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舞蹈女神:2周的初恋70年难忘,临终遗言令人感动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2-09 04:38 2

摘要:在英国皇家舞蹈学院的接待厅,陈列着4位最杰出的女性舞蹈家的头像雕塑作品。其中唯一的华人雕像主人公,便是被誉为“新中国舞蹈之母”、中国当代舞蹈奠基人的戴爱莲。

在英国皇家舞蹈学院的接待厅,陈列着4位最杰出的女性舞蹈家的头像雕塑作品。其中唯一的华人雕像主人公,便是被誉为“新中国舞蹈之母”、中国当代舞蹈奠基人的戴爱莲。

1916年,戴爱莲出生于中美洲加勒比海南部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父母经商,家境优渥,她从小便展现出对舞蹈的热爱与天赋。

7岁时,她自编自演舞蹈《小鸡》登上舞台。12岁时,戴爱莲考入当地唯一一所芭蕾舞蹈学校,2年后英国求学,考入著名舞蹈家安东·道林的芭蕾工作室以及M·兰伯特芭蕾学校,学习古典芭蕾。

在一众白人学生中,个头偏小的她被认为并不适合跳芭蕾。然而,天生倔强的她并未因此放弃,反而更加努力训练。

在此期间,意外突然降临,父亲生意破产,她一下子从衣食无忧的大小姐变成了要靠打工维持生计的穷学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年轻的雕塑家威利。当时,威利正为找不到兼职模特而发愁,她对戴爱莲说:“我很想请你当模特,可我是搞雕塑的,没什么钱。”

戴爱莲回应道:“我正在找工作,只要你能提供食宿,我可以免费当你的模特。”

就这样,两人相处了两个星期。在这两周里,她们天南地北地畅谈,从人生哲理到文学艺术,越聊越发现彼此心有灵犀。那段时光成了她一生中最幸福的回忆。

然而,威利已有未婚妻。痛定思痛后,戴爱莲恪守自己的教养与道德,选择成全,体面退出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只是当时的她也没想到,这段短短的两个星期的爱情,却贯穿了她长长的一生。

抗日战争爆发后,戴爱莲接受宋庆龄的邀请,毅然回国参加“保卫中国同盟”的募捐演出,她坚定地说:

“我是个中国人,我要寻找到自己的根!”

在国外求学时,戴爱莲看到人们跳日本舞、爪哇舞,还有印度舞,却没有人会跳中国舞,这深深刺痛了她的民族自尊心。

从那时起,她便立志要探寻中国舞蹈。她跑到大英博物馆,阅读英文版的《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

回国后,戴爱莲不顾危险亲临前线,带来了许多精彩演出。

宋庆龄见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又不太懂中文,便将画家叶浅予介绍给她认识,方便交流沟通。

叶浅予见到戴爱莲美妙的舞姿,不禁脱口而出:“真是天人之姿!”,戴爱莲发现这位画家常常偷偷画自己,他笔下的自己姿态曼妙。

渐渐地,两颗心走到了一起。1940年,在宋庆龄的证婚下,24岁的戴爱莲嫁给了33岁的叶浅予。

对民族舞兴趣与日俱增的戴爱莲,在婚后经常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采集了大量素材,学习和模仿民族舞的精髓,并将芭蕾舞、现代舞与民族舞相结合,奠定了中国现代舞的基础。

然而不幸的是,婚后她被查出患有卵巢炎。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医生不得已切除了她的卵巢,她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这让她痛苦万分。

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舞蹈事业中,疗愈内心的伤痛,为国家的舞蹈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她结合瑶族舞蹈的特点,创作了《瑶人鼓舞》;又提炼戏曲片段,创作出《哑子背疯》。

此外,还对藏族舞蹈、苗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等进行加工创作,是将散落在民间自然流传的舞蹈加工成舞台艺术品的第1人,对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有着开创性的贡献。

其中,她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对流传于民间的《荷花舞》进行创新,呈现出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

当舞蹈演员迈着小碎步,身着裙摆如莲花般在舞台上轻盈飘动,那一刻,仿佛将荷花搬上了舞台,在舞台中央缓缓摇曳,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后,她又将敦煌莫高窟神秘壁画上的飞天仕女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舞台上,打造了一场美的盛宴《飞天》。

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戴爱莲,感情之路却十分坎坷。

遗憾的是,她与画家叶浅予的婚姻并未熬过“十年之痒”,最终走向了分道扬镳。她觉得两人之间缺少沟通,无法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1950年,叶浅予前往新疆工作,在两地分居的半年里,担任戏剧学院舞蹈团团长的戴爱莲爱上了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年轻舞蹈演员丁宁。

当叶浅予回来时,戴爱莲直截了当提出了离婚。随后,她与丁宁组建的家庭。

只不过,丁宁并非她的良人。后来竟卷走她的全部财产,远走高飞。这一沉重打击,让戴爱莲此后再未结婚,她一生无儿无女,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舞蹈事业的教学及发展中。

1979年,63岁的戴爱莲与初恋威利在英国伦敦久别重逢。她发现尽管40多年过去了,她却从未真正地忘记过这段感情。

还如当初一样,她选择将自己的深情深埋心底,还与威利的妻子西蒙成了好闺蜜,此后与他们一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1993年,西蒙离世,第二年,威利轻度中风,戴爱莲飞去陪在他身边,陪他走完人生最后路。

这段迟到的爱情仅维持1年。1995年,戴爱莲同时失去了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男人,一个是初恋威利,另一个是她的前夫叶浅予。

2006年,90岁的戴爱莲人生谢幕,遗嘱令人动容。她将自己的私人房产、存款全部捐给舞蹈学院。

戴爱莲为中国舞蹈事业做出的贡献令人敬佩。

欧·亨利说,人生是个含泪的微笑。

尽管生活坎坷,戴爱莲却既不为儿女情长自怜自伤,也不因挫折荒废才华与艺术。

她一生爱笑,年过八旬,依旧笑容弯弯,天真得如同少女,尽显纯真灵魂。

她正如学生评价的一样:“像莲花一样清新高洁!”

来源:阡陌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