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探1900彻底揭开西方的画皮:美加华工的血泪不容遗忘和亵渎!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9 13:58 2

摘要:作为蛇年新春贺岁电影,《唐人街探案1900》无异于是最直面现实且揭开西方历史不堪的一面及虚伪画皮的佳作,尤其是当中涉及到了诸如排华法案,参与修筑铁路的华人劳工和北美华侨为了救中国所付出的努力等细节,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听说。

前言

作为蛇年新春贺岁电影,《唐人街探案1900》无异于是最直面现实且揭开西方历史不堪的一面及虚伪画皮的佳作,尤其是当中涉及到了诸如排华法案,参与修筑铁路的华人劳工和北美华侨为了救中国所付出的努力等细节,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听说。

事实上除了那些公知殖人和1450外,这段历史对全球华人来说都是相当沉重的,正像片中由周润发所饰演的白轩龄在法庭上说的那样:“ 我们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年华和生命,可我们最终得到了什么,每一个枕木下面都埋着中国人,竣工没有一个中国人,是我们不配吗,都说人人生而平等,平等在哪里……”

上万华人劳工永远长眠在北美铁路两侧

其实招募华工修建铁路,不仅是美国的专利,加拿大也同样如此。1867年加拿大正式建国,修建一条贯穿东西海岸的铁路线很快就被提上日程,然而由于白人劳动力严重短缺,导致原计划的太平洋铁路迟迟无法动工。假如最后还是处于停滞状态,那么温哥华所在的卑诗省将独立或加入美国。为了留住卑诗省确保铁路如期开工,太平洋铁路公司决定从中国大量引进劳工。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末积贫积弱的年代,广东沿海有不少农民破产,而太平洋铁路公司许诺的1天1加元薪水和包吃住及来回船票的招工广告可谓是相当具有诱惑力,就这样共有超过1.5万名华工奔赴加拿大。

然而到了以后才发现,所谓1天1加元薪水根本无法兑现,包吃住也不是免费的,在扣除完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后,实际上每位华工年收入只有43加元,而且连新鲜蔬果和罐头都不供应。反之少数参与铁路修建工程的白人劳工,每天2加元薪水不但可以保证,而且顿顿都有本地产的三文鱼可食用。

但是最难的还是筑路条件的艰辛,在卑诗省菲莎河谷南部波士顿巴有一段宽仅33米,每分钟水流高达两亿加仑,俗称地狱门的悬崖峭壁,为了在这里铺设铁路,首先要用炸药进行爆破,紧接着需要用斧头和铁锹进行开凿,仅在地狱门这段就有上千华人劳工或被炸药误伤死亡,或从悬崖上摔死,或掉进菲莎河淹死。

更有甚者,还有两名华工被白人活活打死,只因死者来自中国,当时加拿大法庭竟判处凶手无罪释放。

1885年11月7日,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最后一颗钉在位于落基山西部的卑诗小镇克莱拉奇被钉上,宣告整个工程全线竣工,第二年第一列火车驶向温哥华。但是付出巨大牺牲的华人劳工却被太平洋铁路公司抛弃,竣工仪式上没有一名华工代表出席,所谓返乡船票也根本没有兑现。

为了生存,有技术的年轻华工选择前往卑诗省巴克维尔和克内尔淘金,年老体弱的华工则选择就近落户,其中在甘露市就有着以太平洋铁路华工及后裔为主的卑诗省最大华人公墓,并由活下来的华工为死去的华工立碑作为衣冠冢,所以这里不少墓碑连名字都没有,刻的都是诸如入土为安,慎终追远等语句。

而在唐探1900中所展现的旧金山华工,也在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完工后被人为遗忘,共有近一万人死于工程事故。他们当中除了一部分人留在美国外,还有一部分人北上来到加拿大,最终在温哥华地区高贵林港落地生根。

2022年春的一天,高贵林港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于该市消防局阁楼上的密封箱子里无意间发现了一批玻璃器皿,包括酒瓶,酱汁瓶和药瓶,其中一个瓶子写有美国三藩市即旧金山的华人腐乳品牌,还有一个酒瓶写有曾经是广东最大酿酒厂永利威(Wing Lee Wai)的名字,另外一些小容器则装着各种治疗中暑的药水和中药丸,经鉴定为美国铁路华工遗物。

排华法案的通过和美加华人的抗争

在唐探1900中提到的排华法案,是指在1882年5月6日,美国排华法案经过多次修改后正式问世,明确规定未来华工移民不得迁入美国。此后美国排华有了法律依据更加猖狂,全美排华行动也进入到了新的阶段。

而在加拿大,联邦政府于1885年通过华人移民法,试图用每人50加元的人头税阻止华人进入加拿大,紧接着在1900年将人头税增加到100加元,又在1904年增加到500加元。据不完全统计,从1885到1923年,加拿大政府共向8.1万名华人移民征收了总计2300万加元的人头税。等到1923年7月1日,加拿大政府干脆出台排华法案,禁止除外交官,商人,学生和访客以外的任何中国人进入加拿大,直到1947年废除。

1907年温哥华白人暴徒对唐人街进行大规模打砸抢,背后的始作俑者正是时任温哥华市长亚历山大·白求恩,是他允许白人暴徒在市政厅广场集会并发表反华演说。不过这位亚历山大·白求恩有位堂侄,名字叫做诺尔曼·白求恩,即毛主席《纪念白求恩》中的主角。堂叔反华,堂侄却是一位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冥冥之中白求恩家族同中国结下了缘分。

面对着大规模排华,当时清政府驻加拿大总领事馆第一时间就向加拿大政府提出交涉,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应,相反由于日本人社区也遭到冲击,加拿大第一时间就向日本政府道歉,并赔偿2.6万加元。

为了团结抗争和自救,温哥华华人成立了中华会馆,而主席温金有作为首位出生在加拿大的华人,凭借着流利的英语和自学法律,免费为华人侨胞提供法律援助,因此唐探1900中白轩龄在法庭上的场景,多多少少也有温金有这样的华人前辈影子。

至于叶春田,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从普通的太平洋铁路华工,一步步成长为温哥华唐人街首富,永生号掌柜,向当地华人提供廉价寄送物品和新人登陆安置等服务。

从支持清政府,辛亥革命再到共产主义事业:加拿大华侨为救中国所作出的努力

在笔者看来,唐探1900中最出彩的部分当属由岳云鹏饰演的费洋古,在临死前还不忘救中国,这份真挚的情感也在加拿大华侨中有所体现。

起初温哥华华社支持康有为,而康有为也在今天的温哥华唐人街林西河总堂创立了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全体华人在康有为率领下,于唐人街悬挂龙旗,遥祝光绪皇帝健康长寿,以保大清。为了回馈华社,康有为出资建造了公共浴室和理发室,并留下墨宝。

等到孙中山两次到访温哥华后,温哥华华人开始觉醒,认为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特别是在1911年3月黄花岗起义前,温哥华洪门将自己的总部大楼抵押贷款,换来数万加元,全部捐给孙中山用来采购武器弹药。

辛亥革命成功后,温哥华华社再次出现分裂,其中一部分支持北洋政府,另一部分则支持国民党,但出发点都是希望中国能变得更好。

还有一小部分华人走向觉醒之路,投身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潮中去,笔者曾在加拿大共产党党报《太平洋论坛报》中发现了一则刊登于1947年2月的讣告,一位名叫Wong Kwan 的华人农民竟是加共华人支部领导人之一,不仅为加拿大工人阶级和华人同胞积极发声,还曾支援中国革命,帮助白求恩采购医疗器械,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来源:温哥华的小麦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