活,渡过了一段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日子,这里面包含了多少母爱的力量。
二是关于天赋的话题。正如哪吒的成功和饺子的成功,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里面确实包含了一个叫天赋的东西。很多人终其一生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所以要客观看待,正确选择。在电影哪吒的剧本里,哪吒是魔丸转世,跟灵珠转世一样,天赋异禀,非常人能及。不只是天生神力,领悟力也是惊人,太乙真人学了半年的变身术,哪吒半天就学会了。正如读书,有些人确实可以做到过目不忘,有些人怎么也记不住。有些人能够一通百通,有些人怎么也是死不开窍。有些人学习跟不上没办法要留级或复读,有些人早就懂了,上课打瞌睡或者直接跳级。同样是读书,有些人能始终保持领先,有些人却永远只能排在倒数。这只是读书领域,其他领域也是一样,不然怎么会有行行出状元的说法?饺子导演半路出家做动画,第一个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一出网便引起众多关注,并获得多个奖项,凭两部动画电影便进入票房总排行榜前列,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成绩?也是多少人一生追求而达不到的目标?我们除了承认他“死磕”的工匠精神,谁又能否认一个人的“天赋”在其中起的作用?
三是关于认命的话题。哪吒电影里面有一句台词,很有名也颇受认可,那就是“不认命便是哪吒的命”。哪吒作为魔丸转世,根据天尊的安排,是要在三年后引用天劫摧毁的,否则魔性难除,会造成生灵涂炭,天道尽毁。然而哪吒阴差阳错托生在李靖夫妇一家,父母之爱及斩妖除魔的正道使命,使其耳濡目染,培养了他天性善良的本质,尽管魔丸的魔性一直想驱使他的命运往即定方向发展,但他就是不认命,并一直与命运抗争,出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并不断冲破命运的桎梏,打破成见的藩篱,为自己冲出了一片新的天地。饺子导演按照我们一般人的看法,也算是妥妥的学霸,高考600多分,能进入药学院的并不是泛泛之辈。如果就这样按部就班,也许在药学领域或者也可以有一番成就,但也有可能泯然于众人,变得籍籍无名。这只是一般人的命运安排,饺子导演不想自己的人生就这样毫无波澜,所以想在自己心爱的动画行业里闯出一番天地,也算是一种逆天改命,结果获得了成功。
有些成功有偶然也有必然,很多不卖座的电影后面也会成为经典。卖座虽然不是衡量电影的唯一标准,但至少能够获得现实的认可,也会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电影《大话西游》当年票房惨淡,并不影响它成为经典,而电影《少林寺》凭一毛左右的票价获得上亿票房,更是无法复制的经典。相信哪吒魔童系列在影史成就上不断开创先河,也会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引起各行各业不断思考和借鉴,最后也能够改天换命,大杀四方。
来源:丹青老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