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背锅?汪海林揭露《射雕》烂片内幕:资方强塞肖战惹的祸!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9 11:29 2

摘要:家人们,过年看电影早已成为春节不可或缺的娱乐项目,如同吃饺子一样,少了便觉得年味不足。2024 年春节档热闹非凡,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表现却令人大失所望。

家人们,过年看电影早已成为春节不可或缺的娱乐项目,如同吃饺子一样,少了便觉得年味不足。2024 年春节档热闹非凡,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表现却令人大失所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影片上映后,票房走势一路下滑,犹如坐了滑梯。首周票房仅 3.2 亿,与同期的《热辣滚烫》《飞驰人生 2》相比,差距悬殊,人家一个斩获 18.5 亿票房,另一个也有 16.8 亿之多。上映第三天,单日票房跌幅高达 42%,上座率更是低至 12%,远低于春节档 18%的平均值。口碑方面同样不尽人意,豆瓣开分 5.1,下映前稳定在 4.9,高达 35%的观众直接给出一星差评。不少影院在首周末后大幅减少排片,从最初的 15%骤降至 5%,这与影片刚开始的预期形成了天壤之别。

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可如今的成绩着实让人唏嘘。这不仅让观众感到失望,也引发了行业内外对电影制作各方面的深入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部本应备受瞩目的作品如此失利呢?这背后又反映了电影行业怎样的问题呢?随着后续信息的披露,我们逐渐看到了一些端倪 。

说起《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不得不提及编剧汪海林爆料的一则消息。2024 年 1 月 28 日,汪海林在社交媒体发表长文,揭露肖战的选角是投资方通过合同条款强制要求剧组接受的。据悉,徐克团队最初拟定的主演是三位资深演员,然而投资方出于追求“高流量属性的艺人”的目的,强行改变了选角。

后来汪海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列举了具体数据,肖战微博粉丝多达 3267 万,主演的《玉骨遥》播放量达 45 亿次,但电影《诛仙Ⅰ》豆瓣评分却只有 4.5 分。这一爆料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相关话题阅读量超 8 亿,大家纷纷热议“资本干预创作”这一行业现象。资本的过度介入,就如同一个外行人非要指挥大厨做菜,让大厨按照别人的口味随意添加调料,最终菜品的质量自然难以保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徐克以往的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出一些对比。像《青蛇》制作成本 3000 万港元,全球票房 1.2 亿港元,张曼玉、王祖贤的片酬占总预算的 18%。《黄飞鸿之壮志凌云》拍摄周期长达 9 个月,武术设计团队有 6 位专业动作指导。而《射雕》制作周期被压缩到 5 个月,武术戏份外包给两家公司,还因主演档期问题,部分场景使用替身。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 2023 年报告显示,近五年武侠片平均制作周期 7.2 个月,主演训练时长要 3 个月以上,可《射雕》主演武术培训时间仅有 6 周。这就好比盖房子,以前会耐心细致地打地基,精雕细琢每个环节,现在却为了赶工期,地基打得马马虎虎,这样盖出来的房子自然难以坚固 。

除了资本干预和制作周期等问题,从电影制作环节来看,《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同样存在诸多不足。原著《射雕英雄传》共 40 回,电影改编后删减了 12 个支线人物,郭靖和黄蓉的情感线从原著的 37%大幅提升到 62%。根据观众抽样调查,73%的受访者认为改编后的角色动机缺乏足够的铺垫,使得角色形象不够丰满,情节发展有些突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拍摄方面,绿幕拍摄占比高达 58%,实地取景仅仅选择了横店影视城和象山影视基地。特效镜头多达 1432 个,可后期制作周期却只有 4 个月,这直接导致部分场景渲染精度不够,视觉效果大打折扣。中国电影家协会 2024 年研讨会记录显示,试映阶段收到 21 条剪辑建议,最终采纳率却只有 33%。这就如同画画,草图都没勾勒好,颜色也调配得不尽人意,便匆匆交稿,这样的作品显然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准。

流量明星的市场效应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肖战主演的《陈情令》单集平均播放量 1.2 亿次,代言的 12 个品牌在 2023 年销售额同比增长 18% - 45%,展现出强大的流量影响力。然而在电影领域,他主演的《诛仙Ⅰ》票房 4.05 亿元,与同类型的《少年的你》15.58 亿元相比,差距明显。猫眼研究院数据显示,《射雕》观众画像中,20 岁以下群体占比 41%,比春节档均值高出 12 个百分点;二线城市预售票占比 63%,但上映后三日退票率达 9.7%。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 2023 年报告指出,流量明星主演电影的次日票房衰减率平均比实力派演员高 14%。由此可见,流量虽然能为作品带来一定的关注度,但如果作品质量不过关,观众终究不会买单 。

对比同期春节档的成功案例,我们更能清晰地看到差距。《哪吒之魔童闹海》制作周期长达 5 年,剧本修改多达 23 稿,配音演员选拔历时 8 个月,最终凭借精良的制作收获了 52.3 亿元的票房佳绩。《唐探 1900》实拍占比 81%,搭建 1:1 比例蒸汽火车场景耗资 3700 万元,在场景打造上不惜成本。两部影片在春节档的场均人次分别为 58 人和 49 人,高于《射雕》的 32 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家电影局 2024 年春节档总结报告显示,观众选择影片的首要因素中,“剧本逻辑”占比 38%,“视觉特效”占比 27%,“演员阵容”占比 19%。这充分表明,观众更加注重电影的品质和内容。用心打磨作品,观众是能够真切感受到的。

《射雕》的失利,无疑为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当投资方追求“流量保障”与创作团队的艺术追求发生冲突时,建立一个更加透明、合理的选角决策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第三方数据显示,2023 年含流量明星的电影中,有 64%未能收回成本,但仍有 83%的新项目继续采用该策略。这就如同明知前方有坑,却依旧执意往里跳。电影行业一直在风险评估与艺术创作之间艰难博弈,本质上是在寻求短期商业回报与长期品牌建设的平衡。我们都衷心希望电影行业能够蒸蒸日上,如同期待过年红包越来越丰厚一样,为观众带来更多像年夜饭般精彩纷呈的优质作品。希望电影人今后能够将更多的心思投入到创作中,不辜负观众的期待,让我们在电影院里欣赏到更多高品质的电影 。

来源:壹玖叭柒66744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