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要不是长得帅,敖光会被骂死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9 09:48 2

摘要:《哪吒2》票房已经冲到影史第一了,这部电影的后劲真的好大。据说海外也开始上映了,希望它继续往前冲。

《哪吒2》票房已经冲到影史第一了,这部电影的后劲真的好大。据说海外也开始上映了,希望它继续往前冲。

我准备周末去二刷,多贡献一点票房,然后再写一系列影评。

今天先写写东海龙王敖光。

最近我刷视频,只要跟敖光相关的,都是“哇”声一片,没办法,他真的太帅太帅了,不仅年轻女孩喜欢,中年女人也喜欢。

昨天还跟我家大宝讨论,为什么敖光这么受欢迎。

大宝说,因为他美强惨。

然后我们又讨论,为什么美强惨人设受欢迎。美和强能理解,为什么惨还能受欢迎?

最后我说了一个词,大宝连声说:对对对,还是你会总结!

我说的是“故事感”,一个人光有美和强,虽然也让人喜欢,但缺少故事感。加上“惨”,立即就有故事感了。

一个人身上有故事感,就会让人有探索的欲望,也觉得人物不再单薄,而是非常丰满。

网络上逆袭故事那么受欢迎,其实是同样的道理。

人生的每段经历,不管好的坏的,真的都是一个人身上的勋章。好的经历让人享福,坏的经历让人精彩。

2

敖光如果不是长得帅,估计会成为大家最讨厌的那种父亲。

他是典型的鸡娃家长。

天天跟儿子敖丙说:儿啊,你要努力,你要成仙,你背负了全龙族的希望!

因为鸡得太厉害,小敖丙每天愁眉苦脸的,没有一点孩子的快乐,每天眉头紧锁,一副小苦瓜样。

而且敖丙还有极度的自卑感,对自己身份的不认同感。第一部里,敖丙出场时是全身被包裹住的,哪吒扯掉了他的袍子,取笑他有角,他立即用手捂脸。

他不可能像哪吒那样,说出:小爷是魔,那又如何!

哪吒和敖丙相反,他从来没有被父母鸡过。父母对他最大的期待,就是开开心心地活着。

从来不逼着他读书,也不逼着他练功,而是想方设法陪着他玩。哪吒过生日,李靖甚至会求着陈塘关的百姓来为孩子庆生。

当然不鸡娃不代表不教育孩子,父母还是会引导教育哪吒,告诉他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敖丙背负了全龙族的希望,怎么可能像哪吒那样任性洒脱?所以他一直过得很苦。

他也是典型的美强惨,跟他爹一样,所以第一部里,好多人喜欢心疼敖丙,直到第二部敖光出现,抢了儿子的风头。

3

为什么敖光拼命鸡娃,李靖和殷夫人却不鸡?

有一个残酷的真相是:越是被压迫、过得不如意、看不到前途的父母,越是会拼命鸡娃。

敖光虽然贵为东海龙王,但他这龙王当得多憋屈呀,一直被天庭压迫,被永久地锁在海底炼狱里。

整个龙族都被压迫得太厉害了,西海龙王可是宁愿被无量仙翁下咒也要摆脱这种压迫,可见压得有多狠。

即使如此,天庭还非常不信任龙族,总想除之而后快,拼命抓龙族的错。

这种高压下,整个龙族都过得极憋屈,看不到任何前途。

所以敖光才会鸡娃呀,因为如果不鸡,孩子以后势必过着和他一样的生活,被压迫,一生不如意,看不到任何希望。

他深深痛恨自己的命运,不想儿子重蹈覆辙,那就只能拼命鸡娃,希望娃有一天不再当妖,而是成为更高阶的仙。

李靖夫妻不鸡娃,是因为他们没有被压迫,生活过得相对如意。在陈塘关,他们降妖除魔,是人人尊重的英雄,还可以通过自己多降妖除魔为孩子积累福报,而且家底殷实,哪吒以后就算赚不到钱,他们的钱应该也够他用一辈子了。

所以,他们鸡娃的动力没有那么强,孩子只要开开心心活着就行。

和现实世界多么相像啊,越是生活看不到希望,无法给孩子兜底的父母,越是拼命鸡娃,自己事业做得很好,能给孩子兜底的父母,对于鸡娃反而没有那么强的欲望。

这两种父母都很爱孩子,只是境遇不同,爱的方式也会不同。

4

另外一个真相是,父母越缺失什么,越希望孩子拥有,这决定了父母的鸡娃方向。

敖光最缺的是什么?是这个世界对妖族的认同。

妖族一直被污名化、妖魔化,一直得不到尊重,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所以他希望敖丙成仙,可以主宰一切命运的仙。

李靖和殷夫人就没有那么希望哪吒成仙,申公豹说哪吒可以通过考试成仙拿到玉液琼浆时,李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反对,说这样太冒险。

他只在乎孩子的安全,才不在乎什么仙不仙的。

因为他没有被妖魔化过,不缺别人的尊重和认同,自然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欲望让孩子拥有。

现实中也一样,缺钱的父母会教孩子以后一定要好好赚钱,缺权的父母会让孩子考公务员……

一个人越缺什么,就会越在意什么,越在意什么,就越希望孩子能够得到什么。

所以很多时候,父母鸡的不是娃,而是自己没有被满足的欲望。这也是为什么鸡娃成功率很低的原因,因为你所有缺失的东西,都有很强的主观性,并且那只是你的课题,不是孩子的。

很多父母在孩子问题上焦虑,本质上,就是担心孩子以后和自己一样不如意,担心孩子以后有和自己一样的缺失。

避免育儿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让自己活得舒服,先让自己的人生能够看到希望,自己缺失的东西自己去补,补不了的自己学会放下,而不是转嫁责任。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责任人,自己的功课自己去承担,而不是交给孩子。

后来的敖光终于放弃鸡娃了,他意识到父辈的经验不一定是对的。他放弃鸡娃,其实还有另一个真相,我下一篇讲。

来源:汤小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