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哪吒之魔童闹海》有感——浩博习作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9 08:38 2

摘要:当熟悉的台词在耳边响起,当记忆的碎片在脑中重现,当大年夜后的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汹涌而来、排山倒海之时,大地仿佛都在颤动。五年,从己亥到乙巳,当记忆中那个双手插兜、桀骜不驯的身影已经模糊的时候,他远远走来,是脱胎换骨、是涅槃重生。

在挣扎中认清自我,于混沌时重塑世界——观《哪吒之魔童闹海》有感

当熟悉的台词在耳边响起,当记忆的碎片在脑中重现,当大年夜后的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汹涌而来、排山倒海之时,大地仿佛都在颤动。五年,从己亥到乙巳,当记忆中那个双手插兜、桀骜不驯的身影已经模糊的时候,他远远走来,是脱胎换骨、是涅槃重生。

哪吒,他回来了。

一、剧情:堪比人生爽剧

看完这场电影,竟有种“这就完了?”的感觉。国内票房冠军的实至名归,从散场后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中就能体现的淋漓尽致。这部续作不仅延续了前作的传奇脉络,更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广泛的涉猎,反映出一系列成长、人生、社会的问题。同时,影片的整体节奏也把握得当,体现出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创作风格。显然,这部大胆前卫、独树一帜的影片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

就情节来看,《哪吒》的故事堪比一部爽剧。原本应得道成仙,一生荣光的哪吒成为魔丸转世,从傲慢偏见中“自甘堕落”。在与敖丙的交往中,他们逐渐接受自我,共抗天雷,质疑正道,并决定改变世界。这样不同于常人认知的疯狂故事,本身就源自一场疯狂的想象。哪吒一反常态,另辟蹊径,在第一部中将哪吒与敖丙结为“珠联璧合”的大刀阔斧下,大胆的将对现实生活中不同阶级的对立搬上了第二部的银幕。这其中不乏妖族与仙界的抗衡,平等与偏见的碰撞,真实而深刻的揭露了权力的丑恶与社会的无常。之所以《哪吒》饱受赞扬,是因为一部短短两个小时的动画片,能让人看到太多无奈与心酸的事实,而电影中人物与社会暗面的战斗,则写出了更多人的共鸣。

二、人物:凡人的涅槃

电影塑造了一众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他们或妖或仙,或敢爱敢恨,或奸猾可憎。因为一系列的误会,邪恶和正义在机缘巧合下狭路相逢。假借十二金仙之首名号为虎作伥,实则为了一己私利而屠戮百姓,滥杀无辜的无量仙翁无疑是本片最大的看点。德高望重,大权在握的仙翁,一味铲除异己,借金光的掩盖而无恶不作,借仙界的出身而屠杀那些无辜的所谓的妖族。在他假披羊皮而胡作非为时,穷苦过日子的土拨鼠,教学孩子们习武的申父——申正道,只爱臭美的“石矶娘娘”与全陈塘关的百姓都是他的牺牲品。当正道萌生邪念,那正道就早已被邪吞噬。现在才明白,无量仙翁并非功德无量,而是全无度量和底线,虚与委蛇而小肚鸡肠的化身。

当哪吒与敖丙合力破鼎,率百万妖魔与所谓的“捉妖队”展开殊死搏杀时,其实那金光早已褪去了光明。

当我看到申公豹心怀家人、“一人抵三龙”之时,当我看到虾兵蟹将齐心协力、共克强敌之时,善与恶的定义已不重要,因为我从一个“正派”的眼中看到了邪恶,也从一个“反派”的眼中看到了纯真。

小结

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我们总说“邪不压正”,但当象征着正义的乌云代替了象征邪恶的金光,我们仍然会拍手叫好,并为之义愤填膺、热血沸腾。其实善恶从来都不应该被简单的定义,因为世间的故事从未有过绝对值;其实命运从来都不会被上天注定,因为——

我们都还年轻。

壹点号 青岛庄浩博

来源:齐鲁壹点

相关推荐